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共和國封疆大吏軼事:“打不倒”的王恩茂
環球時報駐澳門特派記者 曾 坤
【字號 大中小】 打印 留言 網摘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
王恩茂和他的“紅軍情結”
王恩茂將軍屬於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早在1928年5月上旬,他就參加了革命。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8月,他隨中國工農紅軍紅六軍團從湘贛革命根據地開始長征,並擔任紅六軍團政治部秘書長。同年10月,他參與了創建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斗爭,擔任中共湘鄂川黔省委秘書長。1935年11月,他參與了創建川滇黔革命根據地的斗爭,擔任中共川滇黔省委秘書長。以后,他又隨部隊北渡金沙江,爬雪山、過草地,先后參加了紅二、四方面軍會師和紅二、四方面軍同紅一方面軍的勝利會師。
長征的經歷,為他一生的奮進,注入了永無歇止的強大動力。1975年10月19日,恰逢紅軍長征勝利40周年之際,這位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的王恩茂,正蒙受“四人幫”的迫害,貶到安徽省蕪湖地區當革委會副主任已經一年多了。遙想40年前紅二、四方面軍同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勝利會師的那一幕,王恩茂心中涌起無窮的力量,於是,提筆給毛主席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多年沒有見到主席了,甚為想念,當此紅軍長征勝利四十周年之際,特向主席問好。信中還說,他從紅軍時期就在部隊工作,對部隊工作有點經驗,現在年齡也不算大,隻有62歲,打起仗來還可以上前線,想回部隊做點工作。
沒有想到,信很快就轉到毛主席手上。他老人家當即做了批示:“汪(汪東興)閱后,送劍英、小平、春橋(張春橋)同志閱處。他現在蕪湖,請考慮是否在南京軍區給他安一個職位。”不久,王恩茂就被任命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京軍區副政委。
轉眼到了1981年10月,黨中央決定要王恩茂重返新疆任第一書記,當時他已是年屆70歲的“古稀老人”,但雄風猶在。那年的“五·四”靑年節,他跟靑年人一起攀登烏魯木齊妖魔山,他堅持登到海拔八百多米的山頂,用了不到一個小時,大氣不喘一下。作為隨行記者的筆者,驚異地問他“這麼大年紀還堅持登到山頂?”他用毛主席的詩回答我:“紅軍不怕遠征難”嘛!
王恩茂將軍從二十世紀30年代起,就一直以驚人的毅力堅持寫日記,幾乎沒有間斷。1995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將他從長征開始至全國解放這段時期寫的日記整理出版,為研究我黨我軍歷史提供了寶貴的史料。《王恩茂日記》公開發行之后,引起很大反響。
1997年冬,我到王老北京的家中看望他。那年,84歲高齡的他雙眼已完全失明,起居飮食全靠身邊工作人員扶持,一副衰弱、垂垂老矣的樣子。但當我拼足了勇氣,提出想要一套《王恩茂日記》的請求后,王老立即讓警衛員取來一套共五本送我。誰知,我正要從警衛員手中接過書的那一剎那間,王老開腔了:“小白(警衛員),你扶我到書房,我要給送曾坤的書上題字。”“不要,不要!”我急忙阻止。在一旁的王老夫人駱部長也冷不丁喊起來:“曾坤,你不要讓王老題字了,他看不到嘛!”
“干什麼!”王老突然發起脾氣,大聲嚷:“小白,扶我起來!”我嚇得戰戰兢兢,恨不能有條地縫鑽進去。小白大步跨到王老身旁,同時用眼睛示意我,將他手上的書接過去。我們一起簇擁著王老到了書房,攙扶著王老慢慢坐下來,淚眼模糊地望著王老先用手把書扉頁要題字的位置摸准確,然后一個字一個字摸著,顫巍巍寫下幾個如銅雕石刻般的的大字:“贈曾坤同志留念”。王老雖然仙去,但他把“紅軍情結”又結在后輩的心中。
![]() |
- 來源:環球網
- (責編:王新玲、孫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