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母親邵華》連載之七:紀念

2013年12月18日15:0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進入圖書連載

1989年秋天,母親和父親商量,打算在爺爺誕辰一百周年前夕,出版一套宣傳他老人家豐功偉績的書籍。由於當時出版的有關爺爺的圖書太多,質量參差不齊,非常需要有一套系統而又客觀地評價爺爺的叢書。因此,他們的這一設想得到了中央有關部門的肯定和支持。

因為這個宣傳計劃太龐大了,而僅僅依靠母親和父親兩人獨立完成任務不啻於天方夜譚。誰來擔綱主筆、誰能專心致志地埋頭苦干、以何種文學體裁作為載體、這些書籍或有聲讀物是否有市場需求,都是個未知數。

這是母親給自己找了個真正考驗智慧和本領的苦差事。這時外婆已快九十歲了,她戴著老花鏡像螞蟻啃骨頭一樣,還在夜以繼日地撰寫她的回憶錄《踏遍青山》。她固執地婉言謝絕了他人的幫助,堅持要親自一筆一畫寫完她大半生的艱辛歷程。因此,父親和母親怎麼能忍心再分散外婆的精力、打擾外婆的思路呢?看到女婿女兒為難的樣子,外婆胸有成竹地說:“出門問三老,鼻子底下就是大路,走出門去,肯定能討教來招數!”

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母親把她這個還不十分成熟的想法開門見山地講給康克清聽。已近八十歲的康克清高興地說:“孩子啊,你的想法很好啊,量是大了點,但不要怕,就像走長征一樣,開始沒有頭緒,中間有大渡河有雪山草地,但堅持下去,一定會成功的。好吧,我來當你的啦啦隊,我給你找老同志當顧問,老中青三結合,一定能趕在主席百年誕辰給他老人家獻上一份厚禮的!”

得到康克清的首肯,母親又馬不停蹄地找到王任重、耿飚、賽福鼎•艾則孜等一大批老同志。老同志們從精神上方法上給予了她巨大的支持和幫助。在他們的關懷和鼓勵下,母親分頭征求專家和出版社的意見,與海南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央黨校出版社、軍事科學出版社等出版機構達成協議,知名編輯鄧湘田、劉佔堯、李潤來、石玉山等同志加盟,由一些著名作家組成了一個精干高效的撰寫班子。

這期間,母親記不清究竟打過多少電話、修改討論過多少回編寫方案了,終於在1990年春定下了書名——《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叢書,敲定了《走出韶山》、《誰主沉浮》、《踏上井岡山》、《歲歲重陽》、《萬水千山隻等閑》、《故園行》等二十七冊書目,商討好了編寫事宜,之后便靜靜地分頭進入了艱苦的撰寫階段。

編輯班子進入運行狀態后,父親和母親更是不分白天黑夜地履行著主編的職責,不是到中央有關部門查找檔案,就是到各大圖書館查找資料﹔不是了解進度、審查稿件,就是拜訪老紅軍、老首長,還要深入研究機構、革命老區繼續搜集黨史最新研究成果。有時,根據一點線索,母親和父親便順藤摸瓜,親自到爺爺去過的地方,找當事人進行深入了解,認真搜集與爺爺有關的史料﹔有時為了考証一個細節、一個人名,不辭辛苦地從這個城市趕到另一個城市,反復進行核對、查証,不敢有半點兒馬虎。從外地回來,又趕忙召集叢書的編輯們對照計劃檢查編撰進度,並分頭把關,保証按時完成獻禮任務。此時,母親感到分身乏術、時間緊迫。

不久,開慧奶奶犧牲六十周年暨九十周年誕辰紀念日臨近了,母親又想,也該為媽媽精心准備一份禮物呀!此時的母親,真是急得火燒火燎……

1990年元旦剛過,北京依然是冰天雪地,這時湖南省委來電話,為隆重紀念楊開慧犧牲六十周年,擬於春天舉行楊開慧塑像落成典禮,征求我父親和母親的意見。父親和母親十分高興。

3月12日,又一個杜鵑紅了的春天,父親和母親帶著我懷著興奮的心情回到了長沙。就在我們准備趕赴板倉,為開慧奶奶掃墓並了解陵園建設情況時的時候,那天清晨,老天也真的像爺爺詩詞中“忽報人間曾伏虎,淚飛頓作傾盆雨”描述的那樣,在初春下起了瓢潑大雨。父親望著雨帘沉默不語,慢慢地踱著步子,半晌才說:“媽媽的英勇獻身感天動地啊,誰說老天不解人間事,陰差陽錯亂節氣呢!走吧,就是天下刀子也要去!”

