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大澡堂,與工人聊家常
在洛耐,習仲勛生活很規律。“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鍛煉、泡澡和讀書看報。大清早5點多就起來沿著南村堤壩快走,早飯后,就到洛耐廠區浴池裡泡澡,然后回家讀書看報。他記憶力很好,路上看見誰基本都能喊出名字,打打招呼聊聊天。”
出工廠大門左轉,沿著箭頭指示走不多遠便是洛耐浴池。浴池看上去有些老舊,但至今仍然在營業。
在走訪中,洛耐的工友、鄰居提到習仲勛,都知道他有泡澡的“癖好”,幾乎每天都要泡澡,風雨不誤。
“他從來不去小池子裡自己泡,總是跑到人多的大池子裡跟大家伙一起泡著,大多時候聊工人的生活情況,家庭收入,還有家裡孩子的情況。鄰居丁根喜是他陝西老鄉,他倆一個口音很說得來,經常一起去泡澡,還讓丁根喜的兒子幫他搓背呢。”郭鳳桐回憶說。
習遠平在《父親往事——憶我的父親習仲勛》一文中詳細記述了習仲勛到洛耐浴池泡澡的情形:工人們常來串門,誰家來客,我家裡准多一份好吃的﹔我家裡有了伙食改善,也短不了端給左鄰右舍。至於廠裡熱氣騰騰的大澡堂子,工人們喧嘩嬉鬧的聲浪,更是我一生最難忘的場景。當時,父親有了一個泡澡的“癖好”:每天早晨9點,大澡堂子剛換上新水,他就下水泡著﹔隻要我在他身邊,就招呼我一起泡。一塊兒泡著的,還有下夜班的幾十個工人。我至今記得,父親那時是最快活的:額上挂滿汗珠和水霧,身子泡得紅紅的,臉上洋溢著發自心底的笑,大聲與工友們說著工廠的事、家庭的事,還有國家的事。現在,改屬中鋼集團的洛陽耐火材料廠舊址還在,印象中,大澡堂子還熱氣騰騰地開著呢!回想起來,父親的泡澡“癖好”其實是與人民“泡”在一起的“癖好”,是與人民坦誠相見、交流無礙的“癖好”。
田間路旁,握住封大糞知青的手
有一天,與習仲勛相識多年的“忘年交小朋友”王文良在玉米地裡封大糞,習仲勛正好從田邊路過,看到他便喊了他一聲。
王文良從玉米地出來,習仲勛笑哈哈地打招呼,照例伸出手來要跟他握手。王文良急忙擺手說,“不不,習伯伯,我剛剛在給玉米封大糞,手臟!”
“我就要握封大糞的手,勞動人民的手怎麼會臟?”習仲勛笑呵呵地握住他的手,問了家裡最近的情況,鼓勵王文良在勞動中堅持學習。
提起這件事,王文良至今還是很激動。“一位國務院副總理,握住一位在田間封大糞的知青的手,噓寒問暖。他對基層群眾和勞動人民是有很真摯的感情的。”
“與國務院副總理比起來,他更像一位親密的鄰居。每到逢年過節,很多工人都請習仲勛到家裡吃飯,他也請工人到家吃飯。他跟這裡的人有很深的感情,即使在恢復工作后,他百忙中還先后兩次給老鄰居丁根喜寫信,敘說別后思念之情。”
齊橋橋后來回憶說:“過年時請客的人家多了,我們和父母隻好分頭去參加。我父親也常請客還人情,我記得我們子女來探親時,家中的人手多了,有時我們會整天在廚房忙碌。”
在洛耐的這段時間,習仲勛“既不是黨員,又沒有工作”,但在齊心的回憶文章中,“這段時間是仲勛感到最為舒暢的日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