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曉平
西點軍校校長丹尼爾·克裡斯曼將軍一見面就緊緊握著張萬年的手說:“將軍,我們知道你,你愛兵如子。”
在訪問過程中,美方在參觀項目上可謂是精心安排、用心良苦。不僅安排張萬年一行參觀了美軍現役最新型的“數字化士兵”全套裝備、“發射后不管”反坦克導彈和各式各樣的坦克、炮等陸軍裝備,還參觀了美空軍空戰中心、空軍空地作戰學校、“紅旗”作戰訓練中隊、“空中武士”作戰訓練中隊和F-15E、F-16C等戰機,以及美海軍最新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空母艦“斯坦尼斯號”。在“斯坦尼斯號”的舷梯前,張萬年與一名正在值勤的黑人女兵進行了簡短交談。他還對一個美海軍合同兵家庭進行了訪問,加深了對美軍士官制度的了解。
在西點軍校,張萬年受到了全校師生的熱烈歡迎,並在操場上舉行了檢閱儀式。校長丹尼爾·克裡斯曼將軍一見面就緊緊握著張萬年的手說:“將軍,我們知道你,你愛兵如子。西點軍校以嚴格著稱,同時也強調愛兵。”張萬年微笑著說:“你過獎了。帶兵打仗不愛兵不行。不愛兵,就帶不好兵,這樣的軍隊也不可能有戰斗力。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國人還有望子成龍一說,我們的目標就是著眼塑造跨世紀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這些人才不可能在溫室裡培養出來,隻能在近似實戰的環境中摔打鍛煉。”西點軍校還特意安排張萬年與學員們進行互動交流。當得知他參加過“二戰”、解放戰爭、越南戰爭和邊境還擊作戰后,西點軍校的學員們都對他肅然起敬。克裡斯曼請張萬年講講優秀軍人需要具備什麼樣的品質,他真誠地說:“我是中國軍人,你們是美國軍人,雖然我們的使命不同,但作為軍人,我認為一個優秀的軍人必須具備兩種品質。一種是對祖國的忠誠。一個軍人,必須忠誠於自己的祖國和人民,為了祖國和人民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另一種品質就是勇敢。隻有勇敢的戰士,才能夠稱得上是優秀的戰士。”張萬年的演講贏得了雷鳴般的掌聲。
本寧堡陸軍基地陸軍司令沙利將軍一見到張萬年就一把將他抱住,激動地大聲說:“哎呀,我今天可把你抓到了!”
在參觀佐治亞州美軍本寧堡陸軍基地時,陸軍司令沙利將軍一見到張萬年就一把將他抱住,激動地大聲說:“哎呀,我今天可把你抓到了!當年在越南戰場上,我是個偵察兵,在那裡我始終沒有抓到你,今天我終於把你抓著了!”
沙利的舉動令所有在場的人都感到吃驚,但很快就被沙利的幽默逗樂了。原來,這位沙利將軍參加過越南戰爭,1968年張萬年在越南南方考察溪山戰役時,他正在9號公路地區作戰。而張萬年對當年那段九死一生的戰爭經歷更是刻骨銘心。“不打不成交”,30年前越戰戰場的對手,今天卻成了朋友。這天,沙利還請張萬年登上布蘭德利戰車,進行實彈射擊。張萬年登上戰車,麻利地操作瞄准器,果斷地按下擊發按鈕,隻聽“轟隆”一聲,命中目標。接著,張萬年又打了一發,再次命中。兩發兩中,贏得了美軍官兵陣陣喝彩。
告別的時候,沙利緊緊握著張萬年的手,感動地說:“中國陸軍是了不起的陸軍,美國陸軍也是了不起的陸軍,希望我們兩國軍人永遠不要在戰場上兵戎相見。”說著說著,沙利禁不住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張萬年對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普理赫上將說:“自古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9月21日,張萬年在夏威夷受到了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普理赫上將的熱情接待。當晚,普理赫在其官邸設宴招待張萬年一行。回顧9天來在美國的所見所聞,張萬年感到美方的安排,既有開放友好的一面,也有炫耀實力之意。在晚宴快結束時,他十分平靜又認真地問普理赫:“將軍,你說世界上威力最大、最不可戰勝的力量是什麼?”普理赫有些疑惑地回答:“你是不是說核武器?應當是原子彈、氫彈……難道說世界上還有比核武器威力更大、更不可戰勝的力量?”張萬年微笑著搖搖頭,拍拍自己的胸口,說:“不是。是人心!自古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這是歷史規律,不可違背。美軍在朝鮮戰場上失敗了,在越南戰爭中又失敗了,為什麼?問題就出在這裡。如果看不到這一點,今后你們還得輸!”普理赫和美方陪同人員聽了后不得不點頭表示認同。張萬年以其堅毅的品質和高超的外交智慧,展示了中國軍人不信邪、不怕壓、不甘示弱的氣節和精神,不僅贏得了人格的尊重,更顯示了國家的尊嚴。
張萬年訪美期間,美國各大媒體給予高度關注,紛紛作了跟蹤報道和評論。輿論認為:張萬年是中國軍方近年來對美國進行訪問的最高級別的將領,是在兩國首腦成功實現互訪之后,兩軍關系呈現良好發展勢頭的情況下進行的,是繼克林頓6月份訪華以來最重要的一次雙邊訪問,將有助於中美兩國總體關系的進一步改善和發展,中美兩軍交流合作內容也更加具體。而美方對張萬年高規格的接待,也反映了美國政府對發展中美兩國和兩軍關系的高度重視。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訪美期間,張萬年還經常思考如何結合國情、軍情,在院校教育、軍事訓練、武器裝備建設和編制體制上,有針對性地汲取和借鑒美軍的一些有益經驗,加強和提升人民解放軍的質量建設。他始終認為,盡管美軍是目前世界一流的現代化軍隊,但對美軍的經驗,既不能盲從也不能排斥,切忌崇洋媚外、照搬照套。參觀西點軍校時,他對美軍的院校教育,包括學員選拔、培養、考核、淘汰以及后勤保障社會化等,了解得非常仔細,要求隨行人員認真加以研究借鑒。回國后,他把自己的這些想法和訪美情況及時向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江澤民作了報告,得到充分肯定。張萬年出訪美國,圓滿實現了中共中央的戰略意圖,為一度停滯不前的中美軍事外交翻開了新的一頁,續寫了中美兩軍交流與合作的新篇章。○
(作者系本刊特約撰稿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解放軍文藝出版社昆侖編輯部副主任)
![]() |
相關專題 |
· 期刊選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