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們為您驕傲
在我們心目中,爸爸媽媽是一對非常恩愛的革命伴侶。爸爸在世時,媽媽總是站在爸爸的角度考慮問題,事事為爸爸著想。現在,爸爸離開我們已經27年了,媽媽還一直堅守著當年的理想和信念,傳承著爸爸的精神和作風。
1955年,爸爸由於頭部受過3次重傷,怕影響工作,便萌生了回鄉務農的想法。起初,爸爸沒對媽媽說,生怕媽媽不同意。然而媽媽的回答卻是:“你走到哪裡,我就跟你到哪裡。”媽媽幫著爸爸前后寫了3次辭職報告,爸爸的請求才得到組織上的批准。媽媽跟著爸爸回到了蓮花老家,在鄉村教師崗位上一直干到離休。
爸爸媽媽從小對我們要求非常嚴格。1973年,姐姐在吉安衛校讀書的時候想當兵,爸爸說:“想當兵,我沒意見,隻要各方面條件都符合要求就行。”還特意打電話給軍分區領導說:“平榮想當兵是件好事,但希望你們在體檢的時候嚴格把關,她的左眼有點近視,不一定合格。”姐姐聽了這話,當場就氣哭了,說:“你們不幫我就算了,就想不通為什麼還幫倒忙!”媽媽非常理解爸爸,勸姐姐說:“孩子啊,當不了兵,也不要緊,當護士也挺好的。”
1974年,我在生產隊當婦女主任,由於勞動積極,肯吃苦,被大隊推薦上大學。當爸爸聽說村裡有位家庭貧困的退伍兵也想去上大學后,當即就給縣裡打電話,把我的名字換成了退伍兵的名字。我很傷心,就找媽媽哭訴。媽媽勸我說:“仁榮啊,他比你更需要這個機會。”
記得小時候,每年家裡養10多頭豬,我們每天都有割豬草的任務,可到了年底,爸爸把豬全部賣給了公家,全家過年都沒有肉吃。那時候,爸爸把他的大部分工資和養豬種地掙的錢,都用來給集體修水庫、建橋梁、買化肥。媽媽也將她每月80元的工資,10元寄給山東外婆養老,10元留給自己在學校吃伙食,其余的都給爸爸統一支配。
爸爸離開我們后,媽媽依然和爸爸一樣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有一次,我買了一件真絲衣服給她,我雖然騙她說才100多塊錢,但媽媽還是不高興,以后這件衣服也沒有見她穿過。后來一問,才知道她又送人了。平時我們買水果回家,如果聽到水果的價格超過3塊錢一斤,她就很生氣,說如果你爸爸還在的話,絕對不會吃這麼貴的東西。
媽媽對自己和家裡人很“摳門”,對困難群眾卻很“大方”,不是今天捐款給貧困學生,就是明天買書送給學校。2008年5月12日,四川發生大地震,媽媽天天盯著電視看,聽到遇難人數已經上萬人了,她心如刀割。15號,媽媽就到民政局去捐錢捐物。后來,中組部號召在職共產黨員每人捐出一個月的工資,作為特殊黨費支持災區,媽媽迫不及待地說:“我雖然不在職,但我一定要響應號召。國家有困難了,共產黨員要分擔責任,我一定要再捐!”媽媽趕到縣委組織部,恭恭敬敬地捐上了2300元的特殊黨費。
受爸爸媽媽的影響,我們兄弟姐妹都在平凡的崗位上工作,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大妹妹公榮一直在家鄉基層崗位上,默默堅守了幾十年,獲得了“全國勞動模范”、全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退休后,大妹妹也加入到志願者隊伍中,經常幫助他人。
受媽媽影響的,不只是我們兄妹,還有我們的晚輩。我的侄女,早年下崗后,自己開了個小花店。事情的繁忙和生存的壓力,並沒有消磨她學習奶奶的熱情,她和我的外甥、外甥媳婦,都加入了龔全珍工作室,成為了志願者。
現在,媽媽已經成為了大家學習的榜樣,但在我們兒女的心中,她依然是那個平凡的媽媽、朴素的媽媽。隨著對媽媽理解的加深,我們越來越感到,媽媽就是我們的人生教科書。讀著媽媽這本書,我們感受到信仰的力量、感受到奉獻的美好。我們一定把這本書好好珍藏著,一直讀下去!(龔全珍二女兒 甘仁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