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1927年“八七會議”:因形勢緊迫隻開一天 選舉出臨時中央政治局(組圖)【3】

2015年03月17日07:12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上一頁
向忠發當選為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委員
向忠發當選為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委員
下一頁

編者按:在共產國際的幫助下,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號(今鄱陽街139號)召開中央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由於白色恐怖,形勢緊迫,會議隻開了一天就結束。經過討論,會議選舉出臨時中央政治局正式委員9人,包括蘇兆征、向忠發、瞿秋白、羅亦農、顧順章、王荷波、李維漢、彭湃、任弼時。候補委員7人,包括鄧中夏、周恩來、毛澤東、彭公達、張太雷、張國燾、李立三。8月9日,臨時中央政治局舉行了第一次會議,選舉瞿秋白、李維漢、蘇兆征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八七會議是在中國革命的危急關頭召開的,會議正式確定了實行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並把領導農民進行秋收起義作為當前黨的最主要任務。從而指明了今后革命斗爭的方向,中國革命從此開始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

二十多位會議代表進入會場花了三天

由於當時形勢非常緊張,交通異常困難,原定於7月28日舉行,並由瞿秋白、張太雷、李維漢和共產國際代表羅明納茲一起籌備的中央緊急會議不得不延期召開。8月3日,中央常委召開擴大會議,就時局和對策、召開緊急會議、中央領導機關改組等問題進行了討論,決定發動農民土地革命和武裝暴動,接受共產國際的指示。直到這時,緊急會議的各項准備工作才基本就緒,議程也得以確定。到了8月7日,通知到會的人員仍未到齊,中央委員尚不過半數。【詳細】

會議在李維漢的主持下完成四項議程

八七會議雖然會期短暫,主題卻是審查和糾正黨在大革命后期的嚴重錯誤,決定新的路線和政策,討論和解決的都是關系黨和革命生死存亡的重大問題。會議在李維漢主持下,完成了四項議程。第一,共產國際代表羅米那茲作《黨的過去錯誤及新的路線》的報告和結論﹔第二,瞿秋白代表中央常委會作工作報告﹔第三,通過《中國共產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告全黨黨員書》和關於農民斗爭、職工運動、黨的組織問題的三個議決案﹔第四,選舉中共中央臨時政治局。【詳細】

毛澤東發言時強調“須知政權是由槍杆子中取得的”

關於軍事工作,毛澤東尖銳地指出:“從前我們罵中山專做軍事運動,我們則恰恰相反,不做軍事運動專做民眾運動。”他著重強調:“以后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杆子中取得的。”這是一個對中國革命有著極其重要意義的論斷。這個論斷是從大革命失敗的血的教訓中取得的,它指出了中國革命的特點,實際上提出了以軍事斗爭作為黨的工作重心的問題。他建議“此次會議應重視此問題,新政治局常委要更加堅強起來注意此問題”。【詳細】

鄧小平第一次參加的中央級別的重要會議

 1927年夏,鄧小平作為黨中央秘書,籌備並參加了八七會議,他第一個來到開會的地方,接待代表,安排食宿,負責安全。他最早進入會場,最后一個離開。緊急會議隻開了一天,他卻在那裡整整呆了六天,他所做的工作為會議順利召開和圓滿結束起了重要作用。八七會議是鄧小平參加的第一次中央級別的重要會議。【詳細】

(綜合《人民日報》、《湖北日報》、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歷史網等公開報道內容整理)

分享到:
(責編:張湘憶、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