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胸懷濟世救民之志棄醫從戎,面對國破家亡奔赴抗日戰場,從東北黑土地轉戰關內冀魯邊,大丈夫生死面前鋼筋鐵骨錚錚誓言——

楊靖遠:“不打敗日寇不割髯!”【4】

2015年04月23日15:15   來源:大眾日報

原標題:楊靖遠:“不打敗日寇不割髯!”

鹽山留遺恨 鬲水吊英魂

局勢在惡化。

孫仲文怙惡不悛。活埋抗日干部,開槍打死八路軍游動哨兵。

“挺縱”司令部下達命令:拔掉孫仲文這顆插在抗日根據地的釘子。

1938年12月13日,楊靖遠指揮部隊分三路攻打孫仲文民團。左清甲帶領一路打雲庄,宋剛峰帶領一路打許官庄,楊靖遠和副支隊長傅相吉(一為傅祥吉)帶領一路打孫仲文所住的大趙庄。“挺縱”派出政治部主任符竹庭帶領五支隊策應,提防無棣的敵人進襲。

楊靖遠找了個向導,抄小路直插大趙村。不料,霧如牛乳,向導迷路,繞來轉去天明時才到大趙村。此時,左清甲、宋剛峰已在夜間分別拿下雲庄、許官庄,逃脫的團丁連夜向孫仲文報告,孫仲文加強了戒備。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楊靖遠在大趙村南門組織強攻,敵人的兩挺輕機槍封鎖住寨門的道路,連續幾次沖鋒都沒有成功。楊靖遠伏在圍牆附近一個麥秸垛旁觀察指揮,被團丁發現,居高臨下連開數槍,楊靖遠腰部中彈倒在地上。警衛員楊炳章急忙上前營救,也被子彈擊中。傅相吉命令戰士壓制敵人火力,他不顧一切地向楊靖遠跑去,不幸中彈身亡。敵人嚎叫著從寨門裡沖出,把楊靖遠和楊炳章搶進寨子裡。隊伍失去指揮,被迫后撤。

敵人把楊靖遠和楊炳章抬到孫仲文的大院裡,孫仲文命團丁抬來一口鍘刀,得意忘形地說:“楊同志,這回可對不起你了。”

楊靖遠怒目圓睜,直瞪著孫仲文說:“共產黨人是不怕死的,要殺要砍隨你的便。”

孫仲文說:“楊司令,隻要你讓部隊向我投降,鹽山縣歸了我,我立刻放了你。不然,可別怪我不客氣了。”

楊靖遠大義凜然:“呸,要繳槍投降的是你們這些不抗日的頑固派。你們殘殺抗日軍民,我們是不會饒恕你們的。少廢話,動手吧!”

孫仲文惡狠狠地說:“那我就成全你啦!”

1938年12月14日,楊靖遠被鍘三截。楊炳章亦被鍘死。孫仲文命人把楊靖遠的頭顱砍下,挂於賈象村西頭樹上示眾。楊靖遠時年36歲。

冀魯邊區憤怒了!

肖華命符竹庭、周貫五、崔岳楠率部消滅孫仲文。1939年1月2日凌晨3時,部隊向孫仲文控制的大趙等村發起全面進攻。激戰1小時,全殲孫仲文民團武裝,孫仲文在交戰中被擊斃。

戰斗結束后,百姓抬來三口最好的棺材,將楊靖遠、傅相吉、楊炳章的遺體裝殮,送回專署駐地舊縣鎮(今千童鎮)。

鬲津河發出嗚咽。

沒有人組織,鹽山縣各村民眾自動聚集到街頭、場院、學校操場上,給楊靖遠等烈士出“公喪”。人們扎起“雪柳”——將白紙條剪成柳葉形貼在柳枝上,許多青少年戴上“頭孝”,有人哭昏了過去。哭聲,如沉雷在天邊滾動。

李鸞芳和奶奶泣不成聲。奶奶哭聲撕裂,兩手拍打著膝蓋不停地念叨:“孫仲文,你這個遭天殺的,你這個挨千刀的,放著小鬼子不打,專跟八路軍作對。楊司令這麼好的個人,竟讓你給活活殘害了,你還有一丁點中國人味兒嗎?楊司令啊,說啥也不能讓你白死呀!”

楊靖遠犧牲這天,天空陰雲密布,本該是下雪的季節,卻下起了細雨。鄉親們說:“楊專員死,天都哭。”

周硯波撫摸著楊靖遠的戰馬(楊靖遠犧牲后,肖華將馬送與他代步),回想起生死相依守衛慶雲城的日日夜夜,禁不住熱淚奔流。周硯波在楊靖遠犧牲當晚寫了請戰書,要“消滅孫仲文,為三位烈士討還血債”。

冀魯邊區黨、政、軍機關在舊縣鎮隆重舉行楊靖遠烈士等人追悼大會。“挺縱”司令員肖華介紹了楊靖遠生平,十分痛心地親筆寫下兩幅挽聯:“斷頭流血乃革命者家常便飯,奮斗犧牲是抗日的應有精神”、“抗戰方興竟在鹽山留遺恨,建國未艾空對鬲水吊英魂”。

1940年,為紀念楊靖遠烈士,經上級批准,將樂陵、鹽山和慶雲三縣各一部劃為靖遠縣,1945年鹽山縣與靖遠縣合並為靖遠縣,至1949年5月撤銷靖遠縣改為鹽山縣。(記者 朱殿封)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