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第二章全國性抗戰的爆發

七、南京保衛戰與日軍的南京大屠殺

2015年05月26日14:1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淞滬會戰,中國軍隊苦苦支撐了3個月,最后不得不從上海撤退。1937年11月中旬,日軍乘中國軍隊潰退之機,分三路向南京進逼,企圖水陸並進,從東西兩面合圍南京,佔領中國的政治中心,從而迫使中國政府投降,盡快解決所謂的“中國事變”。

中國軍隊設置的三道國防線接連失守,日軍節節進逼,南京的防守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南京保衛戰

為了解決南京的防守問題,11月中旬蔣介石連續在他的陵園官邸召開了三次高級幕僚會議。多數將領認為南京易攻難守,日軍利用其在上海會戰后的有利形勢,以優勢的海陸空軍和裝備,沿水陸交通線前進,將南京置於立體包圍形勢之下,守是守不住的。但南京是國民政府首都,不作任何抵抗就放棄,當然不可。不過不應以過多的部隊爭一城一地的得失,隻應進行象征性的防守。唯有訓練總監唐生智主張南京非固守不可。他說,南京是首都,為國際觀瞻所系,又是孫總理陵墓所在,如果放棄南京,將何以對總理在天之靈?在最后一次會議上,蔣介石表示應防守南京。當問到由誰負責時,唐生智自告奮勇,並向蔣介石保証做到“臨危不亂,臨難不苟”,沒有蔣的命令決不撤退。

11月20日南京國民政府遷往重慶,軍事委員會遷往武漢。24日,軍事委員會任命唐生智為南京衛戍司令。唐生智到任后,盡量要求增加兵力。蔣介石把可以調得動的兵力即調來防守南京。其中多是從淞滬撤下來的部隊,共有10多萬人。唐生智為表示破釜沉舟、拼死一戰的決心,讓交通部長俞飛鵬把下關到浦口之間的輪渡撤退。其后,又命駐浦口之第一軍禁止任何部隊及軍人由南京北渡,如有不聽制止的,可開槍射擊。蔣介石在離開南京前夕,一方面於12月4日召集守軍師以上干部訓話,要大家同心同德抱定不成功即成仁的決心,克盡軍人守土衛國的神聖職責﹔另一方面,通過德國駐南京大使陶德曼出面調停,准備與日本談判。

南京城的防守分為復廓陣地與外圍陣地。復廓陣地以第八十八師任右地區雨花台及城南守備﹔教導總隊任中央地區紫金山及城垣東部之守備﹔第三十六師任左地區紅山、幕府山及城北守備﹔以憲兵部隊任清涼山附近之守備。外圍以第二軍團在棲霞山、烏龍山佔領陣地,並接防烏龍山炮台、封鎖長江﹔第七十四軍任牛首山至淳化鎮附近防守,並向秣陵關、湖熟鎮派出前進部隊﹔第六十六軍任淳化鎮附近至鳳牛山之守備,並向句容鎮附近派出有力之前進部隊,構成半環形外圍防御陣地。

12月5日,日軍已到達中國軍隊外圍防線附近。當晚,日軍第十六師約3個聯隊向第六十六軍句容陣地正面進攻,並從土橋鎮、牧馬場兩翼包抄,另以一部斷第六十六軍后路。句容守軍被圍,與日軍苦戰,損失極大。6日敵軍正面部隊已經到宣城、秣陵關、淳化鎮、湯水鎮、龍潭一線的外圍陣地。7日拂曉開始向主陣地發起總攻,南京處於敵軍三面包圍之中。

唐生智鑒於外圍陣地已被突破,於8日晚下令各部隊退守復廓陣地。當晚,日軍向守軍陣地發起攻擊。9日拂曉突進至南京光華門外。中國守軍在城北道路上配置了反坦克炮,在城門內配置了機關槍,並從城牆上大量投擲手榴彈。日軍傷亡慘重,在自己的作戰報告中說:“在血戰3日的猛攻中,部下死傷頗多,疲勞困苦至極點”。日軍為掩護地面部隊攻城,以六七十架飛機在南京城內外反復轟炸,投彈數百枚。總司令鬆井石根在當天用飛機擲下給唐生智的所謂最后通牒,勸唐投降。

對此,唐生智置之不理,拒絕投降,並於當晚下達命令:“一、本軍目下佔領復廓陣地為固守南京之最后防線,各部隊應以與陣地共存亡之決心,盡力固守,決不許輕棄寸地,動搖全軍。若有不遵命令,擅自后移,定遵委座命令,按連坐法從嚴辦理﹔二、各軍所有船隻,一律交運輸司令部保管,不准私自扣留。”