來到板倉后我們了解到,當長沙方面公開征集修建楊開慧烈士陵園方案后,全國數以萬計的群眾自發地紛紛獻計獻策。到施工現場參加義務勞動和捐款的既有白發蒼蒼的老紅軍、老將軍、老黨員,也有天真爛漫的少先隊員和朝氣蓬勃的大中學生,更有邊防哨所的官兵和富裕起來的私營老板。不少地方的黨史工作者寄來了珍貴的文獻資料,有的遠在海外的僑胞也慷慨解囊。這與母親原來曾擔心出現的經費困難的局面截然不同,她的一顆心終於放了下來,隻等著陵園翻新落成那一天的到來。

父親和母親又在考慮:媽媽犧牲已經六十年了,當年由外婆和親戚們歷盡曲折保存下來的那些珍貴的老照片,如不進行搶救性整理,恐怕再也難以重現天日公之於世。於是他們又合計編輯一部《驕楊畫冊》,以真實的影像資料全面展示開慧奶奶光榮而短暫的人生。

11月6日,母親又帶領我們全家提前回到板倉,參加奶奶楊開慧九十周年誕辰、犧牲六十周年紀念暨楊開慧塑像落成典禮。

下午3時,開慧奶奶的塑像落成典禮正式開始。雄壯的國歌穿過雨層雲,清脆的鞭炮聲回蕩在花團錦簇的棉花山上。我們全家在湖南省黨政負責同志及各界人士的陪同下,上前輕輕拉開紅綢,奶奶那尊冰潔玉清的全身漢白玉塑像展露出來了。隨著數百隻和平鴿振翮翱翔,霎時風歇雨止,藍天洞開,長長的五色光柱照亮了披上盛裝的棉花坡……

父親和母親給奶奶獻上了一冊圖文並茂、油墨飄香的《驕楊畫冊》。

我給敬愛的奶奶獻上了《便是尋常百姓家》這篇稚嫩而充滿真情的文章,此時我已是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本科三年級學生了。

父親和母親還給奶奶當年讀書的楊公廟小學捐獻了一批電腦和學習用品。

入夜,母親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鋪開稿紙,於是一篇充滿真情的散文涌向筆端:

六十年過去了,六十年一個甲子,六十年老了一代人。但親愛的媽媽楊開慧,在億萬人民心目中,您好年輕啊!您依然是滿頭秀發,白衫黑裙,一雙明眸,秀麗而剛毅,您依然是那麼端庄而親切,勇武而高雅。

六十年前,罪惡的反動派一聲槍響,殘酷地中止了媽媽年輕而寶貴的生命。從此,爸爸過早地痛失了“驕楊”,孩子們過早地痛失了母親,黨過早地痛失了自己的戰士,人民過早地痛失了親愛的霞姑娘!

爸爸因“失”之痛,才寫下“開慧之死,百身莫贖”這樣沉重的句子,才留下“女子革命喪其元,焉得不驕”的贊語,才譜下《蝶戀花•答李淑一》這首千古絕唱。在中國,及至世界,誰都知道,“驕楊”就是您!六十年代初,我們請求爸爸把《蝶戀花》寫給我們的時候,爸爸提筆把“我失驕楊”寫成了“我失楊花”,我們以為是他老人家的筆誤,可爸爸緩緩地說:“稱‘楊花’也很貼切。”原來,爸爸並非無意寫成。當時,我們從爸爸凝望著窗外的眼神裡,似乎看到楊花似雪,紛紛揚揚於春天的綠海之上,彌漫於無限江山之間……親愛的媽媽,您好年輕啊!

