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國共產黨新聞>>黨史頻道

紀念彭德懷同志誕辰116周年

彭德懷重大關頭與毛澤東軍事合作見証:珍貴電報和指示手跡選(組圖)

2014年10月24日08:03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上一頁
1947年9月18日:毛澤東起草的中共中央軍委關於西北野戰軍主力南進的部署給彭德懷的電報(2)
1947年9月18日:毛澤東起草的中共中央軍委關於西北野戰軍主力南進的部署給彭德懷的電報(2)
下一頁

編者按:10月24日是彭德懷同志誕辰116周年紀念日。彭德懷同志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和軍事家,是我們黨、國家和軍隊的杰出領導人。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湖南曾出現一大批政治家、軍事家。他們當中關系特殊、命運相關、性格最具特色的兩個,當數毛澤東和彭德懷。彭德懷在平江起義后就把井岡山作為明燈,從此在毛澤東的領導下戰斗了三十余年。在許多重大的歷史關頭,兩人並肩戰斗,相互配合。毛澤東還曾贈詩給彭德懷,發自肺腑地贊許他卓越的軍事才能和無畏的作戰精神。“山高路險溝深,騎兵任你縱橫。誰敢橫槍勒馬,唯我彭大將軍”也成為彭德懷一生最生動的寫照。>>紀念館 >>獻花留言

毛澤東彭德懷合作的重要節點:

彭德懷1928年1月參加中國共產黨,同年7月22日在平江起義,12月11日即經過種種艱苦戰斗到達寧岡和朱德、毛澤東會見,但上了井岡山不幾天,敵人發動三四十倍於我的兵力圍攻井岡山時,為了保衛紅軍主力,毛澤東、朱德率主力向贛南轉移,彭德懷隻帶領七八百人面對2.8萬敵人,留守井岡山,保護傷病員和家屬,執行這個“明知是一個嚴重而危險的任務”。終因敵眾我寡,叛徒的出賣,被敵人從背后突襲。激戰三日后,隻剩下300人,238支槍突圍。這在一個入黨不到一年,彭德懷到井岡山隻有幾天,在部下反對接受此項任務的情況下,如果沒有大無畏犧牲精神,是根本辦不到的。

1929年4月1日,彭德懷經過艱險苦戰,攻克江西瑞金,二次與毛澤東會合。這時接到中央“二月來信”。中央要毛澤東、朱德離開紅軍,但彭堅決不同意,即上書中央:“中國需要紅軍存在,年輕的紅軍需要毛澤東、朱德來領導”。

遵義會議后,1月19日毛指揮紅軍北進,先要彭率三軍團擔任后衛,保護中央機關撤出遵義,后改為前衛,開辟前進的道路。1月27日毛令彭統率一、三兩軍團作戰,這顯示了毛澤東對彭德懷的充分信賴,彭也未負重托,先攻克天險婁山關,27日再克遵義城,使紅軍擺脫了強敵的前堵后追的困境。

1935年6月16日,當一、四方面軍在四川懋功會師后,26日中央政治局召開兩河口會議,彭在會上反對張國燾的南進主張,擁護毛澤東北上抗日的方針。8月底,紅軍到達巴西地區,張國燾陰謀要挾中央南下,彭先派十一團去秘密保衛毛和中央的安全,后把周恩來、王稼祥接去三軍團駐地醫病,巧妙地把中央會議移到三軍團司令部召開,挫敗了張國燾的陰謀。

1935年9月12日中央紅軍改編為陝甘支隊,彭被任為支隊司令員,毛任政治委員。毛彭親密合作,經過20多天急行軍,戰勝三馬(馬鴻逵、馬步芳、馬步青)的阻擊,突破西(安)蘭(州)公路的封鎖線,翻越了長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六盤山,於10月19日到達陝北吳起鎮。在長征結束時,毛澤東不禁寫出充滿激情的詩章:“山高路險溝深,騎兵任你縱橫,誰敢橫槍立馬,惟我彭大將軍。”這是毛對彭很高的評價,也是發自肺腑的贊許,充分反映了他們間的理解和友誼。由於這一切,才有彭德懷“叫順了不好改口”而一直把毛澤東稱“老毛”的習慣。

1936年5月28日毛主席和中央決定成立西北野戰軍,又委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委,揮戈西進,10月迎接二、四方面軍,實現了三大主力紅軍在甘肅會寧的大會合,這是毛主席指揮有方,也是彭德懷戰斗有力的表現。

1936年底,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毛主席又委彭德懷任紅軍前敵總指揮,率軍直抵三原,有力地協助周恩來在西安團結東北和西北兩軍人馬,實現了國共第二次合作。

1937年7月7日抗戰爆發,9日彭德懷率紅軍通電請纓殺敵,8月22日中央政治局洛川會議決定,成立中央軍委前方分會,以朱德、彭德懷為正副書記,8月25日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朱德為總司令,彭為副司令。

1940年國民黨在宜昌失敗之后,日本狂炸重慶,妥協悲觀的情緒彌漫大后方。這時朱德回延安,彭單獨指揮作戰。8月20日發動了百團大戰,大大提高了華北人民群眾敵后抗日的信心,給蔣管區人民以很大振奮,給投降派以重大打擊,給日本侵略軍以嚴重創傷。

1947年3月蔣介石嫡系部隊胡宗南部共35個旅(師)進攻陝甘寧邊區。毛主席毅然決定要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委,指揮西北野戰軍2.4萬人奮勇迎戰。在敵眾我寡、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先后打了青化砭、羊馬河、蟠龍等以少勝多著名的“三戰三捷”戰役,並由防御轉入反攻,解放了整個西北。和平解放了新疆。

1950年冬,毛澤東在林彪不願承擔抗敵指揮時,決定派彭德懷任志願軍司令員兼政委。在三年抗美援朝的戰爭中,以劣勢裝備戰勝了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

分享到:
(責編:張湘憶、謝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