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知青歲月:看一場電影

2013年11月14日09:44   來源:吉林日報

原標題:看一場電影

這一刻,奔向廣闊天地……

一年半了,終於盼來一場電影。

消息兩天前就傳開了。不單是社員,知青們也奔走相告。全縣400多個大隊,偏僻的地方要一兩年才能輪上放映一場電影。據說,為了電影能在本大隊早點放映,各大隊都不止一次地求公社領導去找縣電影管理站說情,否則,說不定等到哪年哪月。難怪人們高興得跟過節似的。

關於電影,大家關心的是哪天能看上,至於放映哪一部,似乎並不十分在意。對社員們來說,任何一部影片都是新奇好看的﹔對知青而言,即使是重復看一部片子,仍然和看一部新片一樣,興致絲毫不減。有的同學竟然幾個深夜,跑到20裡地之外的大隊,去看《南征北戰》,回來后能把所有的故事情節講得惟妙惟肖。年輕社員中“追場子”的人要比知青還多。勞動休息時,他們被好多人圍著,眉飛色舞地講電影裡的故事。

那天上午,雪停了。天沒刮風,但冷得呼出一口氣似乎能結出一片冰霜。一輛馬車拉著電影放映設備一進學校操場,就引來一群人圍觀。他們形色各異的棉帽子緊緊遮住耳朵,雙手褪進袖子裡,腳不停地跺著地。幾個人猜測起箱子裡裝的是什麼,有人指著一個箱子,說裡面一定是放映機,另一人偏說是電影片子,兩人竟打起賭來。旁邊的人一陣嚷嚷。

看電影的場面比電影裡的場面熱鬧。

下午三點多,有些人就早早吃了晚飯,從幾個山坳裡出來,紛紛奔向操場。誰到得早誰就能佔據好位置,土坯、石頭、板凳、木墩,布陣似的,很快在操場上擺滿。其間沒有人坐的地方都已有人死死地把守。來得晚些的人隻好在銀幕的后面找地方,相反的畫面雖少了一點清晰度,並不會掃他們的興致。

婦女和孩子們的喊聲高,有的孩子又因為搶座位打起架來,呼喚聲、哭叫聲把整個操場攪得沸沸揚揚,人們似乎已忘了這是臘月裡一個分外寒冷的傍晚。

一輛獨輪車被推到牆角的雪堆旁停下,上面坐著的人,頭被帽子裹得見不到臉,嘴巴的位置挂一層白霜,白色的氣息有節奏地冒出來。他身上披蓋著一床棉被,上面印著幾朵好大的花,使暮色中這個角落變得異常鮮艷。原來他是個癱瘓老人。帶他出來看電影,是兒子孝心的另一種表達。獨輪車前面的人自動閃開,沒人敢擋住他的視線。

銀幕被兩根粗大的竹竿撐起后,等待夜幕降臨。冬季每天都黑得早,但這個傍晚,卻顯得有些特別。夜色像是一位慵懶的貴婦,她遲遲不肯露出身影。天未黑,人難靜,幾百人匯聚出的喧囂,如同置身偌大的集市。此時,對著屏幕正面的房頂上突然有人撕打起來,原來,外大隊的人跑來看電影,搶先佔據了東家的好位置,也難免會發生沖突。

前一年夏天的一個晚上,幾個知青和大隊的幾個年輕人一起,跑到很遠的地方看電影,到那兒也是想佔據有利地形,結果被人認出來,對方“呼啦”一下來了20多人,硬是將這幫陌生人趕了出去。有人后背上還挨了石頭。返回途中突遭暴雨,去時蹚過的一條河漲滿水,且嘩嘩地掀起浪頭,大家誰都不敢過,無奈跑到附近的村落,央求那裡的住戶,避了一夜的雨。第二天繞了40多裡路才回來。

屏幕一亮,全場嘩然。放映前做聲光調試時,人們用手掌做出鳥的、雞的、鴨的、兔的等等形狀,在屏幕上胡亂地躍動起來﹔有人不顧寒冷,將帽子拋向空中,讓它的影子在屏幕上起起伏伏。這種對焦急心情的表達方式,於后來農村看露天電影時也每每如此。他們在屏幕上投下的影子,雖然瞬間就被鮮活的影像吞沒了,但在最后的期待裡,畢竟使自己多了一份歡愉。

無論如何,銀幕上始終紛飛的戰火,最終還是難免會令人產生視覺疲勞。那個年代,有600多部故事片被禁映,除了八個樣板,就那麼幾部帶“戰”字的影片,人們幾乎熟稔地背出這些電影的台詞,連銀幕上也似乎散發出硝煙的味道。

沒人不喜歡看愛情片,哪怕是有女人沒有愛情的,總要比飛機大炮悅目得多。而在那些戰斗片中,除了《英雄兒女》中的王芳算是唱了主角,其他影片裡即使有女人,也同樣是一身戎裝,且都一一匆匆而過,仿佛是多了幾個有一點兒“色彩”的鏡頭,便要生出毒草。即便如此,人們卻會立刻記住她們的名字,還有齊耳的短發,以及她們的一笑一顰。

還好,那年冰封的銀幕終於有了春意,戰場上的戰火開始消退,人間煙火被重新拾起。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楊麗娜、趙晶)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