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紀念任弼時誕辰111周年

緬懷“黨的駱駝”任弼時:兩次被捕臨危不懼 三個“綽號”彰顯品格(組圖)  【19】

2015年04月29日13:21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上一頁
任弼時在閱讀俄文報紙(照片由任弼時唯一的孫子任繼寧提供)
任弼時在閱讀俄文報紙(照片由任弼時唯一的孫子任繼寧提供)
下一頁

編者按:4月30日是任弼時誕辰111周年紀念日。任弼時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組織家,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任弼時16歲參加革命,卻在46歲英年早逝。任弼時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戰斗的一生,為中華民族獨立和中國人民解放事業奮斗了一生,貢獻出了自己的一切。他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值得永遠銘記,繼承和發揚。

兩次被捕:頭腦清醒臨危不懼

任弼時的孫子任繼寧在訪談中談到,爺爺任弼時第一次被捕是在安徽香油寺前,那時他參加團的一個集會,被當地的地主武裝抓起來,這是他遇險的第一次。第二次爺爺在江蘇任宣傳部長,同樣也是參加黨的會議,被敵人逮捕。這兩次體現了他高風亮節臨危不懼的精神。我看到的一些文獻,包括他在監獄裡的時候,其他的新同志不成熟,缺乏對敵經驗,很早的暴露自己,對革命是一種損失。他作為當時負責的一位省委領導,他注意到這一點,所以有些這樣的集會,他反而不去了,給敵人一種假象,就是他並不是他們要抓的人,這樣相對的是保護了自己,也是保護了革命的力量。所以我認為他在很危及的關刻,他的頭腦非常清醒,原則非常明確。

后來中央知道了任弼時被捕的事情。當時周總理在特科,還專門為此撥款,花了很多錢,通過律師,通過當時的法庭,把任弼時同志營救出來,所以任弼時同志每每提到這個事情的時候他說當時中央花了很多的錢,不應該啊,所以他內心是很感激中央的一些解救,而且很多同志,有的比他還要更為艱苦的,都沒有精力、沒有財力,所以他也對這個事情表示非常惋惜。【詳細】

三個綽號:廣受黨內同志信任尊重

任弼時長女任遠志說,父親有三個綽號:“駱駝”、“被子”、“黨內的媽媽”。

“駱駝”是忍辱負重的意思。葉劍英曾寫道:“他是我們黨的駱駝,中國人民的駱駝,擔負著沉重的擔子,走著漫長的、艱苦的道路,沒有休息、沒有享受,沒有個人的任何計較。”

而叫“被子”,是因為任弼時為人厚道、公道,對待干部就像冬天蓋一床棉被,讓人家感到舒服、暖和,可以安安心心踏踏實實地度過寒夜。大翻譯家師哲在蘇聯時因蘇國內搞肅反而失去了工作,任弼時為他又找到了“飯碗”。最有趣的是,任弼時聽說師哲與妻子已失散15年,就非常留心尋找。結果,任弼時一次偶然路過安塞縣侯家溝的小學時,聽說有個女教師帶著女兒在這裡教書,一問方知,此女教師與師哲是老鄉,女兒又姓“師”。任弼時當機立斷,把這對母女帶回延安。果不其然,這正是師哲失散多年的妻女。

“被子”還有周到的一面。都知道周恩來周到,但有件事,卻不知道誰更周到。那是一個真實的笑話。任弼時與周恩來有一次住在同一窯洞的東西兩間。每天早晨,任弼時都要出去吸些新鮮空氣,又怕開門“吵”了周恩來,便每天都躡手躡腳地從窯洞的窗戶上跳出去。這一天,他又這麼跳了出去。而隔壁周恩來也因要咳嗽,怕吵醒了任弼時,就緊皺眉頭,緊捂嘴巴,急忙走出門去。兩人在門外相見,會意地笑了起來。諸如此類,不勝枚舉。任弼時年齡不大,卻也因此得了第三個綽號“黨內的媽媽”。【詳細】

四度旅居:與莫斯科的不解之緣

任弼時30年革命生涯中,曾四度旅居莫斯科,與莫斯科結下不解之緣。首次赴莫是1921年5月,船上有任弼時、蕭勁光、任岳、劉少奇等年輕人,他們將奔赴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簡稱“東大”)學習,尋找救國之路。1924年7月23日,任弼時從東大畢業,結束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次旅莫生活,和陳延年、鄭超麟等啟程返國,乘火車經西伯利亞,取道海參崴,於8月抵達上海,開始了“亭子間指揮革命”。

任弼時第二次旅居莫斯科是1926年11月至1927年3月左右,代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出席青年共產國際執委會擴大會議。這時,任弼時已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總書記了。距前次旅莫不過兩年,但是在國內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運動的洗禮下,他已成長為一位年輕的職業革命家了。

1938年3月底至1940年3月,任弼時第三次旅居莫斯科,歷時兩年。作為中國共產黨駐共產國際的代表旅莫,距第二次旅莫已是11年,經過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及抗日戰爭初期的洗禮,任弼時已是一位干練持重的更加成熟的無產階級職業革命家。

任弼時第四次旅居莫斯科在新中國建立之初,從1949年12月到1950年5月底,為時半年。這次赴莫是任弼時人生的逆旅——專程治療並休養,幾乎沒有政務活動。遺憾的是生活沒有假任弼時以更多歲月,第四次赴莫返回不到半年,46歲的他英年早逝。【詳細】

傳奇婚姻:與妻子指腹為婚 相伴一生

解放之初任弼時就不幸因病英年早逝。他一生的光輝經歷和杰出貢獻,已載入中國共產黨的革命史,將為后世人牢牢銘記。作為滿身硝煙、叱咤風雲的革命領袖人物,他的家庭生活卻少為人知。任弼時與他的戰友夫人陳琮英有近四十年的婚姻經歷,其間不乏催人淚下的一個個故事,倆人從指腹為婚到心心相印,從出生入死到相伴一生。1937年全國抗戰爆發,二人轉戰南北相依為命不分離,任弼時與陳琮英的傳奇愛情故事,如詩一樣地甘醇溫馨,如高山大河一樣地壯麗。

患難一生、生死與共的戰友和愛人的突然離去后,讓陳琮英悲痛欲絕!之后幾十年中,她每每與人談及任弼時,總是充滿著繾綣之情和深深的敬意,她說:“與弼時相愛一生一世足矣,他是我親愛的丈夫,也是我最好的朋友和敬愛的老師!”【詳細】

【進入紀念館 獻花留言】

分享到:
(責編:張玉、謝磊)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