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新中國第一個女拖拉機手———梁軍

胡鐵華

2013年12月16日08:3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世紀風採》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2013年,初冬的哈爾濱銀裝素裹,分外妖嬈。中央大街上,游客們紛紛在《哈爾濱市勞模風採攝影展》的櫥窗前駐足觀賞。攝影展上的第一幅照片就是全國勞模、新中國的第一位女拖拉機手梁軍。這個名字對於大家來說可能有些陌生,但提起印有“女拖拉機手生產圖”的一元人民幣,讀者一定會有些印象,圖案中的女拖拉機手就是以梁軍為原型設計的。

梁軍1930年出生於黑龍江省明水縣的一個農民家庭。貧寒的家境練就了她敢闖敢干、不怕吃苦的性格。1947年,她的家鄉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許多封建制度被廢除,婦女第一次有了決定命運的自主權。在黨的宣傳教育下,梁軍開始接受革命思想,探求一條奔向光明的人生道路。

當時黑龍江省委在德都縣創辦了一所鄉村師范學校(萌芽學校)。這是一所新型的學校,半耕半讀的性質。為了適應戰爭環境,減少上級投入,學校要靠自力更生來發展自己。這就決定全校師生要在農閑時上課教學,農忙時開荒創收,其艱苦情形可想而知。17歲那年,梁軍說服家人來到了德都萌芽鄉村師范學校。不久,一部前蘇聯電影《巾幗英雄》改變了梁軍的一生。這部影片充滿了革命英雄主義,片中的情節始終牽動著梁軍的心。特別是主人公女拖拉機手安格林娜的形象,時時縈繞在她的腦海中。在和平時期,安格林娜開著拖拉機奔馳在廣闊的原野上,既瀟洒又漂亮。在衛國戰爭中,安格林娜的丈夫犧牲了,孩子也被德軍殺害了,她強忍悲痛,充分發揮其駕駛拖拉機的技術,駕起了坦克同敵人戰斗,保衛了祖國。看完電影,梁軍寫了一篇《向英雄安格林娜學習》的日記,她心中第一次有了當一名女拖拉機手的願望。

1947年,東北戰場形勢越來越好,我黨開始實施恢復經濟的戰略措施。為了在東北農墾戰線上實行機械化,我們從前蘇聯進口了一批拖拉機,准備開發北大荒。 1948年2月,黑龍江省委決定在北安開辦拖拉機手培訓班,德都萌芽鄉村師范學校經過努力爭取到了3個培訓名額。梁軍由於平時學習努力,勞動肯吃苦,每有重體力活總是搶在前面,深得同學擁戴。於是,大家一致推選她參加拖拉機手培訓班,並很快獲得校黨組織的批准。18歲的梁軍成了最幸運的女同學。

從德都到北安約50多公裡,梁軍和另外兩名男同學拉著行李,步行了十幾個小時才到達北安。拖拉機手培訓班約有70多名學員,隻有梁軍一名女性。訓練班裡不僅沒有單獨的女生宿舍,而且宿舍還是大通炕,她進屋后隻覺得周圍70多雙眼睛看著她。她滿不在乎地把行李往炕裡一扔,對著鏡子把長發一剪,就在男宿舍的旮旯住下了。男同學們感到很稀奇,議論紛紛。於是,教導員楊青海找梁軍談心,首先說明那些歧視婦女的議論都是不對的,讓她不要多想。然后向她說明機務工作的特點和婦女開拖拉機的難點,特別是艱苦繁重的田間作業在生理上對女同志非常不利。面對領導的“關心”,梁軍堅定地表示:“別看我是個女的,再苦再累也不在乎,我向黨保証,堅決完成學習任務”。培訓班領導見她意志很堅定,本人體質也不錯,就破例接收了這名女學員。梁軍白天和男同學一樣在機車上訓練,晚上就躲在屋角點著小油燈整理筆記。當時培訓班的師資教材與教學設備極其匱乏,教學僅有一台德國“蘭茨”輪式拖拉機,型號非常單一。當教師講述其他型號的拖拉機時,學員們隻能靠挂圖來理解,學習起來非常困難。在這樣艱苦的學習條件下,梁軍克服了重重困難,第一批獲得了駕駛實習資格。當她在校外馬路上做駕駛實習時,吸引了很多路人,大家紛紛議論:“時代變了,女人還能開火犁(當時多數人將拖拉機叫火犁)?”梁軍一下子就在當地出名了。

