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時代先鋒)

本色——甘祖昌將軍夫人龔全珍的故事

本報記者 劉士安 吳齊強 
2013年05月28日08: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本色的分量

人民給了我們榮譽,我們沒有理由不為群眾謀幸福。隻要還能動,還能講,就要為社會做一點事,永不掉隊

——龔全珍

相濡以沫幾十載,龔全珍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已經同甘將軍融為一體、須臾不分了。

為了不給子女添麻煩,龔全珍住進縣光榮幸福院。在幸福院度過的5年中,龔全珍沒有把自己看作被照顧對象,而是當成院裡的工作人員,拿出生活費幫大伙買營養品,自己動手擦地板、補衣服……

樂於伸出援手的龔全珍,自己卻很少開口尋求幫助,唯恐麻煩別人。她在衣食住行、吃穿用度上始終保持著節儉朴素的作風。子女們心疼老人,給她買了幾套質量好些的保暖內衣。得知一套要200來塊錢,老人不停地念叨“買得太貴了”。

在萍鄉琴亭鎮小學,放學后,常能看到學校操場的樹蔭下,孩子們圍坐在白發蒼蒼的龔奶奶身旁聽她講革命傳統故事。在縣老干部宣講團,龔全珍年紀雖大,卻最活躍,經常到機關、企業、學校、社區做愛國主義傳統教育報告,很受大家的歡迎。

30年來,沒有人記得龔全珍去了多少地方、做了多少報告,但大家都記得,她從不要一分錢報酬,還經常自帶饅頭或面包,就著白開水當午飯。“就在今年5月3日,龔老師還到我們鄉講了課。”三板橋鄉組織委員李亞琴說,中午11點半下了課,龔全珍堅持不吃鄉裡提供的午餐,要坐公交車回家。那天很熱,鄉裡不放心90歲的老人坐公交車,謊稱下午有人回縣城開會,飯后可以搭順路車,老人這才留下,破例吃了一頓工作餐。

從14歲離開山東老家,到1949年入黨,再到1957年離開城市回山鄉扎根,龔全珍這輩子與甘將軍一樣充滿傳奇色彩。但她總認為自己就是一名普通的老黨員,為黨工作是本分,離休不等於離崗,自己做的事情哪怕再小,都是在延續甘祖昌建設美好家鄉的夢想。

曾有人這樣問龔全珍:“您這麼大年紀了,不在家安度晚年,整天忙這忙那,圖個啥?”她回答:“十幾年來,每次從睡夢中醒來,我都會聽見老甘臨終前說的那句話:‘下次領工資,再買化肥,送給貧困戶’。我們圖個啥?不圖啥!人民用小車推出了新中國,給了我們崇高的榮譽,我們沒有理由不為群眾謀幸福。隻要還能動,還能講,我就要為社會做一點事。我是一名老兵,要永葆黨員本色,永不掉隊!”

(責編:孫琳、王新玲)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