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倪德剛:毛澤東最難忘的幾份調研材料

2013年11月18日11:00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毛澤東最難忘的幾份調研材料

江西“兩縣”調研與井岡山根據地

秋收起義后,毛澤東上井岡山之前搞了一次江西永新縣調研,上井岡山之后又搞了一次江西寧岡縣調研。

“永新”調研與上井岡山。《毛澤東年譜》記載:10月中旬,毛澤東在永新縣水口村一帶開展社會調查,了解羅霄山脈中段周圍各縣的敵情、階級狀況、土地佔有情況、地理環境、物產資源等。通過調研,“放棄了准備退往湘南的想法,堅定了在羅霄山脈中段建立革命根據地的主張。”

毛澤東做任何事情,從來不打無把握之仗。搞了“永新”調研,毛澤東心裡有了底,他下決心上井岡山搞革命。“永新”調研不久,10月23日秋收起義部隊被打散,“毛澤東率團部與特務連撤退,一直跑到井岡山南麓,收集失散人員40多人。毛澤東率領這一部分隊伍向井岡山轉移。”10月24日,上井岡山前,毛澤東向部隊作動員講話,明確提出:“上井岡山要建立根據地,要求大家一定要和山上的群眾及王佐部隊搞好關系,做好群眾工作。為此,宣布工農革命軍三項紀律: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個紅薯,打土豪要歸公。當晚,率部隊上山到達大井,受王佐及其部隊的歡迎。”

這就是說,毛澤東上井岡山的准確日期是1927年10月24日晚。由此,中國革命走上了新道路。可以這麼講,沒有“永新”調研,毛澤東就不會上井岡山建立根據地﹔沒有井岡山根據地,就沒有1928年4月24日“朱毛”會師,沒有“朱毛”會師,就沒有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

“寧岡”調研與建立井岡山根據地。“寧岡”調研是毛澤東上井岡山之后,首次進行的深入調查。對於這次調研《毛澤東年譜》只是簡要記載:1927年11月“對寧岡縣作詳細調查,寫下寧岡調查。”從《年譜》對毛澤東寧岡調研后的活動記載和有關文獻來看,這次調研對於中國革命的成敗至關重要。上了井岡山之后,面對艱苦的自然環境和敵人的多次圍剿,人們必然要提出,紅色政權能否存在下去,紅旗到底能打多久等問題。1928年10月5日毛澤東寫出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系統闡明了紅色政權能夠存在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同年11月25日毛澤東又寫了《井岡山的斗爭》,進一步論述武裝割據等問題。1929年12月寫了《關於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批評了黨內八種錯誤觀念。1930年1月毛澤東寫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直接得出了中國革命必勝的結論。1930年5月毛澤東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明確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永新”調研,使毛澤東下決心上井岡山﹔“寧岡”調研,使毛澤東下決心建立井岡山根據地。這兩次調研對毛澤東選擇中國革命正確道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至於毛澤東說,江西兩個調研材料放在山裡的“一位朋友”手裡,這個朋友到底是誰,既沒有史料記載,毛澤東1931年以后也沒有再提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萬鵬、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