那麼早,當魯迅先生用阿Q為時代寫真之際,親愛的媽媽,您,一個有名望的進步知識分子家庭出身的、教養良好的少女,勇敢地與一位最清醒、最睿智的農民的兒子,一個革命的先驅者同步,結成“人間知己”。在那魑魅橫行濃雲低垂的湘江、黃浦江、珠江、長江邊,永遠留下了您與爸爸作為戰友並肩前行的足跡。親愛的媽媽,想起您,就很自然地想到燈火,在清水塘,在都府堤,在望麓園……總是您為父親點燃那通宵不滅的燈火,從漸漸明亮的光暈中您輕輕退出,讓父親伏案疾書。您悄悄地沏茶,悄悄地一次次熱好飯菜,悄悄地縫補衣服,悄悄地燒紅炭火,悄悄地在窗外門內傾聽著深更半夜裡任何一點可疑的響動。在東方欲曉的時候,父親得以擱筆,您又悄悄把父親寫有“定稿”字樣的文章,逐字逐句地謄清……著名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其中就凝結了媽媽的心血!無論是在上海、長沙、韶山,或是廣州、武漢,多少個日日夜夜,窗前燈光明明滅滅,親愛的媽媽,您都在父親身邊盼望和迎接黎明,一直到您在板倉與父親分別。誰知這一別竟成了您和爸爸的永訣,再也沒能夠“重比翼,和雲翥”!那是“天陰起朔風,濃寒入肌骨”的日子,您在《偶感》一詩中,“念茲遠行人,平波突起伏”,牽挂的是“足疾是否痊,寒衣是否備?孤眠誰愛護,是否亦淒苦?”您突然發現曾經是稔熟的一切忽然生疏了,隔絕了!

父親的足疾本應由您侍候、治療,寒衣本應由您來置備、縫補,多麼可怕!您從此再也無法事必躬親了。留給您的隻有欲哭無聲的痛苦思戀和一日三秋的無盡憂心!從新近發現的您犧牲那年密藏在牆壁裡的手稿中,我們才真切地體味出您對爸爸的摯愛是怎樣地催人淚下!最后,在昏慘慘的大牢裡,敵人在您身上試過他們的皮鞭、壓杠、老虎凳、竹簽子的威力,我們在六十年后的今天想起來都不寒而栗,但您柔弱的女兒身都挺過來了。敵人又對您進行利誘:“隻要你聲明與毛澤東離婚,就可以獲得自由。”但這個“隻要”所及,卻是您節操和信念的全部!在生與死、靈與肉最驚心動魄的抗爭中,您又勝利了。“死不足惜,但願潤之革命早日成功!”這就是您的響亮回答!親愛的媽媽,您用鮮血寫出了一首遠勝於《上邪》的詩章,用最后的生命,高歌出了一首對爸爸忠貞不渝的愛情絕唱!敵人在媽媽面前,以徹底失敗告終。我們的爸爸卻失去了他親愛的夫人、有力的助手和忠誠的戰友。“我失驕楊”的悲哀和緬懷之情,也籠罩了他的一生。爸爸一生以事業為重,他酷愛寫詩,但由於工作繁忙,所寫的詩詞數量有限,且大都是有關革命斗爭重大事件或重大主題的,涉及個人生活事件的極少。但據我們所知,為您留下的詞章就不下三首之多。爸爸對您的愛,對您的懷念之情,是我們無法用語言表達的!

媽媽,你正值英年走了,孩子們卻失去了慈愛的母親,失去了溫暖的家庭。曾記得,媽媽追隨爸爸,奔走革命,孩子們幾歲裡便走遍了大半個中國,但也沒有哪一刻離開過媽媽懷抱的溫馨。即使媽媽白天黑夜協助爸爸抄寫文稿,孩子們也在媽媽用腳踏動的搖籃裡酣睡,睡夢也蕩漾在母愛的小河中……即使在大牢中死去活來的間隙裡,媽媽也承擔著母親的天職,在那黑暗中給岸英哥哥講光明的故事,用血肉模糊的手把著他的小手教他寫字……若不是失去了親愛的媽媽,三弟兄怎會在上海灘流浪?若不是失去了親愛的媽媽,岸龍怎會早夭,岸青怎會落個用終身痛苦也彌合不了的創傷?難怪爸爸曾對我們說:你們的媽媽是有小孩子在身邊英勇犧牲的,很難得啊!爸爸完全能想象到革命者和母親集於一身的您,在最后的日子裡的極度艱難和精神上的無比強大。您是那麼堅定地跨進了永生之門。親愛的媽媽,您好年輕啊!

