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南國紅豆”紅線女(組圖)

2013年12月09日09:31   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南國紅豆”紅線女

1965年7月16日,周恩來總理觀看《山鄉風雲》后,接見紅線女。資料圖片

2013年11月13日,李長春同志為紅線女頒發首屆世界廣府人十大杰出人物獎杯。高笑 攝

2006年9月6日,紅線女在“紅線女藝術中心”成立十周年慶祝活動上演唱。資料圖片

2007年10月8日,紅線女在京觀看粵劇《山鄉風雲》。資料圖片

紅線女,粵劇花旦,1924年12月27日出生,開平水口鎮泮村人。1938年師從舅母何芙蓮學戲,初起藝名小燕紅,后同班著名藝人靚少鳳對她講述了“紅線盜盒”的俠義故事,建議她改為紅線女,她高興地接受了這個藝名。紅線女是粵劇表演藝術家、粵劇紅派表演藝術創始人,從藝60多年來,演過近百個粵劇,拍過近百部電影,成功地塑造了古今中外各類婦女的藝術形象。她在藝術上勇於革新,在繼承粵劇傳統的基礎上,吸收、借鑒京劇、昆劇、話劇、歌劇、電影以及西洋歌唱技巧,加以融合創造,開創了獨樹一幟的“紅腔”。代表作《荔枝頌》、《珠江禮贊》、《昭君出塞》更被視為粵劇唱腔的經典。曾被周恩來總理譽為“南國紅豆”。2009年10月11日榮獲首屆“中國戲劇終身成就獎”。

抗日戰爭時期香港淪陷后,紅線女隨馬師曾的太平劇團(抗戰劇團、勝利劇團)在廣東、廣西各地演出。抗日戰爭勝利后回到香港,演出於港、澳、穗及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各地。1952年在香港組建真善美劇團,並與馬師曾、薛覺先等合演《蝴蝶夫人》、《清宮恨史》等劇。1955年她返回廣州,參加廣東粵劇團,先后在廣東粵劇團、廣東粵劇院、廣州粵劇團工作,曾任廣東粵劇院副院長、廣州粵劇團藝術總指導,並曾當選為廣東省戲劇家協會主席,是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三、四、七、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她所塑造的翠蓮、朱帘秀、王昭君、李香君、劉琴、沈潔等人物,感情充沛,形象豐滿,性格突出,深入人心,形成獨具特色的“紅派”表演藝術。她所創造的“紅腔”,千錘百煉,爐火純青,許多“紅腔”名曲,膾炙人口,廣為傳唱。

相關新聞:


粵劇藝術大師紅線女病逝

紅線女:從藝60余載 心系傳承創新

頻道精選:


6位外國人看毛澤東:令人極感興趣而高深莫測的人(組圖)

從毛澤東一生中七個“唯一一次”領略偉人不凡風採(組圖

革命烈士楊開慧:毛澤東追念不已的一生最愛

揭秘:江青如何進讒言“整”周恩來

組圖:記錄“彭大將軍”剛直一生的15張珍貴照片

組圖:徐向前元帥一生的三次婚姻 甜蜜而辛酸

徐向前臨終遺言:不搞遺體告別 不開追悼會 把骨灰撒進大山

組圖:葉劍英一生工作生活珍貴照片

珍貴組圖:開國上將楊勇誕辰100周年 智勇雙全 百戰百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黨員學習微平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