秘密簽訂“漢中協定”
紅四方面軍總部設在苦草壩半山坡上的一座茅屋裡。在那裡,武志平首先見到的是傅鐘,武志平撕開棉襖的襯裡,抽出一條白綢緞,系孫蔚如的絹書。傅鐘接過去,隻見上面寫著:“現外患日亟,大敵當前,炎黃子孫,以民族生存為重,抗日救國,人同此心,義之所在。我軍贊成貴軍‘一月宣言’同仇敵汽,一致抗日的主張,特派武某前來磋商。”
武志平還將帶來的軍用十萬分之一的川陝甘地區地圖、軍用密電碼、作戰聯絡信號等等東西面交紅四方面軍,這對剛剛進入川北的紅軍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當夜,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得知楊虎城的特使送來軍用地圖,在電話中對傅鐘說:“雪中送炭呀!你馬上派騎兵班給我送來。”一小時后,徐向前給傅鐘回電話說:“地圖收到了,很有用。好好接待來使!”
這份地圖成了當時紅四方面軍僅有的一份正規軍用地圖,徐向前視若珍寶,一直用以指揮作戰。從他的回憶錄以及解放后在頤和園設家宴招待武志平的談話中得知,長征途中,葉劍英深夜投奔毛主席,悄悄帶走的那份軍用地圖,就是武志平這次送去的。至於那份密電碼的作用就更大了,紅軍據此截譯了蔣軍許多重要情報。曾任紅四方面軍機要局局長的宋侃夫在《祁連山的電波》一文中說,在西路軍失利的情況下,這份密電碼“對破譯馬家軍的電波起了很大作用,從而為西路軍軍政委員會及時提供了可靠的情報”。
紅四方面軍總部和川陝軍委研究后認為,十七路軍主動前來聯系,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如果能和他們打通關系,就可以解除后顧之憂,集中全力向四川發展;同時,敵人對根據地封鎖得很厲害,蘇區急需打開與外界聯系的通道。經過慎重研究,決定派軍委參謀主任徐以新(新中國成立后曾任外交部副部長)隨武志平抵漢中會談。1933年6月24日,紅四方面軍與孫蔚如達成秘密協定,主要內容有:第一,雙方互不侵犯;第二,配合打胡宗南;第三,紅四方面軍設立交通線,十七路軍提供一定的物資﹔第四,雙方隻能秘密往來,協定不予公開。至此,紅四方面軍與十七路軍正式確立了合作關系。正因為是秘密簽定,“漢中協定”便成為中國革命史上鮮為人知的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