10日,日軍大批集結,向雨花台、通濟門、光華門、紫金山第二峰一線同時猛攻。在光華門附近,日軍一支小的敢死隊,為教導總隊的工兵排所阻擋,展開了白刃戰。戰斗愈演愈烈,光華門又復被日軍突破兩次,沖入城內的百余人,全部被守軍殲滅。衛戍司令部令第一五六師前往通濟門、光華門增援城牆防守。由於火力掃射不到已潛入城門洞圈裡的日軍,第一五六師挑選數十名敢死隊員,由城牆上墜下去,將洞圈裡的日軍用手榴彈、汽油全部焚斃,並猛襲通光營房,將那裡的日軍全部驅逐,數十位壯士也英勇犧牲,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使光華門和通濟門方面轉危為安。這一次的激戰,連敵人也不得不嘆服。但是,就在同一天,雨花台的第八十八師右翼,由於日軍沖擊的猛烈,失去陣地前要點數處。教導總隊紫金山第三峰陣地因較為突出,守軍在日軍陸空強大火力攻擊下傷亡甚眾,不得不撤守第二峰陣地。日軍鑒於進攻光華門、通濟門的失敗,11日又以精銳部隊猛攻中華門。中華門外的守軍第八十八師,因日軍飛機三五成群來回轟炸,被迫退入城內。日軍緊接著跟蹤沖來,使守軍陷於混亂狀態,來不及關閉城門、撤走雲梯,竟放入約300名敵軍。副司令長官羅卓英親至第一線指揮,在中華門一帶與敵人展開激烈的巷戰,將攻入的敵人全部擊斃,才得到喘息之機。同日,東線敵人猛攻紫金山﹔另以一支部隊迂回偷襲大勝關至江心洲地區,向第七十四軍右側背射擊,企圖圍攻守軍后方,使通浦口之江面受到威脅。下午2時,第八十八師雨花台左翼陣地被敵人全部炸毀,敵軍乘機突破守軍陣地﹔同時,第二軍團因銀孔山失守,與城內聯絡中斷。

12日從拂曉起,敵人的飛機、大炮密集地向各城門轟炸,堅固的城牆被炸得石塊亂飛、四壁倒塌、城牆洞開。至正午12點,第八十八師雨花台的主要陣地全部被敵軍佔領﹔紫金山的第二峰也失陷﹔第二軍團被壓迫到烏龍山至吉祥庵的背水陣地。

當日,第八十八師師長孫元良率余部2000多人向下關方面潰退,企圖渡江,被第三十六師阻止。日軍又以重炮猛轟中華門,並從倒塌的城牆處蜂擁而入,第八十八師抵擋不住,再次敗退,南京城防被打開了一個缺口。日軍一部從中華門突入后,中日雙方軍隊展開了激烈的巷戰。接著,光華門、中山門亦被敵軍突入。此時日軍國琦支隊亦開向浦口,切斷南京退向長江北岸的去路。

下午5時,唐生智接到蔣介石電令:“如情勢不能久持時,可相機撤退”。隨即召集師以上將領開會,傳達了蔣介石的指令,宣布放棄南京,實行突圍。

隨后,唐生智率長官部少數人員在第三十六師掩護下渡江而去。他所下達的突圍命令,隻有第六十六、第八十三軍兩部遵照執行,當夜分別由紫金山北麓和棲霞山附近突圍成功。其他各部都不顧命令,涌向江邊。挹江門內部隊擁擠,爭先恐后搶出城門,秩序混亂不堪。而丟棄的車輛、馱馬使道路更為狹窄。負責把守挹江門的第三十六師一個團因阻止敗兵通過,與之發生沖突,槍聲四起。

隨著敗兵潮水般擁來,下關也陷於極度的混亂之中。下關至浦口之間兩艘較大的一次可載七八百人的輪渡已撤往漢口,僅剩數艘小火輪及200多條帆船。船少人多,秩序全無,人人爭渡,任意鳴槍,以致船行至中流有的被未渡部隊以槍擊毀沉沒,有的因裝載過重而沉沒,慘不忍睹。

12月13日,南京陷落。南京一戰,日軍乘勝猛進,以8個師的兵力分進合擊,使南京守軍處於三面被圍、背水一戰的困難境地。中國軍隊以疲憊之師倉促應戰,一些部隊雖作了英勇的抵抗,但軍事當局在戰前、戰中以及最后突圍時組織指揮上又出現不少錯誤,以致十幾萬守軍除少數突圍成功外,多數部隊困於城內而渡不了江,城破之后慘遭日軍殺戮。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張玉、謝磊)
相關專題
· 圖書連載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