兩個多月的培訓結束了,省委撥給萌芽學校的3台拖拉機也到貨了。得知這個消息,梁軍和她的同學們興奮極了,因為她們終於可以開著拖拉機返回學校了。從北安到德都,拖拉機如果高檔行駛3小時就能到達,可是梁軍提議:“機器是新出廠的,還未曾磨合,絕不能開得太快,我們寧願人受點苦也別傷著機器。這回家的50公裡路,我們就借機來一次試運轉,讓機器好好摩合磨合吧”。一路上,她由低速檔起步,一檔檔地逐步升檔加速進行磨合行駛,直到傍晚才到德都。“萌芽鄉師有拖拉機”的消息不脛而走,十裡八村的百姓都趕來看。農民們第一次看到拖拉機,感到十分新鮮,再加上是個大姑娘開拖拉機,那就更稀奇了。“萌芽鄉師有個女拖拉機手”迅速成了當地頭號新聞。

拖拉機手雖然風光,但工作的艱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當時學校開荒規模很大,經過短暫籌劃准備,3台拖拉機便馳入了荒原。梁軍從此在廣闊的荒野裡,開始實現萌芽人拓荒的夢想。為了提高作業效率,3個人隻能一人一台車,梁軍要和男同志一樣晝夜連續作業,一天開車12個小時以上。為了搶節氣,爭進度,歇人不歇機,每個作業人員一日三餐吃在地頭。到后來她們干脆就住在自己搭建在荒野上的草窩棚裡,在地裡挖個坑放上鍋就是爐灶。沒有副食,就吃咸菜、野菜,飲用水就從荒地的水溝裡取。在田地裡作業,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整日兩手油”。地裡的蚊子又多又大,圍著拖拉機手狂叮猛咬,她們一面開車一面轟,依然不起作用,幾個小時過去,機手們滿身都是被蚊子叮的大包。由於休息少人非常疲憊,一睡下去就算是蚊子咬了也感覺不到。不到兩天,梁軍的臉就被蚊子叮腫了,腳上的膿包也感染了。與男同志相比,梁軍還要克服婦女的生理弱點,即使來月經肚子疼痛也必須堅持駕車作業。為了夜裡作業不打瞌睡,她還學會吸煙提神。幾十天下來,她開荒量大,深淺一致,贏得了男機車手們的佩服和敬重。后來,回憶起當年的墾荒戰斗,梁軍說:“那時我們以苦為樂,以苦為榮,也沒想過要什麼名和利。我們最大的光榮是用自己的勞動成果支援了祖國經濟建設和抗美援朝戰爭。”

梁軍的事跡深深感動了來校參觀的省委干校的李惠潔同志。她寫了一篇消息,登在了黑龍江的一家地方小報上。《東北日報》的記者顧雷聞訊趕來採訪,滿懷激情地寫了一篇題為《我們的女拖拉機手》的報道。隨著這篇通訊的發表,各大媒體紛紛宣傳梁軍的事跡。在梁軍事跡的感召下,很多女孩子立志要學開拖拉機,紛紛來到了北大荒。薩仁和索要爾來自內蒙古自治區,朝鮮族姑娘小李來自延邊,袁如芬(越劇名星袁雪芬之妹)和徐霞來自上海……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12個姑娘組成了新中國第一支女子拖拉機隊,梁軍擔任第一任隊長。女子拖拉機手們駕駛著“鐵牛”奔馳在北大荒的沃野上,成為當時全國人民建設新中國的榜樣和力量。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趙晶)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