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紅軍時期的朱德和毛澤東

劉建

2014年11月18日13:4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黨史文苑》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請勿轉載

1928年4月28日,朱德率領南昌起義軍余部和湘南起義的農軍,經過艱難曲折,與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在井岡山勝利會師了。會師后,兩支部隊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朱德任軍長,毛澤東任黨代表。從此,朱毛紅軍威名天下。

我是朱德唯一的女兒朱敏的長子,自1953年出生就在朱德爺爺的身邊,直至1969年到東北建設兵團工作后入伍參軍。按照中國傳統習慣,我是朱德爺爺的外孫。但爺爺認為我們這些孩子都是他的親孫子,沒有內外之別,讓我和弟弟們始終叫他爺爺。雖然現在有些文章中給改成“外公”了,但我一直按習慣叫他“爺爺”。過去曾有人當面讓我叫他“姥爺”,但爺爺說:我不是“老爺”,地主老財才叫“老爺”。

在爺爺身邊,我隨著年齡的增長和課本中讀到的革命斗爭故事,曾向老人家詢問他的光輝業績。但他很少提及自己的功勞,總是說,新中國的建立是在中國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下,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你們作為后輩,要了解歷史、學習歷史,繼承革命傳統,你們長大了要接好革命的班,這個班就是為人民服務,要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因此我所講述的內容,也是當時來看望爺爺,和爺爺一起戰斗工作過的老一輩革命家所談論、聊天時的故事,經整理以饗讀者。

1928年,朱德是紅四軍軍長,毛澤東是紅四軍黨代表(大家習慣稱呼他“毛委員”)。當時紅軍戰士穿的衣服各色各樣,每個人左臂戴一個紅袖章。子彈很少,多的每人50發,少的隻有三四發,人們看見一顆子彈就像看見寶貝一樣。子彈就裝在挎包或放在口袋裡,很少人有子彈帶。槍支也很少,大多數是土槍,有許多新戰士沒有槍,就背梭鏢或木杈,挂上紅纓,顯得很威風。大多數戰士都是穿草鞋,很少人有襪子。由於紅軍人人自覺執行嚴格的組織紀律,得到了井岡山地區老百姓的全力支持。

在朱軍長、毛委員的領導和指揮下,紅軍戰士作戰時都特別英勇、不怕犧牲。攻擊命令一下,戰士們一個個都像猛虎一樣沖下去,幾個鐘頭內就能把敵人消滅。那時生活十分艱苦,朱軍長和毛委員都很瘦。每到宿營地,他們都要立即召開會議商量作戰和行軍問題,時常靠在桌邊、椅邊或石頭上,親自寫命令。房間裡挂著軍事地圖(地圖上插著紅白小旗),每天晚上他們都在一起研究作戰計劃、分析敵情,工作沒有部署好,他們是不睡覺的。朱軍長和毛委員他們共同創造的“游擊戰十六字訣”被充分運用到作戰計劃中,由於安排非常周密,所以總打勝仗。如果敵情發生變化,不利於紅軍作戰,他們便馬上下令轉移,選擇有利的時機和地形再打。國民黨軍自恃兵多武器好,大舉進犯井岡山根據地。然而他們沒有人民群眾的支持,無法掌握紅軍動向,隻得盲目行動,這就導致他們常常鑽進紅軍已經部署好的口袋,給紅軍送槍送子彈。

第二次反“圍剿”時,國民黨軍有20萬,紅軍隻有不足3萬人。紅一方面軍總司令朱德和總政委毛澤東採用集中兵力,對付分散之敵,一連三天,紅軍三戰三捷,繳槍1萬多支。當國民黨軍發現紅軍主力在寧都、永豐、興國三縣交界的地方后,他們就集中全部兵力,在方圓15裡的地區,將紅軍團團圍住,當時情況十分危險。朱德、毛澤東和紅三軍軍長黃公略等在大山裡的一個小河溝邊將紅軍各級指揮員召集起來,研究如何跳出國民黨軍的包圍圈。朱德把軍事地圖鋪在沙灘上,在一盞小油燈下,看著地圖說:“隻有5裡路的缺口沒有敵人,我們連夜要從這個缺口突出去,大家回去馬上下命令按順序組織出發,行軍中不得用手電,不准講話、咳嗽。”當第二天國民黨軍爬上我軍陣地時扑了個空,一個紅軍戰士也不見了。

第二次反“圍剿”作戰中,從1931年5月16日到月底十幾天裡,朱德和毛澤東在一起研究作戰計劃、分析敵情,帶領部隊轉移,不斷尋找戰機殲滅國民黨軍。江西的夏天,晚上山裡蚊子特別多,咬人很厲害,朱德和毛澤東住的房子沒有蚊帳,連扇子也沒有,朱德就讓警衛員找來糠殼和青草在房間裡慢慢地燒出煙來熏蚊子。從晚到早,房間裡的煙總是不斷,很嗆人。蚊子咬得厲害時,就用擦汗的毛巾打。行軍下雨時,衣服濕透了,也隻能穿在身上。

