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讀吳官正《閑來筆潭》:政治胸襟和人文情懷 統一於群眾立場

陳 晉
2013年06月17日08:26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讀到這些細節,從頭到尾的感覺是什麼呢?就是作者是來自普通群眾,甚至是困難群眾的領導干部,在當領導干部以后,思想感情始終保持普通群眾的本色。也隻有對生活有愛,對群眾有情,對工作有心的領導干部才會記得住,願意寫並且寫得出這樣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細節。這既是政治胸襟,也是人文情懷。細節是最有說服力的,細節記述平凡,也蘊含高尚,才有說服力,也隻有通過細節體現出來的高尚,才有感染力和說服力。也隻有細節串起來的情感邏輯,才是真實的和有說服力的。比如,“歲月難忘”多次提到,作者對群眾來信的態度,其中說,“我對因家庭貧困而不能繼續學業有切膚之感,對這類來信總是設法幫助”。這種感情無疑來自自己的經歷。在成為領導干部以后,對待群眾訴求,他換位思考,就很自然,也很真實。還有,書中談到姐姐請自己幫忙,但作者從原則出發拒絕了,隨后有一段議論說得很實在:“說心裡話,有時感情和原則之間很矛盾,但也隻能從原則出發。”作者說這個話,看起來不高調,但給讀者的啟發,對一般領導干部的教育和影響,卻很實在。這就是細節的作用。

  “歲月難忘”附錄的作者夫人張錦裳的《相伴五十年》,其結尾幾句可以說是對這部分內容點了題。文中說,“回憶這些東西不是要留下什麼,而是希望后人了解我們過去曾經有過的那段艱難經歷,從而能夠關心和理解群眾的疾苦,更加珍惜現在,更好地向前看。希望他們在任何時候都忠於黨、忠於人民,絕不忘本。”這段話既是作者夫人的願望,我想,也是吳官正同志記述若干細節的初衷。正是這種群眾立場,使作者的政治胸襟和人文情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關於“讀書隨感”幾篇,和“歲月難忘”的風格好像形成明顯反差,但實際上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讀書隨感”中的幾篇,可以看作是作者對自己的從政理念的升華,是從真善美,從人格修養不同角度,來沉澱,來總結自己的工作,很有境界。第一篇談美學,結論是“以審美之心悟美,則現實和未來都是美好的”﹔講古希臘文明那篇,落在求真知上面﹔“參觀貝村的聯想”、“也說欲望”,實際上講人生觀價值觀,涉及到善。還有“評讀四位美國總統”,是講領導者的胸懷品格。這些,都是作為政治家的思考。是作為政治家的人文情懷。在相當程度上,也是對“歲月難忘”的一種理性總結。因為擁有這樣的人文情懷和政治胸襟,就比較容易悟透一些深刻的人生道理和政治道理,能夠把自己的感情立場擺到普通群眾的位置,進而才能寫出那麼多從政經歷中一件件鮮活感人的細節。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覺得,政治胸襟和人文情懷,是可以統一的,統一的基礎就是群眾立場。統一好了,對從政、做人、為文,都有好處,可互為補充。這是讀《閑來筆潭》的主要體會。

  (作者為中央文獻研究室副主任)

(責編:孫琳、王新玲)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