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李慎明:說毛澤東時期一無是處 不是糊涂就是別有用心

李慎明
2013年05月13日15:03   來源:紅旗文稿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原題:李慎明:正確評價改革開放前后兩個歷史時期

2013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明確指出,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有改革開放前和改革開放后兩個歷史時期,這是兩個相互聯系又有重大區別的時期,但本質上都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開創的,但也是在新中國已經建立起社會主義基本制度並進行了20多年建設的基礎上開創的。雖然這兩個歷史時期在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思想指導、方針政策、實際工作上有很大差別,但兩者決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對立的。不能用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后的歷史時期。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分清主流和支流,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發揚經驗,吸取教訓,在這個基礎上把黨和人民事業繼續推向前進。

筆者認為,習近平同志的講話與黨的十八大報告一樣,都科學、正確、准確地評價了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偉大功績,這深得黨心、軍心和民心,具有重大意義。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毛澤東根本不會搞經濟建設,隻會搞階級斗爭。這是一種誤解。毛澤東在經濟建設上也確實有失誤,我們應認真記取。但說毛澤東不懂經濟,不會搞經濟建設,不是事實。毛澤東時期經濟建設的成就與失誤相比,成就不僅是主要的,更是偉大的。1949年新中國建立時經濟基礎十分薄弱。新中國一建立,並不是我們要閉關鎖國。早在延安時期,毛澤東就多次談過,革命勝利以后,他要出訪的第一個國家,就是到美國去,要向美國學習如何搞現代化工業和現代化農業。還在我國解放戰爭之時,西方強國便協助蔣介石政府對我解放區實行經濟封鎖。新中國成立前夕的1949年8月30日,毛澤東在揮筆寫就的批判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把美國對中國的侵略說成是友誼的《“友誼”,還是侵略?》一文中明確指出,解放區比如上海,解放以后本來是開放的,現在卻被人用美國的軍艦和軍艦上所裝的大炮,實行了一條很不神聖的原則:門戶封鎖。新中國一成立,帝國主義列強對我國便實行更加嚴酷的經濟封鎖,美國等西方強國對我國科技禁運的項目比蘇聯東歐國家竟還多出500多項。但新中國建立后一直到毛澤東逝世的新中國前27年,一是先后進行了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戰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的“大三線”“小三線”建設,成功化解了蘇聯霸權主義企圖對我國進行的“核打擊”。這實際上相當於三場較大規模的反侵略戰爭,有力地捍衛了我國的主權和神聖領土。在赫魯曉夫時期,蘇聯霸權主義利用我國的自然災害和工作中的失誤,逼迫我國還債,企圖壓迫我國屈服。當時中國欠蘇聯的各項借款和應付利息共計折合人民幣52億余元(其中60%以上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我國借支的軍事物資的貸款和利息)。按照原定協議,這些外債於1965年全部還清。當時新中國成立僅10年有余,工業尚在起步階段,所以隻能用豬肉、雞蛋、蘋果等農副產品來償還。河南省一直是全國生產糧食和生豬生產的大省。現任鄭州市金水區一基層單位黨總支書記的宋豐年曾告訴筆者:“20世紀60年代,我曾在鄭州市肉聯加工廠生產一線勞動過。該廠連續幾年每年冬季前后的半年時間裡,每天都要宰殺5000多頭優質肥豬,當即運往蘇聯還債。”這就更加重了我國人民群眾的生活困難。但是,我國人民有志氣,到1964年,我國提前一年還清了20世紀50年代欠蘇聯的全部貸款和利息。

(責編:王新玲、孫琳)


相關專題
· 毛澤東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