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瓊崖紅色期刊的“激情歲月”

2013年07月01日08:47   來源:海南日報
【字號 】 打印 社區 手機點評 糾錯  E-mail推薦: 分享到QQ空間  分享


珍貴的《新瓊崖評論》

“革命好似火車頭一樣,沿著必然的路線行上來了,有人設法阻止他,或祈禱他不要來的,自然是昏庸的妄想,而讓他漫無紀律地展開來的,便是危險的窟藏。中國的現狀,不獨是醞釀革命的酒精,更是滋長革命的沃土。看呵,中國遍地是污泥,遍地就印出了革命的痕跡!”

這是《新瓊崖評論》發刊辭中富於激情的開篇第一段,清晰的筆墨顯印在大大的“新瓊崖評論”刊頭的右下方。這本由6頁紙油墨印刷而成的刊物,於1924年1月1日正式誕生,歷經風雨滄桑,在海南省檔案館保存至今的共有30期。

海南省檔案館檔案管理處副處長陳繼齊認為,這本刊物在當時的意義,也正如發刊辭中所說,“它是我們瓊崖革命的青年的宣傳機關,我們要將革命的潮水涌入瓊崖,洗去瓊崖人民的悲痛與恥辱,同時要將瓊崖人民的慘狀,顯示在全國國民的面前,促成全國被壓迫人民的大聯合,我們要藉它作瓊崖革命的號筒,呼出一班革命的群眾,我們要藉它作武器,攻擊一切偽革命的以及反革命的行動。”

多年從事黨史研究工作的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員邢詒孔對這套期刊有著特別的感情。1982年,他托朋友從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將期刊復印出來交由省檔案館保存。“此后沒過幾年,對珍貴文史資料的復印,已經變成是非常難的事了。”

記者翻閱《新瓊崖評論》的30期期刊時,發現大量閃耀著馬克思主義思想光輝的觀點載於其中。在《新瓊崖評論》第1期《國民黨改組與瓊崖革命運動》一文中指出“中國人民革命的意義是全體的同時也是聯合的”,“必須聯合全國被壓迫的青年工人、農民、學生都加入革命的戰線。”

在第25期《我們兩個最重要的工作》曾指出,“新瓊崖評論半月刊”是主張國民革命,對外打倒國際帝國主義,對內推翻封建軍閥。《新瓊崖評論》第26期《勇敢的瓊崖農民》一文中提出,“農民、工人、學生、小商人是被壓迫階級”,是“革命的主力軍”,其宣傳了中國共產黨的革命統一戰線政策,介紹了中國國民黨改組的情況,指明了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重要性。

《新瓊崖評論》在第27、28期合刊《中山先生遺囑,指出我們的道路》一文中提出:中國人民痛苦的根源是“國際帝國主義從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的種種的侵略,及其工具———國內一切軍閥和買辦階級———種種的摧殘壓迫”。

成為宣揚新思潮陣地

海南省委黨史研究室二處處長賴永生指出,《新瓊崖評論》主張的觀點鮮明,在當時也成為了反擊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的陣地。

根據黨史資料,當時,一些青年知識分子,受到改良主義、無政府主義的影響,主張閉門讀書,“實業救國、“良心救國”,反對參加革命斗爭,形成了一股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潮。針對這種思潮,楊善集在《覺覺》第二期上發表了《品學與政治》一文,批判了那種脫離政治、脫離現實之爭,空談品學修養的錯誤傾向,闡明了讀書與政治、讀書與救國之間的關系,指出讀書是為了革命,為了解決中國的社會問題。

文章發表后,在上海南方大學讀書的瓊崖青年陳駿業(海南瓊東縣人,土地革命時期參加革命,后叛變投敵,1942年病死於白沙縣)表示不認同,他認為,現在社會污濁,知識青年不應該參與政治。“決不可以吾身之察察,而投於物之汶汶”,“切不可染政治萬能之迷毒,被其卷入漩渦。”同時提出儲蓄個人的品學,鞏固社會的團體,掃除惡濁的政治,組織團體的行政等改良社會的主張。

為此,楊善集在《新瓊崖評論》上連續發表文章,針對其改良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思想進行了深刻的批判。楊善集指出:“社會上的一切人及其所從事的一切事業,都不能脫離政治,也無法逃脫政治,一切社會團體都屬於一種政治機關,從事社會活動的“優秀分子”都是政治家,他的行為是一種政治行為。品學修養是個人品格和學問修養。品學修養的目的是“預備出來做社會運動”,“而使政治澄清,社會進化”,其根本途徑是“開展平民政治運動”,以實現“民族獨立,政治經濟獨立,打倒軍閥,打倒外國資本家帝國主義者的民主政治”。對改良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思潮的批判,有力地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瓊崖的傳播。

賴永生認為,《新瓊崖評論》等革命期刊,將馬克思主義在瓊崖青年和人民群眾中進行傳播,沖破各種錯誤思想對人們的束縛,給人們提供了改造社會的科學理論根據和革命行動的指南,在瓊崖人民革命斗爭史上作出了重要貢獻。(記者 杜穎)

(責編:楊麗娜、趙娟)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焦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