第三次反“圍剿”作戰時,由於國民黨軍抽調了更多的兵力,紅軍主力隻得天天晚上行軍,白天上山隱蔽。國民黨軍的飛機發現目標后就丟炸彈,胡亂掃射。朱德和毛澤東都用草葉把頭部偽裝起來。到了樹林裡,部隊隱蔽待命,他們立即召集干部開會,部署作戰和行軍任務。工作布置好了才躺下休息,他們躺在地上,用石頭做枕頭,有條件時搞點干草墊地,有時就用樹葉墊地,拿點干草蓋在肚子上。在生活上他們也同戰士一樣艱苦,大家吃什麼,他們也吃什麼。經常吃糙米,機會好時能買到菜,否則就將竹筍掰下來做菜吃。經常自採野菜,有時把米磨成粉子做菜吃,有時就隻能煮些開水拌飯吃。朱德在行軍中都是自打草鞋,沒見他穿過襪子。行軍中,聽說偵察員回來了,朱德馬上和毛澤東拿出地圖研究、分析、判斷敵情,即刻部署戰斗任務。每次戰斗展開,朱德和毛澤東都要趕到距前線二三裡的地方親自指揮。前線的傳令兵不斷將戰況送回來報告,朱德和毛澤東商量后,將命令寫下來,派傳令兵送到前線指揮員手中。有時國民黨兵的子彈都能打到他們的身邊,十分危險。

朱德和毛澤東領導的紅軍不但是戰斗隊,同時也是工作隊,做發動群眾、打土豪、分田地、籌糧籌款等工作。每次作戰時,蘇區的老百姓都爭著搶著抬擔架、送傷員、送子彈、送飯菜、押俘虜,真正體現了軍民一致一條心。紅軍每到一地宿營時,就發動群眾開大會。朱德工作十分細心,總要親自問警戒是怎樣配備的?直屬單位住在什麼地方?離這裡有多遠?並檢查警衛布置情況。朱德和毛澤東非常關心人民群眾的疾苦,部隊行軍請向導,他們要親自和向導談話,先問他們的家庭經濟情況,種了多少田?是自己的還是別人的?種的糧食夠不夠吃?再囑咐把東西埋藏好,不留給敵人。然后才問每條路通到哪裡?當地有多少地主武裝?並向有關同志交待一定要給向導足夠的錢,說老百姓生活很苦,為了帶路把工夫耽誤,紅軍不能虧待老百姓。

朱德很關心干部、戰士。他有匹黑騾子,行軍時看到干部、戰士或勤務人員、病人走不動了,他就下騾請別人騎上。如果別人不騎,他還耐心解釋,一定要騎上,一面還囑咐要謹慎小心些,莫掉下來。

紅軍時期,朱德和毛澤東同在一個黨小組,每次戰斗間隙黨小組開會,他們都會按時參加。在小組會上規定了隻許稱呼朱同志、毛同志,不許稱職務。黨小組的成員在會上提出什麼問題請教他們,他們總是細心分析和講解。朱德非常關心黨小組成員的學習情況,面對農民士兵沒有文化的情況,他常說:“你們不學文化,命令就不會看,怎樣工作呢?不認識的字,可以問參謀,也可以問我。”又說:“點名、講話要有中心,最多不要超過半個鐘頭,同志們行軍很疲勞。講多了,他們罵你,你還不知道。”朱德對老百姓和部隊的一切情況都很關心,部下把事情做錯了,他總是細言細語講道理:“黨員一定要起模范作用,工作、戰斗、行軍中都不能脫離群眾。做事要用腦子,才能完成任務,這次錯了,要汲取教訓,下次不要再錯。”受批評的同志很受教育。

朱德很愛運動,作戰間隙無論籃球、排球、乒乓球隻要有人打,他就參加﹔宿營地附近如有學校,他總要去翻杠子和拿竹竿跳高,每次至少要跳四五次。因為他常運動,所以身體練得很強壯,無論環境多麼惡劣和艱苦,始終保持著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朱德常說:“革命一定會在全國取得勝利。”

實踐証明:艱苦的革命戰爭年代,領袖以身作則,士兵殺敵立功,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隻有冷暖與群眾在一起,才能體會群眾之苦,千方百計解決群眾之苦﹔深入基層了解,做好群眾最想做的事,才能迅速把群眾團結在黨的周圍。誰贏得了群眾,誰就贏得了人心,過去如此,今天依然如此。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期刊選粹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