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蔣介石的華陽之敗

馬鴻雁

2013年12月05日14:58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蔣介石的華陽之敗

B20131205003-b2.jpg 

圖:黃埔時期的陳賡

1925年10月27日,進軍途中的黃埔第二次東征軍在華陽鎮和陳炯明叛軍激戰,遭到了自討伐陳炯明戰斗以來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敗績。事后蔣介石曾說:“華陽一役,為成敗最大關鍵。”

隨著1925年10月惠州之戰的勝利結束,蔣介石率領東征軍總指揮部10月20日由惠州啟程,於下午抵達平山。21日,平山農會及工商學界開會歡迎國民革命軍。蔣介石十分感動,致謝辭說:“陳、楊殘民以逞,慘無人道。革命軍為人民除害,得力於人民相助。”

正當黃埔東征軍前進之際,盤踞海南的軍閥鄧本殷為策應陳炯明,竭盡全力向廣州進攻。蔣介石與李濟深商議后決定,由李濟深率部分兵力回援廣州,而蔣介石率領一個獨立旅及兩個補充團左右的兵力繼續前進。蔣介石見東征軍第一縱隊、第三縱隊進展順利,調第一縱隊第三師為自己所在的第二縱隊的前鋒。

奉命而來的第三師原屬於粵軍許濟旅,1925年8月26日,廣州國民政府將所屬部隊一律改編為國民革命軍,其中以黃埔軍校為骨干的黨軍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由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兼任軍長。9月20日,由原來的建國粵軍第二軍(軍長許崇智)第四師(師長許濟)整編成立第三師,編入第一軍,由譚曙卿任代理師長。

雖然新成立的第三師訓練時間不過一個月,但在東征的戰斗中確有上佳表現。如在惠州之戰時,第八團的敢死隊員奮勇進攻,付出了巨大傷亡。10月20日,國民政府發出命令說,第三師代理師長譚曙卿、副師長兼第八團團長陸瑞榮“身先士卒、摧堅破敵,誠不愧忠勇軍人之模范,交軍事委員會從優議獎,以昭激勵”。

布置妥當后,蔣介石遂跟隨譚曙卿的第三師推進。27日下午,東征軍指揮部到達羊高圩,此地距華陽約20余裡,忽然接到前方譚曙卿派通信兵送來一份急報,內稱第三師被敵軍包圍於距華陽10余裡的塘湖地區,形勢危急。

原來,譚曙卿事先沒有探明敵人虛實,也沒有作周密部署,更沒有開軍事會議,就貿然率3000多人向華陽前進,結果與叛軍林虎部的主力黃任寰、黃業興、王定華三部人馬遭遇。這股叛軍戰斗力較強,被廣東民眾稱為“三黃散”(由於在廣東話中“王”的發音也讀成“黃”)。“三黃散”發現第三師是孤軍深入后立即展開迂回攻擊。敵軍火力超過第三師數倍,兵力上也佔據優勢。戰斗一開始,譚曙卿命令第七團、第八團,搶佔蓮花山的一處高地。但蓮花山的高地早已被敵軍佔領,第八團遭到敵軍的猛烈還擊,官兵死傷甚眾。譚曙卿命令補充團投入戰斗,很快也陷入敵軍的包圍之中。在向西突圍時,補充團團長、共產黨員周保山及其代理團長車鳴驟(黃埔三期生,時任第三師第四團第八連黨代表)等8名連長、8名連黨代表和1000多名士兵先后陣亡。戰斗開始兩個小時后,叛軍向第三師合圍。

當第三師即將潰退之際,蔣介石立即派陳賡去向譚曙卿傳達命令,要求第三師無論如何都要堅守陣地。蔣介石也隨后立即馳往華陽督戰,想要激勵官兵阻擋叛軍的猛攻。

譚曙卿得令后,親率部隊據守一高地拼死抵抗。但敵人攻勢很猛,第三師第七團第五連黨代表周玉冠在率部堅守高地時腹部中彈犧牲,年僅25歲。

蔣介石見情況危急,急令陳賡向譚曙卿傳令:凡退卻者,不論官兵,一律軍法從事。但是在優勢敵人的強大沖擊下,第三師已守不住陣地,一些官兵開始向后潰退。在他們的帶動下,連蔣介石的東征軍總指揮部裡的人也開始逃跑。

看到林虎的部隊已經迫近,陳賡一面指揮部屬對追兵進行阻擊,一面背起蔣介石撤退。陳賡一口氣跑出好幾裡,到達一條河邊后,連忙找到了一條船,把蔣介石放在船艙裡,飛速劃到了河對岸,又背著蔣介石一直退到了羊高圩附近,才在一片凹地裡潛藏起來。叛軍雖然打了一個勝仗,但發現東征軍總指揮部所在其后,反而以為東征軍大隊人馬就在附近,加之東西南三面都有東征軍部隊,所以不敢窮追深入,攜著戰利品向安流方向退去。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姜萍萍、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