就在媽媽獲得永生的時候,我們的人民,卻失去了自己的女兒。您是板倉的紅霞,在您的生前身后,鄉親們都稱您為“霞姑娘”,在深情地講述著您的嫻靜、高雅、端庄、善良。您從小熱愛勞動,洗衣做飯,挑水砍柴,樣樣都能做。農忙時節,還經常幫助鄉親鄰裡晒谷晒草。板倉的山山水水,都留下了您勤勞的足跡和身影。您生前的日子是那麼短暫,但您一直都在奉獻。您救助過多少孤寡老人,東家送糧、西家送衣。在黃鶴樓下,您領頭湊錢為一位老婆婆安葬早夭的兒子。在清水塘邊,您和外婆熬夜燈下,給兩個女青年的夾衣裡絮上了溫暖的棉花。毫無疑問,您給予爸爸的最多,因為您知道爸爸奮斗和存在的意義,不只是拯救一時一地的飢寒交迫,而將是澤被華夏!親愛的媽媽,您好年輕啊!

媽媽以鮮血和生命為黨贏得了光榮,我們的黨卻失去了自己的英雄戰士。早在五四運動剛過的長沙,媽媽您——一個毅然剪去長發的少女,蔑視著封建衛道士們“男不男,女不女”的嘲諷,昂首挺胸走進了帝國主義開辦的教會學校,拒絕禮拜上帝而率隊沖決校門,走上街頭向舊世界示威。在《向不平等的根源進攻》、《呈某世伯的一封信》中,您把自己的革命思考像火炬一樣擲向黑暗。早在爸爸從事建黨活動而經費奇缺的時候,您不顧家庭經濟困難,毅然動員外婆,把外公去世時親友送的一筆奠儀費,捐作了建黨活動經費。這年您成為社會主義青年團在湖南發展的第一批團員,次年,中國共產黨誕生以后,您就成了最早的黨員之一。隨后,您長期擔任黨的機要工作和交通聯絡工作,無論在多麼險惡的環境中,從未出過半點兒差錯。直到您在板倉堅持地下斗爭,在與上級組織失去聯系的情況下,您仍在楊柳坡、象牙山等地秘密召開會議,商討赤手空拳奪取敵人槍支的計劃,領導了長沙、平江、湘陰邊界的地下武裝斗爭。新中國成立后,爸爸在接見您的堂妹楊開英的時候,曾高度贊許說:“你霞姐那時是贊成武裝斗爭的。”在牢獄裡,親愛的媽媽,那時歷史賦予您的使命就是在酷刑中守口如瓶。每當您從昏迷中醒來,回答敵人的還是那麼一句話:“要打就打,要殺就殺,我什麼都不知道!”直到生命的最后時刻,您留下的遺言仍是:“我死后,希望家裡人不要作俗人之舉。”“犧牲我小,成功我大。”任何人都會面臨“我小”、“我大”的抉擇,而作為一名革命戰士,哪怕二十九歲就犧牲了所鐘愛的一切,也要使黨的事業分毫無損!親愛的媽媽,您好年輕啊!

今年初春,老家長沙縣的鄉親們首倡捐資修建您的漢白玉雕像,這一義舉像一陣春風吹遍了大江南北,其中多少事例,令我們感奮不已。從老紅軍到工人、農民,從書畫家到中小學生,大家懷著對您的深切崇敬與緬懷之情,集腋成裘,為您建造塑像和整修陵園。這一活動得到了各級黨政領導及中央的大力支持。當然,您的兒女和鄉親們都知道,您的豐碑早在六十年前已用您的壯舉,在千千萬萬人民心目中樹立起來了。我們也知道,無論我們怎麼精心雕塑都無法完全再現您的奕奕神採。我們還知道,也許這與您六十年前的初衷相悖。但我們實在想看見您啊!這是我們的一樁心願。一樁既神聖又親切的心願。媽媽,親愛的媽媽,塑像將永遠矗立在板倉這塊英雄的土地上,矗立在鄉親們中間,與鄉親們朝夕與共……

您仍然是滿頭秀發,白衫黑裙,一雙明眸秀麗而剛毅,您依然是那麼端庄而親切,勇武而高雅。青春與朝氣與您同在,青山與綠水與您共存……

親愛的媽媽,二十九歲的媽媽,您好年輕啊!

