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李捷:毛澤東對中華民族至少有五大貢獻

2013年09月25日08:46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原標題:李捷:毛澤東對中華民族至少有五大貢獻

第二個重要的歷史功績就是在創建了新中國后,毛澤東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道路。中國長期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農業國家。世界近代以后,西方進行了工業革命,實現了社會的近代化,而中國卻沒有趕上世界的浪潮,被西方國家遠遠地拋在后面。這是我們苦難深重的中華民族上百年來積貧積弱、被動挨打的一個重要原因。所以,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從新中國成立以后,沒有忘記要創建一個工業化的新中國。沒有工業化,一切都談不上。所以,在1953年國民經濟剛剛恢復,抗美援朝戰爭剛剛接近尾聲的時候,我國就開始了第一個五年計劃,在蘇聯的援助下興建了156個項目,初步解決了我國工業化的基礎問題。從毛澤東開始,到鄧小平同志第二代領導核心,再到江澤民同志第三代領導核心,再到以胡錦濤、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一代一代接續努力。到現在,我國正順利實施第十二個五年計劃。我們現在享受的工業化成就,不能忘記革命先輩們立下的豐功偉績。

盡管在此過程中,毛澤東也犯過錯誤,也偏離過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特別是犯了“文化大革命”的錯誤,但是我國工業化建設始終沒有停頓。即便在“文化大革命”這艱難的十年中,我國排除各種干擾,還是在繼續進行工業建設。最顯著的就是1970年我國發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顆人造衛星,1975年又成功發射了第一顆返回式衛星。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的建設,也是在70年代開始的。在中美關系正常化以后,成批、成套地引進西方的化工設備,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所以,到70年代中期,我國已經實現了現代化的第一步,也就是已經初步建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獨立的工業化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解決了整個工業基礎的問題,解決了我們制造業從無到有的問題。特別需要強調的是,四個現代化目標的提出和戰略部署,最初是在毛澤東主持下進行的。1964年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式提出了工業、農業、國防、科學技術四個現代化,這些目標雖然沒有按期實現,但是已經打下了第一步的基礎。學界經常講,中國是在70年代中期完成了初始工業化階段。然后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談得到向全面的現代化邁進。而這個目標現在我們已經一步一步地接近了。也就是說,到21世紀中葉我們將基本上實現現代化,接近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歷史性的進步。

第三個重要的歷史功績就是極大加強了我們的國防。大家都知道,在1840年以后很長一段時間,無數的仁人志士都慨嘆中國“有邊無防”。我國有漫長的邊疆、廣闊的海洋,但是沒有設防,就是設防也經不起西方列強船堅炮利的侵略。所以甲午海戰,一個小小的鄰國日本,我們都敗在它的手下,這對有識之士是極大的震動。新中國成立后,毛澤東在既沒有財力,也沒有工業基礎的極端困難情況下,白手起家,使我們的國防工業、國防現代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毛澤東提出要建設強大的海軍,鞏固海防﹔建立強大的空軍,鞏固空防。到20世紀50年代后半期,又提出要加強國防工業的建設,要加強三線建設的布局。那時我國的主要工業,包括國防工業,都在沿海,內地很少有工業。60年代中期和整個70年代,我國的國防工業,特別是三線建設整個完成了合理的布局。從沿海到內地,一直到西部地區,到處都有工業基地,包括原子能基地、核試驗基地等。這是了不起的成就。正因為如此,從50年代到60年代世界上雖然不斷地發生局部戰爭,不斷有緊張的態勢,但是我國的整個邊防和國防是非常穩固的,沒有誰敢輕易地來欺負我們。這也是一個了不起的貢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趙晶)
相關專題
· 毛澤東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