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百年學人胡適

2013年10月17日10:41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百年學人胡適

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因學養、興味及信仰不同,選擇了各自不同的發展路徑和人生道路。其功過是非,成敗得失,褒貶自在春秋。胡適在百年中國的定位,首先是一位學人。他一生謹守為自由民主奮斗的底線,為拓展言論自由空間,殫精竭慮,恪盡知識分子的良知與責任。

五四運動時,他與陳獨秀等創辦《新青年》雜志,推行新文學,提倡白話文,打破了幾千年的封建傳統,聯手開辟了一個新時代。從此,中國人不再迷信孔夫子,不再以孔子定是非。

1927年大革命后,國民黨以孫中山繼承人自居,從那裡尋找執政的合法性,以孫中山的是非定是非,大力推行“軍政、訓政、憲政”政治架構。這個時期,胡適以《新月》為陣地,先后寫出《人權與約法》《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等文章,秉持自由理念,痛陳時弊,尖銳指出:“我們所要建立的是批評國民黨的自由和批評孫中山的自由。上帝我們尚且可以批評,何況國民黨與孫中山!”

五四運動以后,胡適和陳獨秀這對安徽老鄉,因政治理念不同而各奔“左右”,分道揚鑣,成為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大分化的標志性事件。當時,胡適雖然不認同馬克思主義,但他充分尊重支持陳獨秀和李大釗的選擇。胡適在給陳獨秀的信中寫道:“我也知道你們主張一階級專制的人已不信仰自由這個詞了。我也知道我今天向你討論自由,也許為你們所笑。但我要你知道,這一點在我算一個根本的信仰。我們兩個老朋友,政治主張上盡管不同,事業上盡管不同,所以仍不失其為老朋友,正因為你我腦子背后多少總還同有一點容忍異己的態度,至少我可以說,我的根本信仰是承認別人有嘗試的自由,如果連一點最低限度的相同點都掃除了,我們不但不能做朋友,簡直要做仇敵了。”事實証明,胡與陳從未做仇敵,他們保持了終身友誼。1927年蔣介石清黨,陳獨秀長子陳延年被鋪,胡馬上托關系求人搭救。1932年陳獨秀被國民黨逮捕,胡聯合知識分子制造輿論,主張從輕發落,並接濟陳服刑期間的生活費用。1942年陳獨秀去世,陳晚年的遺稿由胡整理編輯。共產黨創始人之一李大釗慘遭殺害,胡為李的遺孀向北大校方爭取增加撫恤金。他的著作《胡適文存》出版,在第三冊扉頁題辭——紀念四位最近失掉的朋友:李大釗先生、王國維先生、梁啟超先生、單不庵先生。他還帶頭捐款,為李大釗在北平購置墓地安葬。1934年劉半農去世,胡適挽聯曰:“守常慘死,獨秀幽囚,新青年舊友,而今又弱一個”。

上世紀50年代末,胡適為了利用中央研究院藏書寫完《白話文學史》和《中國哲學史大綱》,答應就任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蔣介石到會祝賀並演講,贊揚胡“個人之高尚品德”,號召“發揚‘明禮義、知廉恥’之道德力量”。胡當面反駁蔣這一提法。他說:“總統夸獎我的話是錯誤的。我們的任務,還不只是講公德、私德,恢復中國固有文化。我個人認為,我們學術界和中央研究院應做的工作,還是在學術上。我們要提倡科學,提倡民主。”當時蔣怫然變色,視此事為奇恥大辱。當晚在日記中稱胡“狂妄荒謬”。而胡認為“諍友”應有說話的自由。

1960年,胡適曾當過發行人的刊物《自由中國》籌建反對黨“中國民主黨”,犯了蔣介石禁忌,刊物主持人雷震遭到逮捕。胡適見蔣,當面為雷震鳴冤,並堅決反對逮捕雷震。據蔣日記記載,蔣介石被胡適氣得兩天晚上吃安眠藥睡不著覺。

1962年2月24日,台灣中央研究院在蔡元培紀念館舉行院士會議。胡適帶病參加並主持選出新一屆院士。在下午酒會上,有人發言提及去年胡適的一篇演講遭到各方“圍剿”舊事。胡適對此講道:“我去年說了二十五分鐘的話,引起了圍剿,那是小事體。我挨了四十年的罵,從來不生氣,並且歡迎之至,因為這是代表了言論自由和思想自由。”酒會行將結束,胡適心臟病猝發,倒在講台上。台灣中央研究院治喪委員會在胡適墓前立石銘刻:“這個為學術和文化的進步,為思想和言論的自由,為民族的尊榮,為人類的幸福而苦心焦思,敝精勞神以致身死的人,現在這裡安息了!我們相信,形骸終要化滅,陵谷也要變易,但現在墓中這位哲人所給予世界的光明,將永遠存在。”(李秀潭)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