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關於誰第一個喊“毛主席萬歲”的幾種說法

2014年12月05日16:2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者按:《黨史縱覽》發表文章《“毛主席萬歲”口號背后的眾說紛紜》。文中記述“毛主席萬歲”這個口號是人民的心聲,曾經表達了廣大人民群眾對自己偉大領袖的良好祝願和衷心愛戴。對於誰是第一個喊“毛主席萬歲”的人這個問題,學界存在幾種說法,摘編如下。

曾有報道稱,近現代著名的愛國主義者和民主主義教育家黃炎培是第一個喊出“毛主席萬歲”的人。

1949年3月,黃炎培在中共秘密組織的幫助下,輾轉到達北平。當天晚上,剛進北平西郊的毛澤東設宴款待黃等20多位知名民主人士。第二天,毛澤東又單獨設晚宴招待黃炎培,兩人暢談時局直到深夜。這是其他人士沒有得到的殊榮,黃炎培心潮澎湃。到第三天,時任北平市市長葉劍英在國民大戲院開歡迎會時,黃炎培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口號:“人民革命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

另一種說法是,根據李雪峰(“文化大革命”初接替彭真任北京市委第一書記)的回憶,在1966年4月“第二次杭州會議”受到點名批判、知道自己即將下台的彭真,在5月11日的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曾憤憤不平地說:“誰是第一個喊叫‘萬歲’的?是我!”由此,証明彭真是第一個喊叫“毛主席萬歲”的。學者王春瑜指出:“彭真說他是第一個喊萬歲的人,顯然是情急之下企圖標榜以自保的無謂之舉。其實,他不可能提供証據証明他是‘第一個’。”

也有文章稱,第一個喊出“毛主席萬歲”的人是蔣介石。文章說,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國共兩黨在重慶進行了為期43天的談判,期間,蔣介石曾6次高呼“毛主席萬歲”。

中國台灣媒體人張友驊說:“那天,站在台階前迎接的蔣介石一見毛澤東走進官邸,就一連高喊了3遍‘毛主席萬歲!’”蔣介石日記裡面也寫道,他說他很佩服毛澤東——以毛澤東那樣大的煙癮,居然在跟他對談的8個小時裡,沒有抽一根煙,這個讓蔣介石著實“嚇了一大跳”。

文章最主要的根據是1945年10月9日《大公報》上刊登了這樣一篇報道:“……昨晚張(治中)部長又一次大請客,6時3刻,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三位先生到了,立刻引起了全體注意……”報道中寫道:張部長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了他的“忠實的報告”,就請毛澤東先生發表演說。毛先生從容走近擴音機,首先感謝各方面。毛先生接著說:“和為貴”,隻有和,才能求得雙方的一致。“和”是最大多數人的願望。和平、民主、團結、統一、富強,是我們今后的方針,我們要用統一的國家迎接新局面。“可是困難是有的”,毛先生說到這裡興奮極了,“我們不怕困難!各黨派不怕困難,中國人民不怕困難!我們要在蔣委員長的領導之下,克服困難,建立獨立、自主、民主、統一、富強的新中國!大家一條心,要和平、民主、團結、統一”。(鼓掌)毛先生更鄭重聲明:“我們的合作,是長期的合作。所有的困難都會打消!”最后毛先生大喊:“新中國萬歲!”毛先生在高度的熱情中,結束了他的演說。毛先生的話音一落,蔣委員長就咆哮般地大喊道:“毛主席萬歲!”連喊3次,回贈毛澤東。文章最后寫道:“遺憾的是,沒過多久,就發生國共內戰,毛澤東的‘和為貴’的願望都在炮火硝煙中被粉碎了。”

有關蔣介石首喊“毛主席萬歲”的文章一經發表,各大網站紛紛轉載,還引發不少評論:“毛澤東的死對頭蔣介石對他的才華能力也是敬佩有加,自愧不如”﹔“拋開政治的因素,英雄惜英雄,蔣介石高喊‘毛主席萬歲’也在情理之中”。也有人認為:“這是蔣介石發自內心的呼喊。盡管他與毛澤東勢不兩立,但毛澤東光輝的思想、超群的才能、過人的謀略、高尚的人格、寬闊的胸懷、超凡的氣度,足以讓他為之傾倒,頗有‘不打不成交,不打不相識’的味道。” “蔣介石這既不是作秀,更不是調侃,也不是應酬,是他由衷的呼喊。毛澤東的偉大人格和雄才大略確實讓他折服。”也有人認為不可思議。

中央檔案館助理館員梁琨則認為,蔣介石6次高呼“毛主席萬歲”純屬誤讀!她查實《大公報》1945年10月9日第2版中間位置以《團結談商大部協議》為標題,的確刊載有張治中設宴的消息。被邀者除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之外,還有“黨政軍文化新聞各界”。文中不僅沒有說蔣介石喊“毛主席萬歲”,甚至未提及蔣介石是否出席此次宴會。梁琨進一步查証張治中的回憶文章,其對這次宴會有詳細生動的描述,但亦未提到蔣介石出席﹔《毛澤東年譜(1893-1949)》對10月8日毛澤東出席宴會的描述,也沒有提到與蔣介石一同赴宴。梁琨據此認定,蔣介石出席這次宴會並高喊“毛主席萬歲”之說純屬子虛烏有。

中共重慶市委黨史研究室、重慶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和紅岩革命紀念館根據檔案、書刊材料編的資料集《重慶談判紀實》,其中詳細收錄了《新華日報》、《大公報》、《新民報》等多家報紙對毛澤東、蔣介石會談情況的報道和當事人的回憶等。根據對現有資料的統計分析,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和蔣介石共會面11次,同時在公眾場合出現僅3次,分別是9月4日的慶祝抗戰勝利茶會、9月5日的國民黨中央干部學校茶會和10月10日的“雙十”國慶招待會。這3次公開露面,重慶《新華日報》、《大公報》等僅發了簡短消息,會面情形無詳細報道。其余8次,都為小范圍高層會面,史料記載極為簡略。梁琨認為,小范圍會面的場合、氣氛不適宜喊口號,因此即便沒有報道,也可以想見不可能有蔣喊“萬歲”之事。由此可以判定,重慶談判期間,蔣介石6次喊“毛主席萬歲”的說法毫無根據。

梁琨還根據更多的資料分析,蔣介石在重慶談判期間不僅沒有喊過“毛主席萬歲”,對毛澤東不存在“英雄惜英雄”之情,而是始終表現出既敵視、藐視又忌憚的矛盾心態。梁琨說,處於這種心態之下的蔣介石根本不可能在公開場合高呼“毛主席萬歲”。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