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1934年毛澤東曾據理力爭為王觀瀾恢復黨籍

2014年06月17日08:4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者按:近日,《黨史縱覽》發表文章《毛澤東與王觀瀾的革命情誼》。文中記述1933年王觀瀾的黨籍被“開除”。直至一年以后,在毛澤東的親自過問下,王觀瀾的黨籍才得以恢復。摘編如下。

王觀瀾,1906年7月13日出生於浙江省臨海縣城內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早年參加工人運動,於192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入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1930年回國后,歷任閩粵特委代理宣傳部部長,閩粵軍區政治部組織部長、宣傳部長,杭武縣縣委書記兼游擊大隊政委,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土地部部長、中央農委會主任、陝甘寧邊區黨委副書記兼統戰部部長等職。新中國成立后,先后任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農業部黨組書記兼副部長、國務院農林辦公室副主任等職,為中國農村農業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1931年11月7日,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機關報《紅色中華》在江西瑞金縣雲集區葉坪創刊。從《紅色中華》誕生的第一天起,主編王觀瀾就把這個園地當成引導人民進行革命斗爭的重要武器,他經常到附近農村去調查情況,宣傳黨的蘇區農村政策,關注老百姓的生活疾苦,因此獲得了毛澤東的肯定和蘇區人民的歡迎。

1932年夏,王明“左”傾路線在中央蘇區被加緊推行,一場所謂“肅托”斗爭開始了。八九月間,一些人以《紅色中華》發表的一則《有關農村問題的調查》為借口,向王觀瀾發難。后來又提出他在莫斯科反對王明為首的支部局的“問題”,說他有“托派嫌疑”。於是,中央局有人主張開除他的黨籍,並把他關進中央政治保衛局。王觀瀾不服,雲集區9個鄉的黨支部和廣大群眾也為之憤憤不平,紛紛寫報告、寫信給中央局和中央政治保衛局,要求釋放王觀瀾。

幾天后,時任中央政治保衛局副局長的李克農對王觀瀾說:“你沒有什麼問題,走吧。”可王觀瀾雖恢復了自由,卻被調到中央政府土地部當秘書,《紅色中華》主編等職務就這樣被悄悄地撤銷了。執行王明“左”傾路線的人仍然堅持要開除他的黨籍,並寫報告送到雲集區委審批。為此,區委先后開了10多次會,拖了3個月,一直沒有通過這個報告。1933年1月,中央局作出決定,中央政府機關黨組織不再隸屬地方黨委領導,這樣,王觀瀾的黨籍終於被“開除”了。可是,王觀瀾沒有接受這一強加給他的錯誤處理,始終沒有在處理決定上簽字,仍然積極地為黨工作。直至一年以后,在毛澤東的親自過問下,王觀瀾的黨籍才得以恢復。

1933年初春的一天,王觀瀾拿著草擬的《春耕運動指示》來到葉坪鄉政府,滿懷熱情地想找幾個鄉干部征求意見,以便修改補充。出乎意外的是,連去4次,鄉政府大門都緊鎖著。有一次,他碰上了鄉蘇維埃主席,約好時間開會,可又是誰也沒來。這個情況引起了他的深思。

葉坪當時是中共中央、中央政府和中央軍委所在地,這裡的農民群眾為什麼生產情緒低落?王觀瀾找鄉蘇維埃主席談話,得到的回答也是吞吞吐吐、含含糊糊。於是,他便直接去訪問貧雇農,終於聽到了真實的反映:糧食不夠吃,分田不公平﹔過去收租、放債、擺架子不干活的人,又鑽進農會,搖身一變都成“貧苦工農”了。真正的貧苦農民分的田又少又壞,逃亡的地主卻還留著田,等等。情況越來越清楚,這裡的封建勢力沒有真正被打垮,這是群眾生產積極性低落的主要原因。

王觀瀾把自己在葉坪調查的情況向毛澤東作了匯報。當時,在王明“左”傾路線的排斥和打擊下,毛澤東在中央蘇區的處境已經很困難,但他仍對王觀瀾的工作表示了支持,他很贊成王觀瀾進行細致的調查研究,並告訴王觀瀾,必須發動群眾,徹底肅清封建、半封建勢力,把群眾組織起來,支援革命戰爭,做好各項工作。按照毛澤東的指示,王觀瀾開始了葉坪鄉的查田試點工作。

