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毛澤東進北平后搬進中南海菊香書屋經過

2015年05月13日08:35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編者按:近日,人民網黨史頻道連載《開國紀事》一書(舒雲著,人民日報出版社出版)。書中記述1949年黨中央進入北平后,毛澤東不願意搬進中南海。經過少數服從多數的表決,毛澤東最終被安排在豐澤園的菊香書屋。從此,毛澤東在中南海一住就是27年。現對書中內容摘編如下:

【進入本書連載】

經過幾個月夜以繼日的突擊勞動,中南海裡裡外外煥然一新,北平市市長葉劍英打了一個報告,請黨中央遷入中南海。

周恩來叫齊燕銘接收中南海時,或許並沒有想到把中南海作為黨中央的辦公地,當時隻一心考慮籌備政協會議。

在第一屆政協籌備會議開會的那些天中,周恩來一天一趟,有時一天兩趟從香山往城裡趕。那時的路還很不好走,有時實在太晚了,就干脆在中南海找個地方住下了。

周恩來住的地方叫菊香書屋,位於勤政殿和頤年堂之間,前后三進,每進都是四合院結構。最后一進院子是五間正房,周恩來住東面兩間,西面兩間是林伯渠住。以后這個地方讓給了毛澤東住。周恩來搬到了中院辦公,不久江青也要進城,周恩來又讓出中院,搬到前院的東廂房。這不是長久之地,周恩來路過西花廳時發現這裡的海棠很多,於是選中了西花廳。其實西花廳這個地方位於中南海的西北角,院子很小,尤其是兩面臨街,從安全方面考慮這個地方是很差的,所以這個地方一直沒有人住。周恩來讓出一處又一處,最后則選中了西花廳,一直住到逝世。

進北平幾個月后,住在香山的毛澤東也開始感到來來回回跑路實在不方便,太耽誤時間。這時北平城裡也基本安定下來,葉劍英建議黨中央進駐中南海的報告得到了周恩來的支持。

等了幾天,沒有動靜,葉劍英專門跑到香山的雙清別墅去催他的報告。

但是,毛主席不願意進中南海。“我不搬,我不做皇帝。這個劍英真固執。”毛澤東等葉劍英走了,很嚴肅地對周恩來說。

“你應該聽‘父母官’的。”周恩來含笑而言。他同意葉劍英的意見又不好直接說。

“我偏不聽,這是原則問題。”

“劍英堅持你進中南海也是原則,我們現在住的這個地方連圍牆也沒有。”

“不談不談。”毛澤東打斷了周恩來的話頭。

“不談就不談。”周恩來明白,毛澤東忌諱皇帝住過的地方。進城之前,毛澤東反復號召全黨看一看郭沫若寫的《甲申三百年祭》。這篇文章講的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如何驕傲又如何失敗的。毛澤東很喜歡該文。

周恩來希望毛澤東搬進中南海,主要是從安全考慮,四周高牆是很好的安全屏障。

“毛澤東住進去,我們才好高枕無憂呵。”周恩來對坐在一邊的朱德總司令說,“毛主席每天從香山進城開會,實在是太不安全了。”朱德表示贊同。

黨中央少數服從多數,搬進了中南海。毛澤東被安排在豐澤園的菊香書屋。從此,毛澤東在這裡長住27年。

新中國成立后,中南海一直是黨中央的辦公地,毛澤東在北京的時間大多住在這裡。他逝世后,這裡曾開放一部分供人們參觀游覽。透過潔淨的落地玻璃窗,可以看見床上、桌上甚至廁所都堆著保持原始狀態的書。

毛澤東自從搬進中南海后,很喜歡這裡的自然景致,院中遍野小草更是讓他格外喜歡。有一次,周子健安排工作人員打掃院中雜草。忽然,毛澤東用他濃重的湖南口音喚住了他們:“莫拔莫拔,莫傷了無數生命。”

於是,被毛澤東保護下來的小草日夜簇擁著菊香書屋,為徹夜操勞的領袖置換新鮮氧氣,也為他提供了一個幽靜的帶田園風味的環境。

初夏時節,花工在這座古舊的小院門口擺放了色彩斑斕的盆花。毛澤東對警衛員說:“過去這裡是公園,由他們隨意美化,我們不干涉。可現在我住在這裡,就不要擺了吧?擺一點兒鬆柏怎麼樣?”花工點頭,卻流露出不解之色。

“你們知道,到我這裡來的人很多,以后還會有工人、農民來。”毛澤東解釋,“他們來了,就是為了看看我,看看我住的地方。如果我這裡擺了那麼多的花,那他們也會上行下效向我看齊,養成這種虛榮的風氣就不好了。”

警衛員立即與花工商量,挪走了花盆,只是在院內十字路口擺了一對常綠的棕樹和一對無花果木,走廊上擺的也是鮮翠欲滴的兩盆綠草。

毛澤東對這綠色的世界十分滿意。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湘憶、謝磊)
相關專題
· 毛澤東紀念館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