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日,人民網黨史頻道連載人民出版社的《任仲夷畫傳》(李次岩 著)一書。書中記述了任仲夷和王玄在革命年代假扮夫妻,最終結為恩愛伴侶的傳奇故事。摘編如下。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 7月29日北平陷落。中共北平市委書記黃敬召開市委緊急會議決定,為保存實力,學生黨員、民先隊員、進步青年分批撤出北平,到全國各地去開展抗日活動。任仲夷按照市委的指示,冒著生命危險留在北平,立即組織一批批人員安全撤離。 8月10日,他按黃敬的要求奔赴已成平津流亡學生最大集散地的濟南,接收流亡學生的黨員組織關系。王杰隨他一起行動,他們按組織要求把名字改掉,任蘭甲(任所之)改為“任夷”,王杰改為“王玄”。
1937年11月中旬,組織交給任仲夷一項新任務:從濟南迅速返回北平,為一批仍留在北平的黨員轉接組織關系。王玄知道后提出:“最好我和你假扮成夫妻一起回北平,這樣可以減少日軍的懷疑。”任仲夷為此向在濟南的北平市委組織部部長王德請示。王德一聽就同意:“好哇,你們就是一對夫妻嘛!”
於是,任仲夷穿長袍,王玄穿旗袍,兩人裝扮成一對做生意的夫妻,操著學過的流利日語瞞過日本鬼子,乘坐滿載日本人的火車安全抵返北平。
任仲夷在北平馬不停蹄地轉接北平的黨員組織關系。一天,他對王玄說:“王德同志說咱們是夫妻了,表明組織上同意咱們的婚事。中國人成親最重婚禮,咱們是不是該舉行個儀式呢? ”王玄說:“我也想啊!可是,在這兒,鬼子的刺刀下,怎麼舉行呢? ”“咱們在敵人眼皮下照張相,不就行了嗎? ”“好主意! ”
王玄高興地換上旗袍,穿上繡花鞋。任仲夷穿上一套向地下黨員借來的西裝。他找不到發蠟,便用保養自行車的黃油把頭發抹得溜光滑亮。兩人到西單附近一家照相館,舉行了一場簡單的“婚禮”——拍下第一張雙人合照,把戰火中孕育成長的愛情永遠定格下來。這年,任仲夷 23歲,王玄 20歲。從此,兩人再也沒有分開,長達近 70年。在照片中,他和她都沒有一般人拍結婚照時那種喜慶的笑容,隻有堅毅、沉著。唯有他胸前那條紅領帶,才顯示這一天是他倆的婚慶日。而這一刻,日本兵正在外面街道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巡邏。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