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毛澤東對中國發展戰略核武器的歷史貢獻

姜 廷 玉

2013年11月13日10:5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子彈試驗成功后,毛澤東就關注氫彈的研制,要求加快氫彈的研制步伐。1965年1月,毛澤東在聽取國家計委關於長遠規劃設想的匯報時指出:“原子彈要有,氫彈也要快。”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周恩來要求二機部盡快提出加快氫彈研制的計劃。隨后,中央專委確定力爭1968年進行氫彈裝置爆炸試驗,並批准了二機部《關於突破氫彈技術的工作安排》。

為了突破氫彈技術,中央專委先后組織了含有熱核材料的原子彈試驗和氫彈原理試驗。1967年6月17 日,中國第一顆全當量氫彈空爆試驗成功。聶榮臻在試驗現場立即向黨中央和毛澤東、周恩來作了報告。毛澤東高興地指出:兩年零八個月搞出氫彈,我們在世界上已是第四位。

當天深夜,新華社向全世界播發了毛澤東親自審批的《新聞公報》。公報重申了中國政府一貫的立場:“中國進行必要而有限制的核試驗,發展核武器,完全是為了防御,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消滅核武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中國都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

中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后,中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掌握氫彈技術的國家。從原子彈到氫彈,美國用了7年零4個月,蘇聯用了3年零11個月,英國用了4年零6個月,法國用了8年零6個月,中國僅用了2年零8個月。

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在決策重點發展原子彈和導彈的同時,還十分重視航天技術的發展。1957年,蘇聯人造地球衛星上天后,我國一些著名科學家積極倡議開展人造衛星的研究工作。1958年5月17日,毛澤東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發出了“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的號召。隨后,聶榮臻召集航空工業委員會會議,討論了制造人造衛星的有關問題,組織有關專家制定了人造衛星發展規劃。1960年5月28日,毛澤東在上海新技術展覽會尖端技術展覽室觀看到我國自行研制的火箭時,連聲稱好,並詢問火箭能飛多高,回答能飛8公裡。毛澤東說:“8公裡那也了不起!“應該是8公裡、20公裡、200公裡,搞上去!”毛澤東鼓勵科技人員早日把衛星送上天。

1965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工程正式啟動,代號為“651”工程。經過廣大科技人員4年多的奮力攻關,艱苦努力,1970年4月24日21時35分,長征1號運載火箭載著東方紅1號衛星騰空而起,按程序飛行,衛星准確入軌。衛星播放《東方紅》樂曲響遍全球。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是中國航天科技發展的一個良好開端,它促進導彈技術的發展。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運用自制運載火箭發射國產人造衛星的國家。

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在國內外非常嚴峻的形勢下,果斷地決策發展原子彈、彈道、氫彈等戰略核武器和人造衛星,並取得了重要成功。這是偉大戰略家的遠見和卓識。它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威脅和核壟斷,對於維護我國國家安全,提高我國國際地位具有重要的和深遠的意義。正如1988年10月鄧小平所說:“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志。”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