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令敵人聞風喪膽的紅色間諜錢壯飛

2013年11月21日09:47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長征的千裡眼

長征開始后,錢壯飛與周恩來、劉少奇等人編在一個小隊,隨軍委縱隊轉戰湘南、貴州等地。由於錢壯飛等人的艱苦努力,紅軍的電碼破譯活動達到了最高潮,對敵軍的電令大多數都能截獲,破譯成功率幾乎達到百分之百。

長征路上,錢壯飛是為數不多的偵破敵人情報的專家之一,他經常和曾希聖去一局向朱德、周恩來、劉伯承匯報敵情,一局也會派人到二局查詢這些情況。

四渡赤水期間,毛澤東依靠錢壯飛等人提供的准確情報信息的絕對優勢,對敵軍的一舉一動了如指掌,造成了對手在明處而紅軍在暗處的理想局面,從而充分發揮了紅軍靈活機動的特長,使得對手處處陷於被動。紅軍之所以敢在雲貴川湘幾個老軍閥的防區內穿插往返,就是因為錢壯飛等人破獲了他們的密碼,並制定了許多具體紀律,比如,規定不許兩個電台之間隨意通話,利用電台密語代替電台名,在電報密碼本上再加密碼表,密碼經常更換,重要的軍事機密一報一密,等等。

為防止部隊行動泄密,毛澤東還採納郭化若、曾希聖、錢壯飛等情報專家的意見,命令電台的電鍵交給警衛員攜帶。因此,紅軍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在曾希聖和錢壯飛的領導下,軍委二局成了紅軍中一個極機密、極重要的單位,在二渡赤水以后,毛澤東開始親自主管軍委二局。但與大多數人的想象不同,軍委二局的規模並不大,總共隻有幾十個人。

錢壯飛和業務員骨干偵聽能力迅速提高,就是這幾十個人,憑著繳獲的那幾台小功率電報收報機和對革命事業的執著,在長征中一路走,一路聽,一路搜集敵人的電報,一次次破譯成功,摸清了蔣介石的作戰部署,及時給軍委提供決策情報。可以說,敵人的一舉一動,都在二局的掌控之中。

錢壯飛終日與中央領導同志在一起,而且具體負責情報工作,知道形勢的嚴重性,但他始終保持開朗、樂觀的性格。一旦工作起來精神抖擻,不知疲倦﹔一有空隙,就熱心地給戰士們講故事,幫助他們學文化。

1934年冬的一天,錢壯飛在繳獲的敵人電報底稿中,發現了一份國民黨某師致另一師的密碼電報,其中有20多組密碼附有漢字譯文。他立即和譯電員研究破譯。紅軍總司令朱德、總政委周恩來也親自參與分析推敲。大家夜以繼日,終於把這份密碼電報全文破譯了出來。

原來,這是敵人的一份作戰命令,內容十分重要,軍情十分緊急。錢壯飛指示分別發往鄂豫皖和湘贛根據地,兩個根據地的領導人根據這份情報,部署部隊出擊迎敵,都奏響了凱歌。從此,紅軍和國民黨軍展開了一場沒有硝煙的密碼戰。

錢壯飛不僅能研究破譯敵人的密碼,還編制了我們黨自己使用的密碼。國民黨第十九路軍蔣光鼐、蔡廷鍇聯合李濟深,在福建建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時,我黨派張雲逸赴第十九路軍開展工作時所攜帶的密碼本,就是錢壯飛編制的。他還曾一連破譯敵人100個密碼,並為之取名“百美圖”。為此,軍委開了慶祝會,周恩來副主席親自到會祝賀,表揚了錢壯飛,給了他極大的鼓舞。

1934年12月11日深夜至12日凌晨,錢壯飛帶人破譯了敵“追剿”軍第一兵團總指揮劉建緒企圖截擊紅軍、在通道縣以北的遂寧地區構筑封鎖線的部署密電。

該密電說蔣介石“圍剿”紅軍的五路大軍,有兩路大軍已經運動到紅軍主力北面,其中第一路和第三路的8個師會合,已經先期到達北面的靖縣,形成第一道防線﹔第二路的4個師從武岡佔領巫水的洪江一帶,形成第二道防線。過了湘江的中央紅軍雖然到達通道,並未脫離危險,形勢極為嚴峻。

這份情報証明紅軍處於極其危險的狀態,必須當機立斷。博古一籌莫展地說,那我們怎麼辦?往哪兒走好呢?

毛澤東說這盤棋局已經下成頹勢,要想力挽狂瀾,圖謀翻盤,隻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他根據錢壯飛提供的情報,提議避實就虛,改向敵人最薄弱的貴州,進入黔北,再圖發展,但遭到博古、李德的強烈反對。

關鍵時刻,曾希聖、錢壯飛又送來敵情通報,並且附上錢壯飛畫的敵軍形勢圖,真是恰逢其時。在敵人張網以待我北上的事實面前,博古、李德這才被迫同意毛澤東的主張,通道會議很快通過毛澤東的意見,並決定了西進貴州的主張。

毛澤東后來說:進軍貴州,曾希聖、錢壯飛是出了大力的。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趙晶)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