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一集團軍:“天下第一軍”

董保存 狄 敏

2014年03月12日08:14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一個六連,名揚天下

第一集團軍的“ 硬骨頭六連”,可說是威名遠揚,上電視、登報紙是家常便飯,寫他們的書都上百種了,甚至國家郵政局還專門發行了一套“硬骨頭六連”的紀念郵票,是全軍唯一兩次被最高軍事統帥部授予榮譽稱號的連隊。

如今走進六連的榮譽室,你會看到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和連隊在一起的照片或是為這個連隊的題詞。江澤民更是對“硬骨頭精神”作了高度概括:“硬骨頭精神,集中到一點,就是在任何艱難困苦面前都決不低頭,敢於拼搏、勇於犧牲,直至奪取勝利。這種硬骨頭精神,戰爭年代需要,在和平時期同樣也很需要。”

這種硬骨頭精神,是在血與火中鍛造出來的。誕生於冀中抗日烽火中的六連組建不久,就經歷了一次嚴峻的考驗。當時,部隊跳出日寇包圍圈后,准備東渡子牙河,當行進到一個叫馬家營的村子時,與300多名日軍遭遇。六連奉命佔領馬家營,掩護全團東渡子牙河。在連長陳硯庭、指導員張會田的指揮下,六連剛進馬家營,大批日軍就蜂擁而至。六連利用斷牆、殘壁、塄坎,從早上打到黃昏,先后擊退敵人5次進攻。在最危急的時刻,指導員張會田帶領戰士,與日寇展開了白刃格斗,斃傷日軍60多名,掩護全團渡過了子牙河。指導員張會田英勇犧牲。

在著名的爺台山戰斗中,六連作為進攻突擊隊,與敵人所謂的“常勝連”四連針鋒相對。一班副班長張殿山帶領戰士尹玉芬、孫正中、趙春霖接近敵陣地外壕時,沖在最前面的孫正中犧牲了,尹玉芬、趙春霖朝敵碉堡甩出兩顆手榴彈,借著煙霧,敏捷地沖進了外壕。張殿山利用射擊死角,突然沖到碉堡的射擊孔邊,猛地伸出雙手,緊緊抓住滾燙發紅的槍管,一使勁,把機槍從工事裡拖了出來。

就在那一瞬間,六連戰士吼叫著全部沖了上去,與敵人拼起刺刀來。尹玉芬發現工事旁邊有一張木梯,他立即攀登上去,見工事裡一個敵人正向我后續部隊射擊,他一扣扳機,敵人應聲倒斃。不一會兒,連長李存金、指導員肖良田帶著一排、三排沖上來了。尹玉芬奮勇當先,踩著人梯接近碉堡頂時,先往裡投了兩顆手榴彈,消滅了3個正在瘋狂射擊的敵人。接著,翻身登上碉堡頂,從碉堡的豁口連續投進了幾顆手榴彈,碉堡裡的機槍啞巴了。尹玉芬一人連續刺死幾個敵人,最后還活捉了爺台山敵軍最高指揮官、加強營營長黃日升。爺台山主峰的每一段塹壕,都閃現著六連戰士的身影,他們殺得敵人魂飛膽裂,有70多個敵人死於六連勇士的刺刀之下。戰后,不少俘虜心有余悸地說,八路軍的手榴彈、刺刀真厲害!

在解放戰爭中,六連越戰越勇,威震敵膽,屢建奇功。1948年,六連在宜川瓦子街戰役中殺出了威風,那一戰確實讓人驚心動魄!第一野戰軍戰史記載:“處在敵人拼死突圍地段上的七一四團表現尤為突出,全團指戰員與敵激戰,團長、參謀長先后犧牲,團政治委員負傷……該團二營六連打得更為頑強,全連隻剩下13位勇士,仍然堅守陣地。戰斗中,班長劉四虎沖鋒在前,一人連續剌倒了7名敵兵。”

