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新中國成立前后毛澤東大閱兵寫真

(山西)李春發

2013年11月04日14:5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三)

1954年10月1日建國5周年,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大閱兵后,向游行的群眾答禮。

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

1950 年10 月1 日,毛澤東又一次登上天安門城樓,第二次檢閱了國慶閱兵隊伍。這次閱兵,是在朝鮮戰爭爆發后,美國把戰火燒到鴨綠江邊,嚴重威脅新中國安全的形勢下舉行的。人民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部隊代表和民兵代表24209 人接受了檢閱,是新中國13 次國慶閱兵中受閱人數最多的一次。

自開國大典之后的一年裡,新中國建設取得很大成就,人民解放軍各軍兵種建設也取得明顯進步。1949 年10 月19 日,以毛澤東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組成,次日在北京召開第一次會議,著重討論了“關於目前進軍及將來建設國防等問題”﹔11 月,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支艦艇部隊組成,海軍學校成立,空軍領導機構成立﹔1950 年3 月,高炮師成立,防空部隊迅速發展﹔4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將陸軍統編為國防軍和公安部隊,海軍領導機構成立,總政治部成立﹔6 月,空軍組建第一支航空兵部隊﹔8 月,炮兵領導機構成立﹔9 月,裝甲兵領導機構成立,第一坦克學校成立,空降部隊組建。此后的國慶閱兵式上所展示的各軍兵種的許多奠基性建設即開始於這一年。

1950 年的新中國,仍處在嚴峻的對敵斗爭和戰爭硝煙籠罩中。1 月,毛澤東電令西南局領導人鄧小平、劉伯承、賀龍揮師進軍西藏﹔人民解放軍先后抽調150 余萬兵力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剿匪斗爭。2 月,美國宣布繼續援助台灣國民黨當局的對台政策﹔中蘇兩國締結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毛澤東、周恩來訪蘇成功。3 月,西昌戰役勝利結束。4 月,人民解放軍攻佔海南島。5 月,人民解放軍攻佔東山島和舟山、萬山群島。6 月,美國總統杜魯門宣布武裝干涉朝鮮內政,命令美軍第七艦隊進犯台灣海峽。7 月,軍委決定組建東北邊防軍,擔負起保衛東北邊防安全的任務。

9 月,中國軍事顧問團幫助越南人民軍總部組織實施抗擊法國侵略者的邊界戰役。就是在這樣的國際國內戰爭風雲密布中,新中國迎來了成立1周年的節日。9月25日至10月2日,第一次全國戰斗英雄代表會議和全國工農兵勞動模范代表會議同時在北京召開。出席全國戰斗英雄代表會議的正式代表350 人,其中戰斗英雄258 人,工作模范44 人,模范單位代表5 人,民兵代表43 人,另有起義部隊代表64 人列席。

在英模兩代會聯合舉行的開幕典禮上,毛澤東主席代表中共中央致祝詞,指出,英雄模范們“是全中華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動各方面人民事業勝利前進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聯系廣大群眾的橋梁”。並為大會題詞:“戰斗英雄們,你們是人民解放軍的模范人物,希望你們繼續努力,更加進步,為建設強大的國防軍而奮斗。”當時的全國上下,崇尚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尊敬革命軍人的社會氣氛十分濃厚,首都國慶閱兵式也就格外引人注目。

這次閱兵的指揮領導機構人員,基本上還是開國大典時閱兵指揮所的班底。朱德總司令在閱兵式上發布命令,就朝鮮戰爭爆發、台灣的局勢,要求人民解放軍做好戰斗准備。各軍兵種部隊的嚴整陣容,使參加慶典的人們興奮不已。檢閱台和觀禮台上響起了一次次熱烈的掌聲。

當時,人民解放軍的武器還沒有來得及更換,參加閱兵的部隊只是換上了新軍裝和大檐帽,所攜帶的仍然是戰爭年代繳獲的各式輕兵器。此次閱兵比較吸引人的壯觀景象是,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駕馭的1900 匹白馬以6 路縱隊通過天安門廣場,以雷霆萬鈞之勢、排山倒海之陣容,彰顯了我軍騎兵隊伍的赫赫戰功和浩然雄風。此時,毛澤東等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上頻頻向受閱同志們招手。

各軍兵種部隊依次經天安門前由東向西行進受閱,歷時80 分鐘。整個閱兵式共歷時120 分鐘。這次閱兵,毛澤東的心情其實並不輕鬆,因為朝鮮戰局由於半個月前美軍實行了仁川登陸而迅速惡化。戰火眼看就要燒到鴨綠江邊了,新生的共和國的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就在國慶這一天,毛澤東收到了朝鮮領導人發來請求中國出兵救援的信。

而此時的國內殘余反動勢力也開始蠢蠢欲動。國慶節前不久,北京市公安局報告,破獲了一起國外特務圖謀在國慶慶典時炮轟天安門的案件,並搜到一門解放前遺留下的舊迫擊炮。

在過去革命戰爭中便有“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氣概的毛澤東,此時雖然日夜思考對策,卻仍鎮定自若。在上天安門城樓前,毛澤東半詼諧半認真地對周圍的人說:“如果真遇到打炮,誰也不許跑。”他的這句話五味俱全,耐人尋味。

檢閱結束之后,毛澤東回到中南海頤年堂住所,隨即召開關於是否出兵朝鮮的會議。經過一個個徹夜不眠的激烈討論和深度思索,10 月中旬,毛澤東審時度勢,果斷地作出了震驚世界的出兵抗美援朝的決策。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