母親寫完了這篇《親愛的媽媽,您好年輕啊》,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但緊接著又覺得余音未盡,提筆又深情地寫了一篇《站在媽媽的塑像前》,記錄下了修建楊開慧烈士陵園的動人篇章。后來,父親和母親還捐資為奶奶家鄉一條柏油路的修建做了貢獻……

1992年,母親又擺開了第二個創作戰場,她與薛啟亮開始主編《我們的父輩叢書》。

這一年,軍事科學院也適當地調整了母親分管的具體工作,以便給她騰出更多的時間來配合中央和湖南有關部門全力完成好紀念活動的籌備工作。由此,母親進入了她人生最忙碌也是文學創作生涯最高產的階段。

1993年,韶山又迎來了一個生機勃勃的春天。國家出資維修並新建了爺爺當年考察湖南農民運動的舊址毛震公祠、韶山毛澤東銅像廣場、毛澤東圖書館、毛澤東詩詞碑林、毛澤東文物倉庫,這五大場所成為韶山烈士陵園的永久性建筑。

1993年9月,母親的新作《秋思——紀念父親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發表在《人民日報》文藝副刊,她在這篇詩一樣的散文中寫道:

一年一度秋風勁,今又金秋。

房前枝頭的柿子成熟了,由綠變黃變紅,果熟蒂落,晶瑩剔透,或觀賞,或享用,情趣如飴。而生長果實的樹干、樹枝卻枯黃葉落,一派蕭索。待來年春風一度,當又是生機勃勃了。

秋風在大地上久久徘徊……葉落使人惆悵,秋風帶去思念……

我們的父親毛澤東能夠給歷史留下的,無論是悲壯或是輝煌,無論是成功或是失誤,都是人類最異彩的瞬間。

父親逝世已十七個年頭了,每年的9月9日,當朝霞剛剛染紅人民英雄紀念碑的尖頂,我們便攜兒子新宇來到父親安息的地方,向父親的遺體深深地三鞠躬,寄托無限的哀思。

我們也時常翻開那容納人民心聲的留言簿。

一位歷史學家寫道: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代表了歷史的發展方向,是民族的一面光輝旗幟。

一位普通市民寫道:毛主席永遠是屬於人民的。

父親來自人民,父親屬於人民,父親和人民共命運……

1993年10月,由父親和母親主編的《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系列叢書三十二冊,終於由海南出版社等五家出版社聯合出版並在全國發行。

江澤民同志為叢書寫下題詞:

毛澤東同志永遠活在人民心中。

楊尚昆同志在序言中寫道:

為了編好這套叢書,並保証在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之際能夠同讀者見面,毛岸青、邵華同志用兩年多的時間,到全國十余省市,在毛澤東成長、戰斗、學習、工作過的地方,進行實地考察和訪問,收集了大量珍貴的材料,為叢書的編寫工作提供了良好條件。研究和描寫毛澤東是一個重大而嚴肅的課題。近幾年的實踐証明,記述毛澤東的生平業績,研究毛澤東思想,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以辯証唯物論和歷史唯物主義作指導,以真實的情感與嚴謹的態度,實事求是地去記述與研究。隻有這樣,才能客觀真實地反映毛澤東這位歷史巨人的本來面目。在這方面,《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叢書的編寫者作了很大的努力。我很高興地把它介紹給廣大讀者。

母親和父親在出版時寫下了《我們心中的話》:

父親誕生一百周年的日子到來了。驀然回首,時光竟已流逝了整整一個世紀,怎不令人感慨萬千!父親是一位偉人。他出生在我們民族那個充滿貧弱與戰亂、任人凌辱與踐踏的年代。正是在這個歷史年代,父親以天下為己任,傾其畢生,力挽狂瀾,和他的戰友們一道,搬掉了三座大山,締造了新中國,開創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在中國歷史上寫下了最為波瀾壯闊的偉大篇章。父親屬於中華民族,屬於全世界,也屬於我們。自從他離開我們之后,他那慈祥的面容總是浮現在我們眼前,他那熱切的話語總是縈繞在我們耳邊。常常,在睡夢中,我們被自己呼喊“爸爸”的聲音驚醒。每及此時,我們多麼希望把對父親的崇敬、熱愛和思念之情表達出來。現在,我們主編的《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叢書同廣大讀者見面了,終於實現了我們的夙願,也算是我們獻給父親百年誕辰的一份小小的禮物吧!

