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80卷《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庭審記錄》出版

“東京審判”庭審記錄首次完整還原

李洋

2013年09月03日08:05   來源:北京日報

原標題:“東京審判”庭審記錄首次完整還原

照片故事

斗爭得來的法官座次排序

1946年2月15日,盟軍最高統帥部根據各同盟國政府的提名,任命了11名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法官。在這張照片上,人們可以看到法官們的座次排列是,左起印度法官帕爾、荷蘭法官羅林、加拿大法官麥克杜格爾、英國法官帕特裡克勛爵、美國法官克萊墨爾將軍、澳大利亞法官韋伯爵士、中國法官梅汝璈、蘇聯法官柴揚諾夫將軍、法國法官柏奈爾、新西蘭法官諾斯克羅夫特、菲律賓法官哈那尼拉,共11人。其中,韋伯爵士是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指定的法庭庭長,中國法官梅汝璈就緊挨著他坐。不過,這個座次排序,卻是梅汝璈奮力爭取來的。

韋伯爵士本來想讓兩位與他親近的英美法官坐在他的左右手,於是便提議法官座次按聯合國安理會慣例來安排,即以美、英、蘇、中、法為序。梅汝璈不同意,他認為法官的座次應按受降國簽字的順序排列,這樣美國和中國便分處第一、二位,分別位於庭長的兩側。對於這個提議,西方國家代表一開始不以為然。梅汝璈憤怒地說:“在日本的侵略戰爭中,中國受侵略最深,抗戰最久,犧牲最大。而英國卻只是一味地忍受和投降,中國絕不能接受排在英國之后,我認為中國政府也不會同意被安排在英國之后!”隨即,他脫下象征著權力的黑色絲質法袍,以退出預演相抗議。最后,法庭終於接受了梅汝璈的建議。

各界紀念抗戰勝利68周年

據新華社北京9月2日電 銘記歷史,啟迪未來。9月3日是中國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8周年,在此前后,國內外社會各界以多種形式紀念這個影響中國與世界歷史進程的重要歷史時刻。

北京盧溝橋畔宛平城內,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在藍天映襯下顯得格外庄嚴肅穆。紀念館內,一場以“德國納粹死亡集中營——奧斯維辛集中營”為主題的展覽正在舉行,納粹德國在集中營犯下的罪行和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痛苦讓每一位參觀者感喟不已。

9月3日,這裡將邀請抗戰老戰士及家屬、專家學者,共同紀念這個重要日子,紀念館還將聯合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滇西抗戰紀念館等多家紀念館發表聯合聲明,抗議日本一些政治勢力公然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成果。

湖南芷江,中國人民抗戰勝利受降紀念館也在開展紀念活動。館長吳建宏建議,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於9月3日到紀念館參觀,既可以緬懷和祭奠為國犧牲的忠魂烈士,也可以向全世界宣示中國人民熱愛和平、捍衛祖國領土完整的決心和信心。

紀念昨天,才能珍視明天。南京大屠殺幸存者佘子清告訴記者,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期間,他的母親慘遭日軍殺害,給他一生帶來難以抹平的傷痛。在佘子清心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是個非常特殊的日子,他表示將到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遇難者名單牆前,祭奠母親,告慰母親的在天之靈,“現在的中國越來越強大,我們再也不會做亡國奴了。”

在印度班加羅爾,由新華社和中國駐孟買總領事館共同主辦的“新華影廊”紀念柯棣華參加中國抗日戰爭75周年圖片展於9月1日開展,集中展示了柯棣華生平和各種紀念活動照片,以此緬懷這位外國友人。

華盛頓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吳惠秋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現階段回顧歷史顯得尤為重要,9月3日是一個可以振奮士氣的紀念日,應當借此機會呼吁人們勿忘歷史,珍惜和平,共同維護戰后秩序。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