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同悲送偉人
2月20日清晨,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
這是一個難忘的早晨。守候在國旗基座周圍等待觀看升旗儀式的人們,不停地盯著“升旗時間預告牌”——顯示“今日升旗時間:7時01分”,並遠遠眺望天安門城樓正中的門洞。誰也沒有料到:今天,他們將是一個重要歷史時刻的經歷者和目擊者。
黎明中,護旗兵出現了,人們從官兵異樣的臉上似乎悟出了非同尋常。
腳步沉重,目光沉重,神情沉重。帶隊警官王金耀早已持慣了的指揮刀在微微發顫。靜默中,國旗護衛隊官兵邁過金水橋,跨過長安街,依次列隊旗杆下。擎旗手劉躍征用力將國旗遞給升旗手郭毅紅。兩人的目光相遇時,彼此都讀懂了一個主題:記住這個時刻,為著一代偉人鄧小平,我們將要以降半旗的形式來哀悼昨晚21時08分病逝的敬愛的領袖。
“敬禮!”中隊長王金耀略帶沙啞的嗓音在7時零1分准時下達了升旗口令。國歌激越,國旗如往常一樣升高、升高、再升高,直至旗杆頂端。
“降——半——旗!”突然,一聲低沉而又庄重的口令石破天驚般砸在觀眾們的心裡。旗,就在這一瞬間,在萬眾矚目中開始緩緩下降。王金耀流淚了,劉躍征流淚了,郭毅紅流淚了,在場的所有人員眼睛濕潤了。多年了,護旗兵們習慣的是升旗,降半旗難以接受。霎時,哀思、降旗、中外記者頻頻亮起的鎂光燈,凝成了一個悲壯氛圍。
此刻,還有一位人們看不到的護旗兵在流淚。他就是親手搖動降旗設備的老戰士劉靜。聽到“降半旗”的口令后,他正在基座的地下室裡一圈一圈地、以逆時針方向緩緩搖動手柄降旗。淚光依稀中,他默默地數1圈、2圈、3圈……40秒后,他一共搖了40圈,准確按《國旗法》要求把國旗降到1/3處(天安門國旗杆30米高,共折算手搖120圈)。庄嚴、肅穆、悲壯的歷史時刻,在他的緩緩搖動中延續、完成。
於是,一個定格的歷史畫面:1997年2月20日晨天安門首次為鄧小平逝世降半旗志哀,迅速走入各報頭版和電視新聞中。國旗衛士將永遠銘記:2月20日至25日,北京天安門前每天降半旗那一個個難忘的早晨。
大江南北哀思不盡,長城內外萬民同悲。一個偉大的人物,推動了一個偉大的時代。鄧小平,這是一個改變了中華民族歷史進程的名字,一個讓世界矚目的名字。鄧小平逝世的消息,讓人們陷入了不盡的哀思之中。悲痛,濃濃地籠罩在960萬平方公裡的大地上。各界、各地、各族人民以不同的聲音、相同的方式傳遞著一個共同的心聲:“小平同志,我們想念您!”
全球同悲巨星隕。不幸的消息牽動了世界的神經,華人華僑及各國政要、國際友人等紛紛表達緬懷之情。安南久久凝視著小平的遺像,默默哀悼。整個世界與中國同哀。
2月23日下午,家住北京宣武門內大街的插花藝術家王綏枝,突然接到緊急電話:“王綏枝同志,請您放下電話之后,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三○一醫院西門,接受緊急任務!”
憑借30余年的工作經驗,王綏枝從北京市園林局領導簡短、嚴肅的命令中,已經預感到了什麼。她旋即將一把剪刀放進背包裡,推門奔向大街。
從宣武門到海澱五棵鬆路,出租車僅用20分鐘便載著王綏枝趕到了警衛森嚴的三○一醫院西門。未等她下車,一位警衛人員一步跨在車前,簡明、果斷的手勢表明所有出租車輛一律不准停車下人,馬上駛離!
