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 >> 黨史頻道 >> 圖書連載 >> 母親邵華
 
圖書簡介  
  毛澤東唯一嫡孫毛新宇將軍的新著《母親邵華》,近日由中國工人出版社出版。這是一部毛新宇將軍回憶其母邵華的深情大書。作者分別從母親邵華早年的坎坷經歷、母子之間及親人之間的相處、母親的處世風格、母親對攝影的熱愛四大部分講述了共和國女將軍邵華的一生經歷。
  本書首次獨家披露了毛氏家族后人的生存現狀,也是第一部關於毛澤東的好兒媳邵華的人生紀事。邵華出生在延安,少年多坎坷,后嫁入毛家,成為毛家的頂梁立戶的好兒媳。她需要照顧年邁的革命母親,陪伴生病的丈夫,教育年幼的兒子,同時還力求在事業上有所成就,邵華的一生,堪稱共和國堅韌女性的縮影。毛主席曾以父親的名義題詞:少華是個好孩子。巾幗不讓須眉,多少年艱辛路,她昂首走過。第一紅色家庭的種種顛簸過往,辛酸苦辣,平淡幸福,在書中徐徐展開。>>目錄
 
作者簡介
   毛新宇,1970年出生,毛澤東唯一嫡孫,毛岸青與邵華之子,祖籍湖南韶山。199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軍事科學院軍事戰略研究部副部長(副軍職),少將軍銜、教授(研究員),戰略學博士后流動站博士后。十八大代表,第十一、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青聯常委。長期從事毛澤東生平與思想、中共黨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史、中國通史的教學與研究。出版有《爺爺毛澤東》、《爺爺率紅軍走過》、《我的伯父毛岸英》等著作十余部。學術論文《毛澤東戰略進攻思想研究》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章節精選  
低調做人:旁人竟不知“她是毛主席的兒媳婦”
     母親是在“文革”期間參加工作的。那個時候,因為種種原因,母親的心情十分沉郁,再加上我父親身體不好,我又年幼,還有我外婆也需要母親的照顧,有時候我姨媽和姨媽的孩子也經常會到我們家裡來,所以我們這個家就全靠母親一個人支撐,裡裡外外,種種事情,母親都顧到、想到。母親每個月工資有限,她月月精打細算,以維持這個家的正常運轉。但即便這樣,母親從來沒有因為家庭的原因而在工作上有所鬆懈,而是更加認真細致,面面俱到。【詳細】
沉穩與分寸:挑剔的外國記者稱贊她“夫人很得體”
     母親向來沉穩,且有忍耐力,為人處世,遵從“得體”二字。在1993年、1994年前后,母親身體還非常好的時候,她每天的睡眠也就三到四個小時。白天,有各式各樣的人物來訪問,晚上,一撥又一撥的人等著要見母親。那時候,我家裡有兩部固定電話,兩個手機,基本上是不停地接。作為我爺爺的兒媳,我母親需要面對全國和國外的許多人。一個人在有事情處理不完的時候,一定會有一種急躁的情緒,但這種情緒,我從未在母親的身上看到過,她有著非常強大的耐力。【詳細】
不辜負人民的信任:有分量的提案有六十余件
     1991年3月,五十三歲的母親被增補為全國政協第七屆委員會委員,走上了參政議政為國諫言之路。面對黨和人民給予的崇高榮譽和信任,母親身上自然又多了一副重擔,多了一份責任。為了切實履行好委員職責,母親每年除了參加政協組織的活動外,還經常利用出差開會、探親休假等機會,深入部隊、農村、學校,特別是不辭辛苦深入老少邊窮地區了解群眾疾苦,傾聽人民心聲,積極宣傳政協的作用、地位和性質,廣泛開展社會調研,主動與黨內外各界人士交朋友。其中,許多提案被中央和有關決策部門採納。 【詳細】
關注女性與孩子:“怎樣給孩子建立一個醫療體制,怎樣給成年女性更多的關愛”
     2006年12月26日,在爺爺誕辰一百一十三周年之際,上海市委代表上海市民向韶山捐贈了六所希望小學,分別以開慧、澤民、澤覃、澤建、楚雄和岸英六位毛家烈士的名字命名。在受贈學校的選擇、建設標准等問題上,上海方面多次征求母親的意見並邀請她屆時參加捐贈儀式,可惜那時母親還在住院,右手腫得像個小饅頭,所以未能如願參加,她隻好按上海方面的請求為六所學校題寫了校名。由於握筆的手幾乎不聽使喚,她每寫一個字都是那麼艱難,一個勁兒地埋怨自己寫不好字,讓故鄉的孩子們見笑了。 【詳細】
研究親人毛澤東:從主席兒媳的角度讓更多人認識有血有肉的毛澤東
     四十多歲的母親走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對未來,她對自己的前途感到惶恐萬狀,這時有人也好心勸她:你媽媽退休了,岸青身體也不好,孩子正上學,你還是安心當個家庭主婦吧。再說,你吃不愁穿不愁,僅一個毛澤東兒媳的頭銜和光環,走遍天下無難事,你就知足吧! 父親在書房看書,母親盯著韓愈的《送孟東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聲,風蕩之鳴。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人之於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她邊看邊開始沉思默想。 【詳細】
重走長征路:母親率我奔赴江西瑞金
     人人都有夢,人人都盼望夢想成真,1993年,母親也終於圓了一個夢:“為父親毛澤東百年誕辰獻上了一份厚禮!”但她還有許多夢的期待。面對方興未艾的“毛澤東熱”,母親心中還有許多沒有破解的謎。她問自己,到底是什麼歷史動力和現實需要催發了這種勢不可當的社會思潮:一個人故去了以后還被一個民族所尊崇?像《發現毛澤東》、《尋找毛澤東》、《走下神壇的毛澤東》以及美國人寫的《毛澤東傳》等暢銷書的問世,到底是什麼在驅動呢? 【詳細】
紀念:要讓世人從她身上看到毛家的家風
     這是母親給自己找了個真正考驗智慧和本領的苦差事。這時外婆已快九十歲了,她戴著老花鏡像螞蟻啃骨頭一樣,還在夜以繼日地撰寫她的回憶錄《踏遍青山》。她固執地婉言謝絕了他人的幫助,堅持要親自一筆一畫寫完她大半生的艱辛歷程。因此,父親和母親怎麼能忍心再分散外婆的精力、打擾外婆的思路呢?看到女婿女兒為難的樣子,外婆胸有成竹地說:“出門問三老,鼻子底下就是大路,走出門去,肯定能討教來招數!” 【詳細】
·《母親邵華》連載之一 :低調做人
·《母親邵華》連載之二:沉穩與分寸
·《母親邵華》連載之三:不辜負人民的信任
·《母親邵華》連載之四:關注女性與孩子
·《母親邵華》連載之五:研究親人毛澤東
·《母親邵華》連載之六:重走長征路
·《母親邵華》連載之七:紀念
我要評論  
 
 群書博覽
 
 
 
 
 
 

人 民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08 by www.people.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