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毛澤東尊師重道的一段往事

徐炳忠

2013年08月28日09:5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當時,作為石鋼黨委秘書室負責人,我立即把黃筱三來訪的情況向黨委書記作了報告。黨委書記讓我打電話報告中共北京市委工業部,反映一下黃筱三的意願和要求,請示如何答復。

隔了幾天,市委工業部回話,轉達市委領導同志的意見說,毛主席給老師寫信和送錢,這是他們師生之間的事。黃筱三提出的問題,可以通過寫信呈送給毛主席的渠道去辦理。

我把這個意思轉告給黃筱三,他立即表示明白了。原來,黃宗溍給毛澤東寫信,是通過老友經毛澤東的秘書田家英轉呈的。

又過了些日子,黃筱三告訴我,毛主席在得知他的意見后,說了幾句感人肺腑、讓他終生難忘的話。毛主席說,老師走了,師母還在,還有師弟師妹,這錢留給他們用吧!黃筱三接著說,他的繼母和妹妹還在長沙鄉下,弟弟剛參加工作不久,想不到毛主席還把他們的冷暖挂在心上。

后來,黃筱三收到了田家英的來信,信中說:“已將黃老先生逝世一事報告主席。主席要我代他表示對於宗溍先生的哀思。”“主席的意思,把上次送給宗溍先生的一千元,移送黃老太太,作為家用補助。”

田家英的這封信,是寫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辦公廳”信箋紙上,交給石鋼黨委會轉送給黃筱三的。

許多年過去了,這件事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使我獲益良多。它使我們看到了毛澤東作為黨的領袖身上閃耀著中華民族尊師重道的傳統美德,以及自覺遵守黨的紀律、毫不自視特殊的崇高風范。毛澤東送給黃宗溍一千元的厚禮,足見師生情深,師恩難忘,但是對於黃宗溍謀職的請求,只是“將尊函轉去”,“成否不一定”。在此之前,也有人請毛澤東出面,向文史研究館推薦人選。例如,1954年,毛澤東在給秘書田家英的信中,就提到有人求他舉薦李淑一進文史研究館、他婉言謝絕一事,信中說:“李淑一女士,長沙柳直荀同志的未亡人,教書為業,年長課繁,難乎為繼。有人求我將她薦到北京文史館為館員,文史館資格頗嚴,我薦了幾人,沒有錄取,未便再薦。”透過這些事例,我們可以看到,公權和私誼的界限,在毛澤東那裡是何等的涇渭分明!

〔作者徐炳忠,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北京100062〕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趙晶)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毛澤東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