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將近3小時的駁接、援護之后,11月14日早上7時15分,“太平”護航驅逐艦浸水日增,艦上及友艦官兵奮力搶救之后,終無力回天,而宣告棄船。
現在尚存有“太平”當時不甚清晰的遺影,它在洶涌的波濤之中,左舷緩緩傾倒的艦姿,令人傷心。
7時24分,奮戰力盡的“太平”護航驅逐艦首先沉沒於滔滔白浪之中。其地為高島之南十八海裡之海上。
“太平”艦上載之一百八十名官兵中,有二十八名官兵(含中校副艦長一名)戰死,行蹤不明﹔艦長於獲救返台后即前往慰問陣亡官兵遺屬,以表哀悼之意,並借表崇功追思之情。
“太平”艦官兵陣亡人數不多之主因為中共魚雷快艇所發射之魚雷,所命中之部位為乘員較少艦首倉庫。
這一次海戰被命名為“第一次東海海戰”﹔“太平”艦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在海戰之中被擊沉的第一艘驅逐艦以上之戰斗艦艇,亦為世界戰史上第一艘被魚雷快艇擊沉之主力艦隻……
其他媒體的報道
“太平”艦被擊沉的當天,國民黨舉行了兩次緊急會議,討論如何應付這種局勢。桂永清簽署命令:所有海軍進入一級戰斗准備。
11月15日,蔣介石為了給震驚的“台軍民”鼓氣,立即頒布撫恤令和褒獎令給斃命的和生還的該艦官兵。
褒獎令號召“建艦復仇”,並派人組織台南工學院等大專院校學生發起一個“建艦復仇”運動。
國民黨駐美國“大使”葉公超出面發表談話:“太平”艦的沉沒,無損於國民黨海軍的實力……
合眾社說,“太平”號軍艦被擊沉是一個“驚人的行動”。
美聯社說,“太平”號軍艦被擊沉是人民解放軍海軍部隊的“重大勝利”,它“使國民黨人大吃一驚”。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評論員柯斯特洛14日說,人民解放軍海軍部隊日益強大的力量,肯定會構成對蔣海軍的“嚴重的潛在威脅”。(羅元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