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關於人民解放軍的騎兵部隊

賈曉明

2014年01月02日14:45   來源:人民政協報

原標題:關於人民解放軍的騎兵部隊

  我解放軍騎兵部隊在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社會主義建設各個歷史時期,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關於我軍騎兵的早期記載,出現在1932年。當年1月初,根據中共陝西省委的指示,西北反帝同盟軍在甘肅正寧縣柴橋子宣布成立,謝子長任總指揮,劉志丹任副總指揮,楊重遠任參謀長。全軍共700余人,編為一、二兩個支隊和警衛、騎兵兩個直屬隊,強龍光任騎兵隊隊長。2月12日,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游擊隊在正寧縣三嘉原正式成立,謝子長任總指揮,李杰夫任政委,楊重遠任參謀長。全軍共600余人,200余支槍,編為4個大隊:一大隊隊長閻紅彥,政委張赫﹔二大隊隊長吳岱峰,政委高崗﹔警衛大隊隊長白錫林,副隊長胡廷俊﹔強龍光則繼續任騎兵大隊隊長。陝甘游擊隊騎兵大隊是西北紅軍最早的騎兵部隊,雖然隻有三四十人馬,但機動性好,戰斗力很強。

  1935年10月7日,紅軍長征途中的青石嘴戰斗中,斃俘敵200余人,繳獲戰馬140余匹。第二天,軍團參謀長左權來到偵察連,傳達了毛主席的命令,把偵察連正式編為騎兵偵察連。於是,梁興初成為紅一方面軍第一位騎兵偵察連連長。起初大家對如何騎馬、喂馬、馴馬一竅不通,更談不上驅馬快跑。第一天訓練就有一人摔成重傷、六人輕傷。但經過休整訓練,騎兵偵察連很快掌握了騎兵技術,並接受了毛澤東等同志的檢閱。吳起鎮戰斗勝利結束后,軍團首長又將繳獲的馬鴻賓部戰馬和固原戰斗中東北軍的騎兵俘虜補充到騎兵偵察連,后來騎兵偵察連發展為威震敵膽的八路軍騎兵偵察團。

  抗戰期間,我騎兵部隊曾參加過開創陝甘寧革命根據地、大青山、平北、晉冀魯豫等抗日根據地的眾多戰斗。其中,新四軍第四師師長彭雪楓組建的騎兵團,稱之為“紅色哥薩克”。騎兵團戰術、技術由從新疆調來的團長周純麟負責教授,師從蘇聯紅軍騎兵。但自幼習武、精通刀術的彭雪楓沒有採用蘇軍高加索式馬刀,而是博採眾長親自設計了一種馬刀,刀身修長,刀背輕薄,用精鋼打造,刀刃十分鋒利,戰士們愛不釋手,稱之為“雪楓刀”。

  解放戰爭時期,是解放軍騎兵部隊發展的鼎盛時期,遼沈、淮海、平津等著名戰役及甘、青、川邊剿匪平叛都有我騎兵的身影。解放戰爭中誕生的內蒙古騎兵,在內蒙古自治政府和內蒙古軍區的領導下,迅速成為一支以蒙古族為主,包括達斡爾、鄂溫克、鄂倫春、回、滿、漢各族士兵組成的人民軍隊。1948年1月1日,這支部隊列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序列,稱為內蒙古人民解放軍,先后參加了解放軍同國民黨軍爭奪東北的一系列戰役、戰斗。這支威武之師在解放戰爭中,參加大小戰斗656次,取得殲敵2.2萬多人,繳獲戰馬2.2萬多匹、各種武器1.1萬多件,敵我傷亡為34︰1的戰績,為內蒙古自治區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建立了赫赫戰功。內蒙古騎兵第一師參加了遼沈戰役中著名的黑山、大虎山阻擊戰。

  1955年,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共有1614名(包括以后補授、晉升的在內)開國將領被授予元帥和將軍軍銜,其中,由步兵產生的將軍數量位居第一位,其次就是騎兵出身的將軍了。這是因為,戰爭時期解放軍騎兵部隊是除步兵之外的最大兵種,最多時曾達到19個師。所以解放軍首次實行軍銜制時,騎兵出身的將軍共有55人,其中上將2人(許世友、張愛萍)、中將8人(梁興初、田維揚、楊秀山、張達志、姚喆、邱創成、匡裕民、溫玉成)、少將45人。

  隨著解放軍摩托化、機械化的發展,在上世紀80年代的百萬大裁軍中,解放軍淘汰了“騾馬化”,騎兵作為一個兵種被取消。目前,全軍僅象征性地保留了兩個騎兵營和幾個騎兵連,但騎兵將軍和騎兵士兵為共和國所創造的輝煌將永遠銘記在人民的心中。

推薦閱讀:

毛澤東暮年三哭

毛岸英犧牲后,毛澤東曾因悲痛離京休養

毛澤東:不要靠老資格 而要靠解決問題吃飯

倪德剛:毛澤東說共產黨裡有“兩個主義”鬧別扭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斌、趙晶)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