劉四虎的英雄傳奇絕非像戰史上所說的那麼簡短。那天,劉四虎一馬當先,一口氣沖到了距敵前沿陣地十幾米的一棵大樹下。回頭一看,跟上來的隻有兩個戰士。一顆顆冒著青煙的手榴彈滾落在他們的腳下,眼看就要爆炸。劉四虎一腳踢開腳下的手榴彈,一個戰士拾起手榴彈投向敵人。不一會兒,兩個戰士中一個犧牲,一個負了重傷。劉四虎怒睜雙目,連投4顆手榴彈,趁著爆炸的煙幕,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吶喊著沖上了敵前沿陣地。躲在工事裡的一個敵機槍手被嚇呆了,扔下機槍就跑,劉四虎跨上前去,一刺刀將敵人刺倒,向著幾個敵人猛追過去。一個敵人斜轉身子想逃跑,刺刀已從他的左肋下插了進去。另一個敵人翻轉身來准備搏斗,他虛刺一刀,敵人用刺刀向左一撥,胸前閃出了空當,劉四虎上前猛一突刺,敵人的肚子被刺透,倒了下去。他見敵人不肯繳槍,又追上第四個敵人,一刀刺中了敵人的咽喉,立即喪命。第五個敵人背著背包,他又一刀將敵人刺倒。僅三四分鐘,劉四虎就刺死4個、刺傷3個敵人。敵指揮官見上來的隻一個人,大聲吼叫:“不准退,誰退就槍斃誰!”十幾個敵人將劉四虎包圍起來。劉四虎怒目圓睜,咬牙切齒,手中的刺刀滴著血,那氣勢叫敵人既不敢靠近,又不敢開槍。劉四虎平端刺刀,威風凜凜,和敵人對峙了10多分鐘,為后續部隊上來爭取了時間。

突然,劉四虎聽見右側有搏斗的吶喊聲傳來,立即將刺刀向前一指,沖出重圍,隻見一班長舒照明已被壓在地上,一個敵人正在舉起鐵鍬朝他頭上砍去。說時遲那時快,劉四虎的刺刀朝敵人刺去,舒照明脫險了。劉四虎卻因用力過猛,跌進了狹窄的交通壕裡,翻不轉身。他剛從身下抽出槍,擁上來的4個敵人就幾乎同時刺向了他。他的頭部4處負傷,鮮血染紅了帽子。劉四虎跌倒在深溝裡,昏迷過去。這時,后續部隊沖了上來。他們把劉四虎抬下來的時候,發現他共負傷11處。為了佔領敵主陣地,六連連續組織沖鋒。連長趙貴榮、指導員郭志山及排長相繼犧牲,戰士們自動組成戰斗群繼續戰斗。

新中國成立后,六連繼承和發揚戰爭年代鑄就的“壓倒一切敵人的狠勁,百折不撓的韌勁,堅持到底的后勁”,出色完成了剿匪反霸、抗美援朝、戰備執勤、搶險救災等一系列重大任務,以“戰備思想硬、戰斗作風硬、軍事技術硬、軍政紀律硬”而聞名全國全軍,被國防部授予“硬骨頭六連”榮譽稱號。劉伯承、賀龍、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等5位元帥欣然為六連題詞,號召全軍弘揚硬骨頭精神,鍛造過硬的思想、作風和軍事技術。粉碎“四人幫”后的1977年1月,中央軍委向全軍發出學習“硬骨頭六連”的號召。鄧小平在軍委座談會上說:“所有的連隊以至各級干部都應該像他們那樣勤學苦練,有他們那種政治思想。”這次講話后來被收入《鄧小平文選》第二卷,“硬骨頭六連”因此成為唯一一個在《鄧小平文選》裡出現的連隊。

1984年1月22日,當“硬骨頭六連”迎來命名20周年的時候,鄧小平指示以中央軍委的名義,給六連贈送一面“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的錦旗。

新時期以來,六連在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征程中不斷創造出新的輝煌,先后4次榮立集體一等功、14次榮立集體二等功。在邊境作戰過程中,六連英勇頑強,克敵制勝,被中央軍委授於“英雄硬六連”榮譽稱號。

1991年秋天,江澤民來到西子湖畔的“硬六連”。在連隊榮譽室裡,他詳細了解六連所走過的半個多世紀的戰斗歷程,揮筆為連隊題詞:“弘揚硬骨頭精神,全面建設連隊。”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吳思瑤、趙晶)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