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補生
國內收藏界一般將1949年之前洗印的照片稱之老照片,為收藏品門類之一。本文作者收藏了一組兩張三寸的民國時期南京中央軍校照片,因照片感光層中含有較多的金屬成分,隨光影流年,照片已泛黃浮銀,色調層次感更顯豐富,尤其引人注目。作者由於家庭的影響(其祖父為黃埔軍校四期教官,其父親、叔父均為黃埔軍校學生),成為一位黃埔文物收藏家,他收藏的很多黃埔老照片,不僅具有文物的價值,也是了解當時歷史的珍貴資料。
細細品味第一張照片,映入眼帘的畫面是挂有民國國旗、黨旗的校門,門額上方有水泥鑄的“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幾個大字,校門外右側停放著兩輛外國制造的小轎車和一輛牌號為1084的大客車,猜測是接送軍校教官的班車。班車旁邊豎立著一個圓柱形大郵箱,方便軍校員生寄信。當攝影者按快門瞬間,恰巧有兩名騎兵牽馬閃過,使前面的軍馬遮住了右邊衛兵的上身,雖然騎兵闖入畫面影響了構圖均衡,卻讓照片平添趣味。再看第二張照片畫面,在軍校圍牆內操場上,有六名全副武裝的學生,正在進行班制式教練,以身高依次列隊。
看完這組老照片,從地面上的物體陰影朝向,判斷出拍照時間應是上午。關於攝影者身份,因第一張照片是在校門之外所攝,不好確定,但第二張照片卻暗示了攝影者是軍校職員,因為軍校是軍事禁區,外部人員是不能在軍校圍牆內隨意拍照的。照片年代依據校史推斷為1929年至1934年間。
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本校,建設於太平門內即廢清陸軍中學原址,校門南向直對新辟之黃埔路。1927年國民革命軍抵定南京,改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其原有校舍也開始修葺擴建。到1928年,其名稱復改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建筑日增,規模乃愈益宏大。
值得一提的是,軍校校本部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同院,分門進出。校長蔣介石的南京官邸,建在軍委會和校本部之間,它是一樓一底的一般建筑,並不華麗,其意圖是以示對兩個單位特別重視,同時便於掌控。
黃埔軍校是1928年3月遷到南京的,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又移往成都。南京陷落,日寇侵佔校本部挂牌為“東部地區警備司令部”。1945年日本投降后,國民政府還都南京以后,因中央軍校校本部仍在成都,為此將原南京校本部舊址歸屬國防部辦公之地。
頻道精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