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中的患難夫妻
洪水在五台縣四區工作時,結識了區動委會女干部陳玉英,兩人在交往中漸漸萌生了愛意。有人不解,問陳玉英:“中國人千千萬,干嘛找個外國人?”陳玉英回答說:“他幫助我們革命,他領導我們抗日,為啥不能找他?”
1938年春節,陳玉英的爺爺替陳玉英和洪水辦了一桌結婚酒,請來了區動委會幾位同志給他們當証婚人。兩人就此走進婚姻的殿堂。
婚后,陳玉英接受洪水的建議,更名為陳劍戈。
1941年8月,洪水在抗大二分校當教員,陳劍戈則是抗大二分校女生隊指導員。這年的秋季反“掃蕩”,洪水帶著本校二梯隊100多名同志向唐縣轉移。這時,陳劍戈懷孕已經8個月了,她憑著巨大毅力和隊伍一起晝伏夜行。9月4日,這支隊伍行至唐縣境內的鰲魚山下,突然與日軍遭遇了,地形對我相當不利,再不突圍,就有覆沒的危險。洪水顧及行動不便的妻子,不忍下達突圍的命令。
在此危難之際,陳劍戈向他大聲吼叫:“洪水,別猶豫啦,你不能為了我讓上百號戰友等死呀!突圍吧!快下命令吧!”未等洪水發話,她就拉著女醫生李寧離開了隊伍,向相反方向走去。洪水含著淚水向隊伍發出了突圍的命令。
一陣槍聲之后,山谷中終於平靜了。
陳劍戈和李寧醫生在樹叢裡藏了三天三夜,好不容易在一個小山村外遇見了一位好心的軍屬大嫂。剛在她家喘了口氣,日軍又進山掃蕩了,三個女人又不得不躲進荒山野嶺中。那20天裡,她們渴了喝泉水,餓了吃野棗,風餐露宿苦不堪言。
10月的一天早晨,暴雨傾瀉。陳劍戈在毫無遮擋的野地裡萬分艱難地生下了一個女嬰。實在不能動彈了,她就在泥水中躺了4個小時。對面山上的“消息樹”又倒了,日軍又進山了,她們三人隻好抱著女嬰,混在群眾中向更遠的深山走去。
10月中旬,反“掃蕩”結束了。抗大二分校校長孫毅派人找到了陳劍戈。洪水接過妻子遞來的骨瘦如柴的女兒,飽含淚水地說:“你是位經暴風雨洗禮的孩子,就叫‘暴風雨’吧!”6個月后,病魔奪去了“暴風雨”的生命。
1943年夏,洪水、陳劍戈一同調入中央黨校學習。在那6平方米的窯洞裡,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出生了,是個男孩,取名小豐。
1945年8月,越共中央准備在日本投降后立即舉行全國范圍的武裝起義,國內需要大批軍政干部,胡志明與毛澤東等中共領導協商后,決定調回一批在中國工作的越南同志。為了避免累贅,規定他們一律不准帶家屬小孩回越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