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海南黎族領袖王國興:不當“山大王”一心跟黨走

2015年04月13日08:19   來源:海南日報

原標題:不當“山大王”一心跟黨走

黎族領袖王國興

位於瓊中的白沙起義紀念園。為紀念黎族領袖王國興帶領黎族苗族人民白沙起義而建。海南日報記者 蘇曉杰 攝

編者按:40年前的1975年,海南黎族領袖王國興離開了他一生所眷戀的紅土地﹔40年后的2015年,經過數年精心籌劃創作的現代瓊劇《王國興》開啟了首演。

在瓊崖革命斗爭23年紅旗不倒的偉大征程中,王國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帶領黎族人民翻身求解放的那段難忘歷程,無疑是漫卷華章中值得濃墨重抒的筆墨。

在黎族領袖王國興逝世40周年之際,海南周刊推出特別報道,從黨史專家、家人、身邊人的不同角度看王國興的人生:血淚、追尋、堅毅、溫情,以及矢志不渝地相信黨,相信為黎族人民尋求幸福之路最終將得以實現的堅定信仰,激勵一代又一代人們奮進向前。

海拔1867米的五指山,五峰如指,似銀筍玉柱聳立在寶島海南的中央。它是傳說中黎族的發源地,更是海南島的象征。72年前,為反對國民黨反動派壓迫,黎族領袖王國興帶領黎族人民發動“白沙起義”,開啟了尋求自由解放之路。王國興歷經千辛萬苦找尋共產黨,毛澤東主席曾對其給予高度評價:“中國少數民族自發起義,主動尋找共產黨,消滅國民黨,建立革命根據地,隻有王國興一人。”

我省王學萍、邢詒孔等多位文史專家在評價王國興其人時認為,王國興精神的集中體現就是他一生都堅信黨的領導,矢志不渝地永遠跟黨走。即便在發動起義失敗時,他也認定共產黨是為窮人求解放,他高瞻遠矚、堅定不移尋找共產黨,在王國興身上,體現了為民族自由解放和為人民幸福安康不怕困難、不怕犧牲、英勇奮戰的紅色文化和紅色精神。

1949年,王國興當選全國政協第一屆委員。他在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深情地說:“隻有跟著共產黨才能前途光明燦爛。”海南島解放后,他當選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區主席,后又任自治州州長。發展教育、改善交通,自治州村村寨寨布滿了他的足跡。

烽火瓊中

不堪壓迫黎族頭人發動起義

1894年,王國興出生於海南島白沙縣紅毛峒番響村,其父是一位世襲峒長、大總管。1935年9月,國民黨“撫黎局”以“抗丁抗稅”的罪名將其父逮捕入獄。3年后,王國興父母雙亡。按黎族社會習慣,本應由王國興接任父親的峒長職務,但國民黨卻委派他人繼任紅毛鄉鄉長,還誣陷王國興“反叛”,王國興被迫逃入深山達1年之久。

1939年,日寇的鐵蹄踏入海南島,國民黨實行不抵抗政策,龜縮於五指山區,加緊魚肉黎族苗族群眾,橫征暴斂。王國興作為黎族百姓心目中的頭人此時挺身而出,決心帶領黎族同胞拿起武器反抗。大家一致推選王國興為全縣起義總指揮。王國興說:“為解救鄉親們,為報仇雪恨,大家同生共死,殺盡‘國賊’,絕不背叛!”

“王國興從黎族頭人到起義總指揮是一個很不尋常的轉折。”與王國興有深入接觸了解的作家中元秀曾評價:在黎族人民遭到空前災難之時,王國興懷著對人民群眾無比深厚的感情,為解救民族苦難,以大無畏的勇氣和非凡的智慧率眾起義,以簡陋的原始武器抗擊全副武裝的敵人。他的行動順應歷史潮流,代表了人民群眾的利益和願望。

1943年8月12日凌晨,“白沙起義”發起,王國興率領起義軍攻打感恩、昌江、樂東、崖縣等縣府。26日,白沙起義達到高潮,僅白沙縣直接參加戰斗的黎胞就有3萬人,國民黨膽戰心驚,倉皇潰逃。但一個月后,國民黨重新集結兵力血腥鎮壓白沙起義。起義群眾四處與敵周旋,但終因敵我雙方力量懸殊,起義失敗。王國興率領一支隊伍撤退到靠山的村子,伐木制造障礙,血拼3天3夜,彈盡糧絕。

“王國興率領起義軍撤回到山高林密的鸚哥嶺,他們在山上吃野菜、吃野果。而國民黨嚴密封鎖,致使他們斷絕了同山下的聯系,不久陷入絕境。”省委黨史研究室原主任、研究員邢詒孔說,“在如此困難時刻,起義軍中曾有人動搖,也有個別人當了叛徒,甚至有人建議王國興去找日本人,但王國興堅定地拒絕。他沒有放棄,沒有想著做‘山大王’,而是堅持艱苦卓絕的斗爭,這非常不易!”

紅霞引路

歷盡千辛尋找共產黨

王國興在漢區當挑夫時曾聽說過紅軍獨立隊又打日本仔又打“國賊”很厲害。他還想起父親去世前曾對他說過:“世上隻有紅軍是不會欺負黎人的。”王國興對起義軍說:“我們海南島也有紅軍的,找紅軍去,這是我們唯一的出路!”

王國興多次派出自己的代表四處尋找共產黨,代表們秘密潛下鸚哥嶺,專門選擇沒有道路、渺無人煙、荊棘叢生的深山懸崖行走,最終找到了瓊崖抗日獨立隊。代表們一見到中共瓊崖特委書記兼獨立總隊總隊長馮白駒時,哭著說:“總隊長啊,快救救我們黎人呀!”

“我們也正在找你們!”馮白駒隨即派出武裝工作組前往鸚哥嶺援助起義隊伍。王國興一見面就抱住武工組隊員,淚如雨下:“父母軍來了!我們黎人日盼夜思,終於盼來了。”1個月后,黎民工作委員會(簡稱“黎委”)成立並進駐黎區。根據民委的建議,王國興將分散在各個山頭上的起義隊伍重新組織起來,成立指揮部,有組織有計劃的開展隱蔽斗爭。

1944年12月,王國興來到已改編為瓊崖獨立縱隊的駐地澄邁縣六芹山,見到瓊崖特委書記、縱隊司令員馮白駒。兩人一見如故,暢談經日,按照黎族的風俗習慣飲血酒。馮白駒指示王國興潛回白沙,成立“白保樂”人民解放團,並任命他為團長。

邢詒孔對此評價,王國興與馮白駒的這次會面具有“世紀意義”,開啟了黎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干革命,永遠跟著共產黨的新紀元,開啟了黎漢人民團結的新時代。為我黨、我軍貫徹黨中央開辟五指山革命根據地,送上了一把“金鑰匙”。甚至可以說,王國興與馮白駒的會面,讓我們黨和軍隊進入五指山搭上了“快車”,加速了建設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的步伐。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地方要聞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