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新全
鄧政委放人
位於中山四路36號的市委大院是當年中共中央西南局所在地,鄧小平、劉伯承、賀龍都住在這裡。當時,從西南局到西南軍政委員會(今市人民政府)或西南軍區(今某集團軍駐地)的路比較窄,路況也不好。為了保証首長的安全,市政公司派工人搶修加寬這一段道路。
1950年夏秋的一個下午,鄧小平從軍區開會回來,正好路過剛修的這段路,工人們正在鋪瀝青,用大石頭把路擋住了。警衛員推開車門說:“請把路讓開,這是首長的車。”“哪一個的車也不行!今天不能過了!”一聽不能過了,警衛員急了,一加油門,“呼”的一聲,吉普車一下子從堆放的雜物上沖了過去。
回到曾家岩,鄧小平下車上樓去了。警衛員找到了保衛處的劉處長,說明原委,便和劉處長帶了一個警衛班抓人去了。不一會兒,抓了三個工人回來。
后來,市委領導打電話告訴了鄧政委,鄧政委叫門崗放人進來。10多分鐘之后,鄧政委叫警衛員和劉處長到他辦公室去:“你們是不是因為下午的事抓人了?”鄧政委問。“就是下午擋車的事。”“這點小事就抓人?”劉處長在一邊說:“有壞人從中破壞。”“啥子壞人?你們也不調查,聽他一說,你就抓人,你們沒有這個權利!你們沒有聽老百姓說穿灰衣服的有權,穿藍衣服的有錢,穿黃衣服的天天過年無法無天!我看你這兩個穿黃衣服的是無法無天!抓人家的人,人家還要來給你們賠罪,你們還不叫人家進來,胡鬧!我說三條馬上去辦:放人!寫檢查!到工地去認錯!”
警衛員和劉處長都不敢吱聲了,馬上開車把三位工人送回工地,又向工程隊長認了錯。
講解“中國人民解放軍”含義
剛解放不久,一位人民解放軍的師政委在西南局機關接受劉鄧首長的批評。這支部隊因接受群眾主動提供的慰問品,但數量過多,同時又應群眾要求接收了部分青年參軍。這就違背了中央關於減輕人民負擔、停止擴軍和加強紀律性的規定,犯了錯誤。
西南局辦公廳當年還在現在的重慶市紀律檢查委員會辦公樓裡。這天,師政委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早早來到這裡等候。劉鄧首長走進來,師政委起立敬禮。情況已經清楚,不需要查詢。鄧政委表情嚴肅地指著師政委胸前符號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稱號,一個詞一個詞地講,什麼是“中國”、什麼是“人民”,什麼是“解放”,什麼是“軍”。鄧政委說:歷史上中國的軍隊無計其數,隻有我們解放軍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唯一的人民軍隊。像你們這樣搞,就是要把符號上的“人民解放”四個字勾掉,就和舊軍隊沒有兩樣。鄧政委越講越生氣:我們的黨,我們的軍隊,我們的政權靠什麼取信於民,靠什麼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不是靠口號,而是靠實際行動。
鄧政委說完就走了,劉司令員叫師政委坐下來,慈祥地鼓勵他,犯了錯誤就要改,改了就好。
政委嚴厲,司令員慈祥。其實,他們嚴厲是愛護,慈祥不是遷就。劉司令員有一句名言,就是“慈不掌兵”。
劉、鄧共同抓住這一典型,通過批評教育這位師政委,進一步端正了部隊的思想作風。
![]() |
相關專題 |
· 鄧小平紀念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