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在孟良崮戰役中張靈甫陣亡 陶勇的保健醫生盛政權回憶

陶勇司令員命我為張靈甫驗尸

鞠九江

2013年09月26日13:44   來源:北京青年報

原標題:陶勇司令員命我為張靈甫驗尸

“自殺,這純屬無稽之談!”

74師的全軍覆滅及張靈甫的陣亡震撼了國民黨內部。蔣介石痛心疾首,氣急敗壞,驚呼,“真是空前大損失,能不令人哀痛?”為穩定軍心,振興士氣,國民黨對張靈甫大加頌揚。國民黨先在安徽滁縣為張靈甫等舉行追悼大會,后又在南京玄武湖立碑紀念,並將英國海軍贈送給國民黨海軍的一艘護航驅逐艦命名為“靈甫”號。為証明“自殺”的事實,國民黨還借逃脫出來的74師官兵之口,述說張靈甫等“壯烈犧牲情形”。國民黨軍《第一兵團蒙陰東南地區戰役戰斗詳報》中記載:據歸來官兵口述:“張師長、蔡副師長等,皆於手斃匪徒后,以其最后之一彈,慷慨成仁。”我軍在繳獲國民黨的大批文件中有多處美化張靈甫的描述:“靈甫見大勢難支,乃召集各部長官至山岩指揮所當眾宣示:‘戰局已無可挽救,自身決心一死報國,成我軍人氣節。’然后率部屬從容步出指揮所,舉槍高呼‘中華民國萬歲,蔣主席萬歲!’聲震山谷,旋即入內,自殺成仁……”

蔣介石在《痛悼74師救文》中說,74師“飲水斷絕,糧彈絕盡,全師孤立,四面受敵,即在陣地相率自戮者計有師長張靈甫等高級將領20余人,悲慘壯烈”。

“自殺,這純屬無稽之談!”當盛政權聽到這些文字描述時,他即以現場驗尸者的身份進行回應,“歪曲歷史,顛倒黑白!”

半個多世紀以來,有關張靈甫的死因一直爭論不休,並出現了多個版本:有的說子彈從左后腦射入,右下顎穿出﹔有的說腰部中彈,當場未死,被抬去搶救未果﹔有的說是喊話求救時被手榴彈炸死的﹔國民黨則稱“自殺”身亡……

而對張靈甫死因的多個版本,盛政權很淡定。他認為,客觀地分析,解放軍方面有關張靈甫之死出現諸多傳聞,或許是由於74師死於孟良崮戰役的中高級將領甚多,而解放軍指戰員總攻的時候,漫山遍野的各部隊混雜在一起,在激烈混亂的槍戰中難分彼此,他們既不認識張靈甫,也無暇仔細辨認,一些互相矛盾的傳說、誤會便因此而產生,以致以訛傳訛。

后記:

新中國成立后,上海、北京等地黨史軍史研究部門及辭書出版單位曾來信,向盛政權了解他為張靈甫驗尸的有關情況,盛政權如實反映為張靈甫驗尸的真實情況,確保了黨史、軍史及辭書出版對這段歷史記載的真實性。

寒來暑往,斗轉星移。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離休后的盛政權練書法、學繪畫、養花草、寫回憶錄、對青少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我要把那段史實真實客觀地記錄下來,讓后輩人了解昨天,珍惜今天!”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程宏毅)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