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全
《為毛澤覃守靈的紅軍妹》 卜谷著 解放軍出版社出版
最早注意到卜谷其人其作是在2006年9期《北京文學》上讀到他的中篇報告文學《“走歌”的紅妹子》,那是一部描寫一位用70年光陰“守望愛情”的紅軍妹的新作。丈夫李才蓮參加紅軍走了,留下了妻子池煜華,她便一日復一日期待著並堅信丈夫終將歸來。以后,我又陸續讀到卜谷的一部部紀實作品:《紅軍留下的女人們》、《紅軍妹子》、《少共國際師》等,使我漸漸清晰了當前文壇上致力於開掘贛南蘇區革命歷史題材的作家中,成就最大的大概就要數曾在贛南求學工作、如今已身在海南的張品成和始終扎根在贛南大地上的作家卜谷。
卜谷在創作上的選擇十分明智。他是贛南蘇區歷史的守望者、保存者、搶救者和開掘者。他深深明白自己身上的重任,懷著深刻的“紅色情結”,幾十年來不遺余力地奔走在贛南的每一寸土地上,去撿拾那些歷史遺留下來的遺物、軼事,去拜訪那些至今健在的歷史當事人或者見証人,記錄歷史,梳理書寫,把它們一一轉化成生動可感的文學形象和文學作品。因此可以說,他的創作對象和題材基本上是“紅軍所留下的”——紅軍長征走了,但紅色蘇區還在,老紅軍、紅軍遺屬和紅軍精神、紅色革命傳統還在,他所要做的全部事情就是努力去開掘這一座座的文學富礦,尤其注重從普通人的視角切入、從常人關注不足或關注不到的內容及人物入手,開辟出獨屬於自己的一片廣闊的創作天地。於是乎,“少共國際師”、“紅妹子”、“擴紅”、“肅反”、“紅軍留下的女人”、“最老的紅軍”、“毛澤覃死亡事件調查”等等,相當獨特甚至是獨家的題材一一跳入了卜谷的創作視域。他的作品因此打上了鮮明的個人烙印及創作取向,即從本土紅色資源中開拓,講述不一樣的革命故事。
《為毛澤覃守靈的紅軍妹》這部新作,延續了卜谷的創作理路。主人公是一位至今健在、已經102歲的女紅軍。這樣一位世紀老人,本身就是一段傳奇、一個奇跡。這位原名張愛蘭、后被毛澤東的弟弟毛澤覃改名為張桂清的紅軍妹,曾經擔任過紅軍首長項英的家庭保姆,與毛澤覃及其夫人賀怡、項英夫人張亮等都有過近距離的密切交往。她的一生幾乎經歷了中國現當代歷史的全過程,在紅軍時期、解放后、“文革”中、改革開放時期,都有不凡的經歷或遭遇。在白軍的三顆子彈下死裡逃生,身懷六七個月的身孕被敵人綁在樹上生生勒出嬰兒卻依舊母子平安大難不死,她一生五次嫁人五次守寡,多次被懷疑是出賣毛澤覃的叛徒最終得到了平反和優撫待遇。這樣一位渾身都是傳奇的女性無疑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文學人物。再加上,她孤身獨自為毛澤覃守靈77年,最終挖開墳塚卻是一座空墓,更使她的經歷蒙上了一層感人的色彩。張桂清是蘇區紅色革命的見証者,是歷史的活化石,她以百歲之年尚能接受作者採訪,回憶並講述崢嶸往事,這是極其難得和珍貴的,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卜谷為我們書寫了一名最老紅軍的人生傳奇,這樣的故事既具搶救歷史的價值,也有發人深省、震撼人心的人性的力量和文學的魅力。
《為毛澤覃守靈的紅軍妹》注重貼近人物自身身份及特點來寫。如作品中寫到張愛蘭沒文化,對文化充滿了渴望,刻苦地學習認字、寫字,在描寫保姆生涯時著重講述了女人間的瑣事和感情,如張亮讓她洗內衣,由此引出了賀怡替她打抱不平,最終張亮當著項英的面主動認錯並改正錯誤。因為對項英兒子小狗共同的關愛,兩人后來感情相當融洽。而賀怡與毛澤覃一直以來對張愛蘭的關愛呵護和幫助,讓她始終心存感念,毛澤覃為其改名以及“時時可死,步步求生”的忠告影響了張桂清終生,這些都為她在毛澤覃死后冒死為其洗尸,后來又為其守靈埋下了伏筆,也使后面故事的進展更加真實可信。
這部作品還特別重視地域文化特色。因為故事的發生地屬於客家聚居區,人物多為客家人,因此作者特別注意更多地運用或描寫客家習俗、信仰等方面的內容,從而增添了作品的文化意蘊及內涵。譬如,張桂清出嫁時哭嫁等儀式和內容,作品中穿插引用的一些客家山歌和情歌,客家人對於“神仙”、風水的信仰或講究。尤其是描述白軍對懷孕七個月張桂清的摧殘的情節:白軍在打出的三顆子彈都是臭彈后,開始相信張桂清是“神仙”,於是試圖用“半仙”——村裡的神樹來與之一競高下,鎮一鎮女人身上所謂的“凶煞氣”,將孕婦捆綁在樹上,勒出嬰兒。這樣血腥慘烈的場面,慘無人道、滅絕人性的舉動,在被揉進了客家特殊的文化內容之后,顯得既恐怖又真實,非常震撼人。——如果這些情節或細節不是當事人親歷親述,讀者很容易將其視為虛構的內容。
《為毛澤覃守靈的紅軍妹》故事主線之一是“毛澤覃死亡事件調查”。在這個從中央到地方鄉鎮歷時幾十年的調查過程中,張桂清的命運隨之起伏,並長期被當作“叛徒”或疑似叛徒。故事的推進亦圍繞此展開。因此,這部作品其實是一部悲劇。張桂清的人生是一部悲劇。她用一生去守候自己敬愛的紅軍首領、“姐夫”毛澤覃的靈塚,最終卻被証實那只是一堆紅土、一座空墳。她參加過紅軍,打過游擊,因革命工作多次出生入死,但在解放后因種種原因,她卻多次淪入“叛徒”的地位,並曾一度被陪斬,差點死在調查組的槍口之下。張桂清的命運多舛,100多年的歲月流水般從這位老人的指縫間溜走,然而,她卻依舊堅強地活著。她的存在,讓我們相信正義,相信世間確有一種超越時空的力量的存在,那就是信念,執著信念,守望信念。作家卜谷用自己的筆為我們刻畫了一個平凡如塵芥卻精神高尚的人物。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