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韓建交前后
從鬆動中韓關系開始,外交部上呈中央的有關韓國問題的重要請示,幾乎沒有一件不經過鄧小平審批的。
到1992年初,中韓建交提上日程,特別是建交談判過程中,一些事情很急,而且保密性又很強,請示均作為絕密件上呈中央當時的主要領導江澤民、楊尚昆、李鵬審批,而每次批回來的文件上均有鄧小平的圈閱。當時,鄧小平已88歲高齡,但依然關注著朝鮮半島問題。
中韓建交談判即將結束之前,如何向朝方通報,中央曾煞費斟酌,最后決定由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錢其琛秘密前往平壤,向金日成主席轉達江澤民總書記的口信,這也是經過鄧小平批准的。
所以,可以說,沒有改革開放,沒有鄧小平的親自過問,中韓建交有可能還要拖延一段時間。
1990年以后,鄧小平辭掉了一切公職,也不再會見外賓。但是,1991年10月,金日成最后一次訪華,鄧小平還是破例會見了他。
記得那天鄧小平乘車來到釣魚台國賓館18號樓,金日成在門口迎接,兩人並肩走進會客室,落座后交談了近一個小時。當時蘇聯和東歐發生劇變不久,國際形勢起伏動蕩,鄧小平深刻分析了復雜的國際形勢,指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處於低潮,但隻要社會主義國家堅定不移,努力發展經濟,壯大自己,社會主義是有前途的。這是鄧小平最后一次會見金日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