“我是來這裡接受任務的……”話音未落,西門口專門等待王綏枝的工作人員迎了上來。很快,他們來到三○一醫院鄧小平遺體告別室。告別室內氣氛凝重,各項准備工作正在同步進行,人們都在緊張有序地做著自己的事情。正中央是鄧小平靈床,四周擺放著一圈君子蘭,君子蘭外圍空著。
原來,上級領導安排她負責組織用鮮切花以插花手法布置鄧小平靈床四周,在當晚9點以前必須完成。時間已經很緊了,在隻有五個多小時的時間內,她要現場拍板確定花材的種類、數量,組織調配花材、用具,構思設計花帶整體效果,帶領其他工作人員准時高標准完成任務。
王綏枝的腦子裡緊張地構思著,一個又一個方案快速地在腦海中閃過。很快,整體構圖方案出來,她又立即組織黃、白菊花,黃、白百合,以及藍色勿忘我、粉玫瑰、鶴望蘭等花材運到現場,開始同園藝工作者插花。他們懷著同樣的心情,每下一剪、每折一枝、每插一次都非常細致用心。
晚8時55分,整個花帶全部布置完畢。鮮花含苞欲放,清香四溢,似一隻隻依依不舍的手臂,要挽留偉人遠去的腳步。這時的王綏枝顧不上揉揉酸痛的身體,無盡的哀思使她忍不住淚流滿面……
2月24日上午,鄧小平的遺體在北京火化。江澤民、李鵬、喬石、李瑞環、朱镕基、劉華清、胡錦濤、榮毅仁等到三○一 醫院為鄧小平送別,並護送鄧小平的遺體到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
三○一醫院南樓小禮堂布置得庄嚴、肅穆。潔白的花朵、黑色的挽幛表達著人們深深的哀思。黑底白字的橫幅上寫著:“敬愛的鄧小平同志永垂不朽”。橫幅下方正中是鄧小平的大幅彩色遺像。遺體靜臥在鮮花和常青鬆柏中,面容安詳,身上覆蓋著中國共產黨黨旗。4名人民解放軍禮兵持槍肅立,守護在兩旁。鄧小平遺體前擺放著夫人卓琳率子女敬獻的花籃。花籃的緞帶上寫著:“我們永遠愛你”。送別室內擺放著江澤民、李鵬、喬石、李瑞環、朱镕基、劉華清、胡錦濤、榮毅仁和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各民主黨派、全國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首都各界群眾敬獻的花圈。
上午9時整,黨和國家領導人胸佩白花、臂戴黑紗緩步來到送別室,在鄧小平遺體前肅立。哀樂聲中,他們向鄧小平的遺體三鞠躬。9時28分,合著哀樂的節奏,8名人民解放軍禮兵抬起安放著鄧小平遺體的靈柩,緩緩走出送別室。江澤民等護送鄧小平的遺體上靈車。
9時31分,以及在江澤民、李鵬、喬石、李瑞環、朱镕基、劉華清、胡錦濤、榮毅仁等,以及鄧小平親屬和治喪辦公室成員的護送下,靈車徐徐駛向八寶山革命公墓。當靈車啟動時,在場送別的人悲痛肅立,向鄧小平的靈車行注目禮。
千花堆雪,萬頭攢動。長街慟哭,萬眾同悲。從三○一醫院到八寶山,短短兩公裡半的路途兩旁,擠滿了首都各界人士和從各地趕來的人民群眾10多萬人。壯麗的首都蒙上沉沉灰霧,天公仿佛也在為小平的離去哀傷,忽然變得陰沉。寬闊的街道失去了昔日的喧囂,沉浸在一片庄嚴肅穆的氣氛中。
2月25日, 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鄧小平追悼大會。
上午10時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鵬宣布追悼大會開始。全場肅立,默哀3分鐘。由500人組成的軍樂團奏起悲壯的哀樂。群山肅立仰風范,萬眾靜默寄哀思。現場轉播的廣播和電視把悲壯的哀樂聲傳到祖國城鄉,傳到北國南疆,傳到遼闊疆域各個地方的工廠、農村、商店、學校、連隊、機關、街道。神州大地在靜默,億萬人民含淚肅立,緬懷鄧小平的豐功偉績和崇高風范,寄托哀思。
接著,江澤民含淚致悼詞。他在悼詞中緬懷了鄧小平的豐功偉績和崇高風范,表達了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深切哀思。悲愴、哽咽的話語回蕩在人民大會堂,回蕩在天安門廣場,回蕩在億萬人民的心上。“中國人民愛戴鄧小平同志,感謝鄧小平同志,哀悼鄧小平同志,懷念鄧小平同志,是因為他把畢生心血和精力都獻給了中國人民,他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解放、為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鄧小平同志這樣說過: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我們中國人民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的時間。我們今天同樣應當說,如果沒有鄧小平同志,中國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國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開放的新局面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光明前景。”
