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昨天是周恩來入學南開中學100周年紀念日——

周恩來南開“班史”首次公布(圖) 

張雯婧

2013年08月20日11:22   來源:天津日報

原標題:周恩來南開“班史”首次公布(圖)

社團活動的

“活躍者”

在南開濃郁的“公”、“能”教育氛圍中,周恩來不僅發憤讀書,而且特別注重“愛國愛群之公德”修養,志存高遠,思想品德日臻完善,同時他還是校園社團活動中的“風雲人物”。周恩來積極參加和組織有意義的校內和社會活動,先后在敬業樂群會、《校風》周刊和演說會等諸多學生團體擔任職務。他對工作認真負責,尤其為敬業樂群會付出大量心血。周恩來曾回憶說,他的組織才能在這裡得到初步的顯示和全面的鍛煉。

入學第二年,周恩來與同學張瑞峰、常策歐三人發起組織敬業樂群會。該會宗旨是“以智育為主體,而歸宿於道德,聯同學之感情,補教科之不及。”會員初時20余人,后來逐步發展到280多人,佔全校學生總數1/3。會員還包括校外人員,一些老師也成為會友,而周恩來正是敬業樂群會的實際主持者,是活動中心。

1914年10月,敬業樂群會創辦會刊《敬業》,由周恩來負責主編。1916年3月至1917年6月,周恩來開始擔任校刊《校風》周刊的學生編輯代表,同時擔任《校風》總經理,負責財務收入、印刷校對、廣告發行等事務。

充滿激情的

“演說家”

民國初年,仁人志士利用演說傳播新思想,探討國計民生和世界大勢,吸引了大批具有強烈求知欲和政治激情的青年。校長張伯苓是演說的踐行者和傳播者,南開中學的演說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1914年春,學校成立演說會,周恩來是十名演說員之一,1915年2月被選為演說會副會長。他利用各種機會努力鍛煉語言和思辨能力,積極參加演說活動,發表對讀書學習、做人做事,特別是對社會政治的見解。每逢梁啟超、蔡元培等學者、大家來校演說,他都聚精會神地聽講和記錄,對內容和演說藝術認真揣摩。

1915年6月6日下午,天津愛國志士在河北公園(今中山公園)舉辦天津救國儲金募捐大會,17歲的周恩來帶隊參加並登台演說,號召國民振興國家經濟,誓雪國恥。他的演說主題鮮明,義正詞嚴,慷慨激昂,引發聽眾的強烈共鳴。周恩來還以書信的形式寫出《廣募救國儲金致友人書》一文,宣傳散發。

周恩來連續兩年作為南開中學的三名代表之一參加校際辯論賽,他的辯論詞主題鮮明,切中時弊,為真理而辯,為社會進步而辯,贏得眾多聽眾的支持,南開中學兩次奪得全市第一。

新劇舞台的

“梅蘭芳”

周恩來入學時,正值南開新劇方興未艾。校園裡濃郁的新劇氛圍,強烈地吸引了周恩來。1916年,校長張伯苓的胞弟張彭春從美國留學歸來,講授莎士比亞戲劇作品,系統地介紹西方戲劇歷史和現狀,使周恩來對西方戲劇有了比較深入系統的了解。他運用所學的西方戲劇理念,縱觀世界戲劇史,審視南開和中國的戲劇,撰寫出著名的現代戲劇論文《吾校新劇觀》。

該文在中國話劇史上首次介紹西方戲劇思潮和流派發展史,並提出了中國現實主義戲劇理論的概念,可謂中國現代戲劇理論的開篇之作。張伯苓對此予以高度評價:“像周恩來明確提出‘寫實主義’戲劇創作原則的,縱觀天津和北京、上海等文化發達的都市,尚無先例,更何況又出自一名中學生之手,不能不稱之為奇才之見解。對這種有望成為我國新文化運動開拓者的棟梁之才的幼苗,作為師長理應傾心竭力培育啊!”

楊乃東介紹:“當時社會封建意識很重,男女學生不能同台演出。周恩來相貌俊朗清秀,在劇中多扮演女角。中學四年,周恩來共參與演出八部新劇,其中六部是女角。”周恩來參演的第一個劇目是八幕新劇《恩怨緣》,扮演年輕的燒香婦,在新劇舞台上嶄露頭角。由於傾情投入和勤學苦練,在南開中學十一周年校慶紀念會上演的新劇《一圓錢》中,周恩來已成為女主角孫慧娟扮演者的不二人選。該劇的上演曾在天津引起轟動,1915年暑假,新劇《一圓錢》到北京公演,博得好評,北京青年會贈送了寫有“譽滿京師”四個金色大字的賀匾。京劇名家梅蘭芳觀看演出后,請周恩來等人座談,切磋男女反串的表演技藝。

1917年6月26日,周恩來以優異的成績中學畢業。《南開學校第十次第二組畢業同學錄》中對周恩來給予了高度評價。在南開中學第十次畢業式上,校長張伯苓致開會詞並講演。校董徐世昌頒發証書,周恩來獲“國文最佳者”獎。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