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懂“隱蔽”的放牛娃,到我軍第一高級步校訓練部長
1929年4月,正是鄂豫皖根據地發展壯大之時,韓先良參軍入伍了,成為紅四軍第10師28團交通隊的一名戰士。“那時候年輕,也不懂得什麼叫革命,但參軍可以打富人救窮人,我就報名了。”他笑著說。
“一輩子打了很多仗,參軍第三天就打仗。”放牛娃出身的韓先良,剛開始當兵時,啥也不懂。第一次打仗時,面對敵人的進攻,班長朝他大喊:“隱蔽!”他仍然傻傻地站著,班長急得抓著他的腦袋往下按,當他全身被按著貼在地上時,才恍然大悟:“這哪叫隱蔽,這叫趴著!”
“不過仗打多了,就什麼都懂了,軍事知識多了,也懂得戰略戰術的運用了。”韓老說,后來他們在與日本人的交戰中,就幾次採取遠距離奔襲戰術,一晚上跑幾十上百裡地,趁敵人喪失警惕的時候,伏擊他們的運輸隊,繳獲槍支彈藥。“逢年過節,還可以繳獲到敵人的過年物資,用來改善我們的生活。”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參加過許多重要戰役。”說話間,韓老拿出一張《南陽大會戰》影碟給我們看,“幾年前,《南陽大會戰》編劇喬中華來長沙,送了這張碟給我,還讓扮演我的姓杜的演員跟我通了話。南陽給我的印象很深,我在南陽呆的時間長,仗打得也多。”
這打得多的仗,說的就是南陽大會戰,前前后后打了30天。1948年,人民解放軍在全國戰場開始戰略大反攻,為打開豫西南的大門戶,名將陳賡受命,於10月打響了解放南陽的傳奇戰役。當時蔣介石極其重視南陽,派出心腹王凌雲駐防,敵我雙方實力相當。經過30天的浴血奮戰,我軍終於解放南陽。那時,韓先良正是陳賡大將麾下的4縱隊13旅39團團長,特別勇敢,特別能打仗,那個猛勁,頗有王近山的影子。
“陳賡將軍那次表揚我,說我打起仗來名不虛傳,此前在消滅胡宗南第一旅時,他也表揚過我。”1946年9月下旬,陳賡發動“臨浮戰役”,當時擔任4縱隊13旅39團副團長的韓先良參加了戰斗。臨浮戰役殲滅國民黨嫡系胡宗南精銳部隊整編第1軍第1師第1旅,這支全副美械裝備,訓練有素的“天下第1旅”從此不復存在。
“當兵前對軍事知識一無所知,文化也不高,現在能讀書看報,都是后來學的文化。那時每個連隊都配有文化教員,作為年輕人,學習熱情高,學得也快。”上馬殺敵,下馬練字。韓先良一有空閑,就經常找一根木棍在地上學寫字,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解放后,他又來到雲南軍區速成中學和位於南京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高級步兵學校進行長達4年的系統學習。
韓先良學得很刻苦,因成績優異,畢業后來到甘肅天水,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高級步兵學校訓練部部長。
![]() | ![]() |
相關專題 |
· 地方要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