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區        注冊

侏儒山戰役,周恩來原參謀血洒荊楚【2】

劉娜 王馨

2015年07月03日07:01   來源:湖北日報

原標題:圖文:侏儒山戰役,周恩來原參謀血洒荊楚

再戰

血染索子河

副旅長朱立文曾是周恩來參謀

採訪地點:蔡甸區索河鎮嵩陽山森林公園旁

講述人:蔡甸區黨史辦主任姚傳剛

侏儒山戰役中犧牲的新四軍官兵中,職務最高的是時任第五師第十五旅副旅長朱立文。

朱立文(1912-1941)是廣西百色人,於1929年參加百色起義。長征途中任紅三軍團第七師參謀長,西安事變時任周恩來的隨行參謀。侏儒山戰役時,任新四軍第五師第十五旅副旅長兼第四十三團團長、政治委員。“血洒黃金洲湖畔,忠骨長眠伴青山”,驅車20公裡,記者來到索河鎮嵩陽山森林公園旁的朱立文烈士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這幅挽聯。跨過陵園門,正前方是一塊黑底紅邊的墓碑。墓碑上方,“浩氣長存”四個大字剛勁有力。

盛夏時節,墓地一片翠綠,鮮血灌溉的山野開滿寂靜的花朵。“這裡其實是朱立文烈士的衣冠塚”,蔡甸區黨史辦主任姚傳剛告訴記者,“他犧牲時墜入河裡,尸骨無存。雖然后來發動群眾去尋找,但也隻找到了一根武裝帶。”

1941年12月23日,新四軍第五師第十五旅對偽一師發起第二次戰斗。敵人增援部隊很快趕到,朱立文率部向索子河(今索河鎮一帶)撤退,自己則帶一個排和通訊班在岸邊掩護。敵人漸漸逼近,朱立文帶領的掩護部隊無法過河。於是,他果斷命令排長帶領全排戰士隱蔽在岸邊的蘆葦叢中,自己則帶領通訊班乘河中的一條放鴨船,向日軍射擊,吸引敵人注意。果然,敵人集中火力向小船狂掃。小船被打翻,朱立文與通訊班的戰士中彈犧牲,血染索子河,隱蔽在岸邊的一個排的戰士獲救了。朱立文犧牲時,還不到30歲。

姚傳剛查閱史料發現,朱立文除作戰身先士卒外,還經常關心同志、愛護部下,在部隊裡有口皆碑。有一次,朱立文率隊轉移,在崎嶇、泥濘的山道上摸索前進,團政治處主任眼睛近視,摔了一跤。朱立文得知后,立即將自己的馬讓給他騎,自己則與戰士一道徒步行軍。還有一次,為了讓戰士們有飯吃,朱立文賣掉了自己的戰馬,換來糧食。

這正是,“三十而立,壯志未酬身先死﹔善武曉文,英雄品德昭后人。”墓碑上那凌厲的筆鋒,仿佛聽到大地深處低沉的怒吼、沉睡烈士血脈賁張的心跳。

收官

火燒胡家台

熊森烈、王柏清前赴后繼

採訪地點:仙桃市西流河鎮苟美湖村

講述人:苟美湖村會計胡春德

離開朱立文烈士墓,日頭已經偏西。從百度地圖上看,蔡甸索河鎮到仙桃胡家台所在的西流河鎮也就個把小時。

繼續前進,硝煙彌漫的戰場,如今已是車水馬龍的經濟走廊。“胡家台的‘台’就是指村裡一個小台子,周圍住的人大多姓胡,所以取名胡家台代指地名。”胡家台所在的苟美湖村會計胡春德告訴記者。

如今,台子早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胡家台戰斗紀念園和紀念館。園區中央,便是抗戰英烈紀念碑。仰望碑身,如同一把直抵天庭的長劍,凌風而立,揚眉出鞘。墓的左邊,刻著一份長長的烈士名單,唐奇偉、童德壽、郭成樞、李俊山……“村裡現在還留有鬼子駐扎的痕跡”。在胡春德的指引下,記者來到了一間無人居住的磚瓦房,裡屋的木柱上,刀砍的痕跡依稀可辨。“這是鬼子用軍刀砍的,好放上門板當床睡。”

胡春德介紹,1942年2月2日,鬼子進村后,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還逼著村民給他們當挑夫,“后來,新四軍來了,把他們一把火燒得干淨,再也不能作惡了!”“放火”的是新四軍第五師第十三旅部分部隊,指揮員為旅長周志堅,他率隊連夜奔襲,將鬼子團團圍住。3日上午,敵我雙方戰斗陷入膠著。時任第三十七團五連二排排長的熊森烈帶領5人敢死隊穿上偽軍軍服,戴上頭盔,闖入敵指揮部,突然發動進攻,與敵肉搏。身材高大的熊森烈手拿刺刀,一連殺死7名日兵后被俘。氣急敗壞的日軍把熊森烈吊在屋前的槐樹上活活燒死。

3日下午,被圍困的日軍處於斷水絕糧的境地。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逼迫被他們抓來的民夫、我黨地下交通員王柏清去河裡取水。王柏清提著水桶出門時,趁敵不備,飛快地從牆邊洞口處拖出一挺機關槍,並大聲呼喊新四軍,結果被敵掃射。王柏清腹部中彈,失血過多后犧牲,時年39歲。

3日晚,胡家台胡姓族長向周志堅獻計火攻,並代表全體村民表示,願犧牲所有家產、消滅頑敵。於是,周志堅命令戰士搬運柴草,灌上燃油,一起點燃。頓時,胡家台火海一片,烈焰沖天,殘敵鬼哭狼嚎,最后隻剩10余人。胡家台50余戶的房屋,大部被燒毀。

4日早晨,駐漢川日軍在飛機掩護下傾巢扑來。得報后,我軍主動撤出戰斗。

至此,侏儒山戰役勝利結束。

資料

侏儒山戰役

侏儒山戰役,由李先念率領的新四軍第五師發動。從1941年12月7日奇襲侏儒山偽一師汪步青部開始,到1942年2月4日在沔陽余家場一帶殲滅駐守胡家台的日軍為止,前后經過大小14次戰斗,全殲汪步青部偽軍5000余人、擊潰偽二師李太平部1000余人、斃傷日軍200余人。

此戰為江漢平原抗戰最具影響之戰,同平型關戰役、百團大戰、黃橋戰役齊名。於新四軍對武漢形成包圍之勢,於保障我軍來自江漢糧棉之區的物資供應,於牽制第三次長沙會戰的日軍,於新四軍在敵后的迅速壯大,都起到了巨大的歷史作用。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學習微平台”
(責編:常雪梅、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熱點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