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顏亮
不當李逵式的官長
《水滸傳》中的李逵,朴實、豪爽、疾惡如仇,但性情過於魯莽,殺人過多。《水滸傳》中江州劫法場救宋江一節,描述梁山出動大批人馬劫法場時,李逵濫殺了很多無辜百姓。
李逵這個人勇猛無敵,孝順母親,仗義執言,對宋江赤膽忠心,凡此種種,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是非常惹人喜愛的,因此大部分讀者在讀《水滸傳》時,都不太會注意李逵濫殺無辜的情節。但是魯迅則與一般讀者不同,他超越那個時代普通中國人的價值觀,對李逵的濫殺無辜十分不滿,他曾寫道“李逵劫法場時,掄起板斧來排頭砍去,而所砍的是看客。”
毛澤東是贊同魯迅的看法的。雖然毛澤東並未對李逵有更多的貶低,但對於他不分青紅皂白亂殺人,是持批評態度的。
毛澤東早在江西革命根據地的時候就發現,紅軍游擊隊裡有些干部不注意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往往離開實際情況去估量政治形勢、指導工作,對於犯錯誤的同志則一律狠整,因而出現了許多問題和錯誤。毛澤東批評這種人是“李逵式的官長”,他認為,離開實際調查就會產生唯心的階級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導,那麼,它的結果,不是機會主義,便是盲動主義。
毛澤東在這裡講述了這樣的道理:共產黨人,對於形勢要冷靜分析,要有頭腦,不能亂闖亂撞。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去辦事、指導工作。對於犯錯誤的同志,也要調查研究,分清情況,區別處理,不能見自己的同志犯了錯誤,就亂打一氣。那樣做,隻能傷害同志,拋棄政策,放棄原則,對革命是不利的。
毛澤東將紅軍中“懵懵懂懂”處事的干部比作“李逵式的官長”,是批評他們工作方法簡單粗暴,同時用李逵這樣一個中國人喜愛的人物作比喻,也肯定了這些人對革命事業的忠誠,因而使被批評者心悅誠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選自《毛澤東讀古典名著》,當代中國出版社)
![]() |
相關專題 |
· 毛澤東紀念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