12月,母親與薛啟亮合著的《我們的父輩》叢書也出版發行。

與此同時,外婆創作的三十六萬字的《踏遍青山——毛澤東的親家張文秋回憶錄》由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一時引起搶購風。

12月,母親的兩篇散文《慈父•嚴師•最可親近的人》和《無盡的思念》在《人民日報》發表后,收到群眾寄往“北京”、“中南海”的郵件每天有幾大筐,其中有文學作品、書法繪畫、工藝制作、歷史資料,許多讀者索要母親的照片、題詞、簽字、回信。人們紛紛稱贊她說的是毛家人的話,唱的是老百姓心中的歌,不愧為革命烈士的好后代、毛澤東選中的好兒媳……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千百年來,人們都認為春天是讓人陶醉的,而冬天是蕭索,但在民心所向的1993年冬天,卻依然涌動著滾滾春汛!

12月2日,由著名雕塑大師劉開渠和程允賢設計的、江澤民同志親筆題名的、南京晨光機器廠制作的通高10.1米、重3.7噸的爺爺的銅像,從南京啟運,12月6日到達韶山,數十萬群眾自發地形成了長達幾十公裡的歡迎隊伍。人的海洋、鞭炮的海洋、歡呼的海洋、熱愛的海洋,一起簇擁著爺爺的銅像回到韶山。久雨的韶山天空湛藍,隆冬的韶山杜鵑花反季節傲霜開放!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12月20日,江澤民同志在曾慶紅等領導同志陪同下,專程來到韶山為爺爺的銅像揭幕。10時20分,在現場以及電視機前億萬軍民的殷殷注目下,江總書記走到銅像下面,親手緩緩拉動紅色幕布。當幕布降落到爺爺銅像手臂處時,天空剎那間頓現日月同輝的奇異景象,這一神奇的畫面,隨著中央電視台的攝像機鏡頭,迅速傳遍全世界。

江澤民總書記十分關心我們全家人的生活和工作學習情況,在多種場合親切勉勵我們繼承領袖遺志,保持領袖家風,在帶頭學習、實踐和宣傳毛澤東思想上再接再厲,把爺爺身體力行的艱苦奮斗、言行一致的光輝品質一代一代傳下去。江澤民同志在銅像揭幕儀式之后,接見了毛澤東親屬以及部分老同志代表,給予了親切的關懷。

“不大地方可家可國可天下,尋常人物能文能武能通神。”同日,總佔地面積約兩萬平方米,用一百塊漢白玉、大理石、花崗岩等鐫刻著爺爺一百首詩詞的‘毛澤東詩詞碑林’向世人開放。碑林出口處聳立著一塊巨大的詩碑,上面鐫刻了爺爺在1959年6月26日於韶山寫下的那篇《七律•到韶山》。巨碑長12.26米,高8.3米,厚0.99米,寓意爺爺的誕辰、壽世和忌日,規模為全國之最。

同日,全國唯一的毛澤東圖書館在韶山奠基。

12月26日,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中央軍委、全國政協隆重紀念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中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誕辰一百周年。江澤民同志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回顧了爺爺一生的豐功偉績,總結了以爺爺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做出的卓越貢獻,闡述了鄧小平同志繼承、豐富和發展毛澤東思想,創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重大意義。江澤民同志指出:毛澤東思想永遠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寶庫和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永遠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行動指南。毛澤東同志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是近代以來中國偉大的愛國者和民族英雄!

正是“彩雲長在有新天”。

從1840年到1949年的百年間,中國人民在屈辱中逆勢崛起﹔從1893年到1993年的百年間,中華民族在自強中更上層樓!

母親一直在研究和宣傳毛澤東思想,但更重要的是,母親更是通過自己的表現,把毛氏家風展現出來。研究毛澤東思想,母親未必是權威,但她要讓世人從她身上看到我們毛家的家風。

在宣傳方面,母親強調“真實”二字,她希望別人能了解到一個真實的毛澤東,一個真實的楊開慧,一個真實的毛岸英。她的《我們愛韶山的紅杜鵑》已經成為名篇被人傳頌。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趙晶)
相關專題
· 圖書連載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