王觀瀾把鋪蓋從機關搬到村子裡,一有空,他就到老百姓家去串門拉家常,群眾有什麼難處也願意找他商量。經過王觀瀾的耐心啟發,鄉蘇維埃主席放下了顧慮,帶頭串聯勇敢正直的貧苦農民,組織起30多人參加的貧農團。王觀瀾反復向大家講解毛澤東關於怎樣分析農村階級的道理,大家也一次又一次地討論農村的階級應當如何劃分,以及怎樣才能徹底打倒封建勢力。問題越擺越明,大家的情緒也越來越高漲。

工作局面的打開讓王觀瀾十分興奮。一天夜晚,貧農團開會,王觀瀾邀請毛澤東前去參加。毛澤東興致勃勃地說:“好!好!把群眾發動起來,組織起來解決問題。走,我和你一起去看看。”

他們來到會場門外停下腳步靜聽,屋裡正熱烈地爭論著:某某戶究竟應當劃為地主還是劃為富農?毛澤東聽著,高興地說:“這就好了,群眾發動起來了,這是斗爭勝利的保証。”

按照毛澤東的指示,王觀瀾把葉坪查田的試點工作逐漸推向深入,其基本步驟是:貧農團組織起來后,成立“查田委員會”,發動群眾查階級、評議階級,將群眾提供的各種材料綜合分析,確定地主、富農的成分,報上級審批,最后按政策規定處理他們的財產。

經過查田運動,葉坪鄉的面貌有很大的改變。農民們興修水利、大搞生產,勞動熱情空前高漲。葉坪鄉查田的勝利,對周邊地區影響很大,許多鄉村都要求中央派人到他們那裡幫助、指導。於是,葉坪的查田還沒有結束,毛澤東就決定派出工作團,到瑞金縣的雲集區、壬田區幫助開展查田工作。王觀瀾除繼續指導葉坪鄉的工作外,同時還是這些工作團的主要成員。他根據毛澤東的指示,總結了葉坪鄉查田的經驗,起草了怎樣劃分農村階級的意見。后來,毛澤東以之為基礎,將其修改定名為《怎樣分析階級》,於1933年10月10日由蘇維埃中央政府通過並予以公布執行,成為劃分農村階級成分的重要政策。

5月底,毛澤東在中央局會議上作了關於查田運動的報告。6月2日,中央局正式作出《關於查田運動的決議》。6月中下旬,毛澤東主持召開了石城、寧化、長汀、汀州、瑞金、雩都、寧都、勝利等8個縣的查田運動大會,王觀瀾參加了大會的籌備工作。此后,查田運動便在中央蘇區的閩贛、江西、福建3個省的38個縣,轟轟烈烈地開展起來。蘇維埃中央政府任命毛澤東為查田運動領導委員會主任,王觀瀾為查田運動指導委員會主任。

在查田運動中,王觀瀾參加了黨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的制定工作,常為報刊寫社論、評論和經驗報道。其中,《關於土地斗爭中一些問題的決定》一文就是在毛澤東的直接指導下,由王觀瀾和謝覺哉共同起草的。他們調查搜集了各種典型材料,按照毛澤東的指示,在每項原則決定后都附上典型事例,形成了一個既有原則政策、又有具體事例的通俗易懂的指導土地斗爭的重要文件。中央工農民主政府將《關於土地斗爭中一些問題的決定》和《怎樣分析階級》兩個文件,於1933年10月10日一起頒布執行。由於這兩個文件體現了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所以,不但在當時正確指導了中央蘇區查田運動和各地的土地革命斗爭,而且直到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仍然是黨制定土地改革政策的重要依據。

王觀瀾在后來的回憶中說,雖然在毛澤東的直接領導下,查田運動中實施了一系列正確的政策和策略,對王明“左”傾錯誤進行了斗爭和抵制,但由於王明“左”傾錯誤是以黨的路線面目出現的,其影響和危害還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的口號,盡管毛澤東是反對的,但由於“左”傾錯誤路線執行者的堅持,還是被寫進了黨的正式文件﹔“左”的政策,仍在實際工作中被強行貫徹。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