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毛岸英犧牲后,毛澤東曾因悲痛離京休養

2013年12月31日14:0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毛澤東與毛岸英

編者按:今日,人民網黨史頻道連載了由袁小榮編著,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離京巡視紀實 1949-1976》。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毛澤東的行蹤與活動,始終都是黨和國家的核心機密。從1949到1976年27年間,他58次2943天離開中南海,近三分之一時間在全國各地巡視、開會、調查硏究,探索開辟社會主義建設的嶄新道路。本書作者歷時30余年潛心硏究,依據大量原始資料,包括毛澤東專機、專列史料,在各地的講話、談話和親身經歷者的回憶,揭示了毛澤東離京巡視的行蹤、活動和思想變化過程。【詳細】以下為本書節選: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中國人民為了保家衛國,組成志願軍於1950年10月入朝參戰。身為中央主席的毛澤東,毅然把自己親愛的兒子毛岸英送到了朝鮮。40多天以后,11月25日正在堅持工作的毛岸英在志願軍總部遭美機燃燒彈轟炸,與戰友高瑞欣一起光榮犧牲。當夜,彭德懷將毛岸英犧牲的消息電告毛澤東。電報到了周恩來手中,周總理深知這對毛澤東的打擊會很大,他不願在指揮戰役的緊張時刻去分他的心,便把電報暫時擱下,直到1951年元旦過后,1月2日美軍在第三次戰役中全線撤退。這一天,周恩來把電報報送毛澤東,並附信說:“毛岸英的犧牲是光榮的,當時因你們(毛澤東、江青)都在感冒中,未將此電送閱。”電報由葉子龍送交正在新六所的毛澤東。信和電報都不長,毛澤東卻看了很久很久。毛澤東強壓著悲痛說:“戰爭嘛,總要有傷亡。”①

據《楊尚昆日記》記載:“岸英死訊,今天已不能不告訴李德勝了!在他見了程頌雲等之后,即將此息告他。長嘆了一聲之后,他說:犧牲的成千上萬,無法隻顧及此一人。事已過去,不必說了。精神偉大,而實際的打擊則不小!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有下鄉休息之意。”

1月25日,“聯合國軍”趁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尚未充分休整之機,由西向東全線發起大規模進攻。中朝軍隊開始進行第四次戰役。看到戰場上的嚴峻形勢和困難,彭德懷十分焦急,於2月21日飛到北京,向毛澤東當面匯報並請示戰略方針。彭德懷一到北京,就急忙趕到中南海,又趕往新六所。

2月25日,根據毛澤東的批示,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和彭德懷共同召集軍委各總部負責人開會,討論各大軍區部隊輪番入朝參戰和如何保障志願軍物資供應問題。彭德懷認為國內支持朝鮮前線很不得力,造成志願軍大量不必要的傷亡,因而在會上大發脾氣,使會議不歡而散。

26日至28日,周恩來兩次陪彭德懷去新六所毛澤東處。討論國內部隊輪流出國參戰,空軍出動計劃,炮兵、坦克兵出動時間,以及致電斯大林要求蘇聯空軍掩護志願軍后方交通線等事宜。③

這件事情處理完后,中央考慮到日理萬機的毛澤東承受著巨大精神痛苦,和編選《毛澤東選集》的工作,決定讓他到北京“附近地點正式休息一時期”。

26日,毛澤東曾決定27日下午5時動身去石家庄。下午又改為28日出發。后又因故推遲。

28日,周恩來再次陪彭德懷去新六所毛澤東處。討論國內部隊輪流出國參戰,空軍出動計劃,炮兵、坦克兵出動時間,以及致電斯大林要求蘇聯空軍掩護志願軍后方交通線等事宜。⑤

3月1日,毛澤東簽署了關於朝鮮戰局和我軍採取輪番作戰方針給斯大林的電報。當日,彭德懷飛沈陽,與高崗討論后方支持問題。3日,周恩來致電在沈陽的彭德懷、高崗,通報彭在北京商談后,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

2日夜,毛澤東離開新六所出發,冒雪從清華園車站乘車,去石家庄。到保定車站時大雪仍然在下,考慮到三更半夜下雪天到石家庄主人不便,毛澤東決定在保定過夜,專列停在保定南郊與飛機場之間的桃上村附近的岔道過夜。

3日,毛澤東到石家庄。住在當時石家庄市郊的石家庄保育院。

陪同毛澤東到石家庄的有,中辦主任楊尚昆、公安部長羅瑞卿。隨他在石家庄居住的有秘書葉子龍。

在石家庄休息的毛澤東,作息時間和過去一樣,一般早上8點左右睡下,下午三四點鐘起床,然后工作。除了伏案工作,唯一的休息就是在院中散步。有時興致上來,還對著空曠的院子唱兩聲京劇、或湖南花鼓戲,以調節一下神經,間或散散步。偶爾和工作人員打打扑克,然后又伏案工作,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早晨。所以,名曰休息,實際上他並沒有從繁忙的工作中擺脫出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謝磊)
相關專題
· 毛澤東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