一代偉人長辭,九州兒女同悲。悲慟籠罩著天空、陸地、海洋,淚雨洒落在鄉村、城市、軍營……億萬顆心緊緊地揪到了一起。
3月2日上午,載著鄧小平骨灰盒的專機穿雲破霧,向大海上空飛去,飛向這位一生波瀾壯闊的偉人最迷戀的地方。也許是蒼天為之動容,當專機飛臨大海時,天空出現一道絢麗的彩虹。
11時25分,專機飛至1800米高空。強忍著悲痛,81歲的卓琳眼含熱淚,用顫巍巍的雙手捧起鄧小平的骨灰久久不忍鬆開。她一遍又一遍地呼喚著小平的名字,許久才將骨灰和五彩繽紛的花瓣緩緩撒向大海。兩人共同走過了58年的人生歷程。如今,面對自己深愛的丈夫的骨灰,她怎能不肝腸寸斷,悲痛欲絕。
蒼天含悲,大海嗚咽。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胡錦濤緩緩地將骨灰和花瓣撒入大海。隨后,鄧小平的子女鄧林、鄧朴方、鄧楠、鄧榕、鄧質方和孫輩眠子、萌子、羊羊、小弟,悲痛地跪在機艙裡,含著熱淚,將骨灰和繽紛的花瓣一起,緩緩撒向碧波萬頃的大海,完成他們敬愛的父親、爺爺的遺願。鄧榕哽咽道:“爸爸,您回歸大海,回歸大自然,您的遺願得到了實現,您安息吧!”跟隨鄧小平多年的衛士孫勇、張寶忠一身戎裝,忠實地守衛在他的骨灰盒前。其他領導同志與其他親屬肅立默哀。
對於死亡,鄧小平並不害怕。在他的一生中,生生死死的考驗經歷實在是太多了。對於身后之事,他也有自己的考慮。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他就在實行火葬的倡議書上簽了字。這份倡議書的末尾寫道:凡是贊成火葬辦法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請在后面簽名。凡是簽了名的,就是表示自己死后一定要實行火葬。后死者必須為先死者實現火葬的志願。在1989年9月4日,退休前的鄧小平對中央負責同志說:“死后喪事也要簡化,拜托你們了。”
其實,鄧小平不僅贊成火葬,他的思想還要解放得多,他主張連骨灰也不要保留。鄧小平也向他的家人多次交代后事。鄧林在《我愛我的父親》一文中寫道:“爸爸離去是自然規律,我們有充分的思想准備。爸爸把一切安排得那麼好,關於生死,他很早就開始給我們上課了。飯桌上,爸爸談得非常輕鬆。他說,中國人的傳統,講究紅白喜事:結婚是紅喜事﹔人死,過了多少歲,就是白喜事。要請客吃飯,辦酒席。
“骨灰怎麼辦?埋在果樹下?不行,不行!這棵樹上結的果子誰都不敢吃了。我們大家說。扔到野外行不行?不行,不行!我們大家都不贊成。撒到大海裡怎麼樣?……”鄧小平最終選擇了大海。他和恩格斯、劉少奇等偉人一樣,融入了地球上最廣大無垠的世界。
飛機盤旋,鮮花伴著骨灰,撒向無垠的大海﹔大海嗚咽,寒風卷著浪花,痛悼偉人的離去……
“眼睛一閉,總覺得首長還在辦公室坐著。音容笑貌老是擺脫不了。”鄧小平身邊的工作人員王士斌說,“說實在的,就是跟家裡人一樣,跟自己父母一樣。所以首長去世后,總覺得不相信這個現實。特別是晚上一睡覺的時候,眼睛一閉,總覺得首長還在辦公室坐著。首長的音容笑貌老是擺脫不了。”
“他的角膜也貢獻出來了,遺體也捐作醫學研究,最后,骨灰也撒到祖國的大海裡去。他什麼都沒有留下,所以我想隻能是把他默默地裝在我們心裡。”黃琳說著說著哭起來。鄧小平的確什麼也沒有留下來,秘書接到命令,把他留下的衣物全都燒了。他們帶著他的內衣、外衣、鞋子和襪子,來到一座鍋爐房,把這些東西一一投進爐膛。烈火青煙中,他身邊的工作人員看到一件帶著窟窿的內衣,眼淚再次掉下來:“這麼偉大的一個人物穿著破了的衣服,誰能相信啊!”
一聲噩耗驚人寰,神州如雨洒江天。老人走了,披著世紀的風雲,披著歷史的煙塵走了。走得那麼安詳,走得那樣從容。
他走了,的確是走了,留在共和國每一寸土地上的是永生!
他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留下的是思想、風范與業績,他的生活情趣與人格魅力似久存的佳釀彌足濃郁,常飲常醉。
長街送別一代偉人:“再道一聲,小平您好!”
相關專題 |
· 圖書連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