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分享

為了永不忘卻的紀念——“七七事變”78周年重讀抗戰家書【2】

2015年07月07日08:4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張自忠

張自忠是抗日戰爭中犧牲的職務最高的中國將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陣營五十余國中戰死的軍銜最高的將領。從抗戰一開始他就有“報國必死”的決心,每上戰場都英勇悲壯,且每次戰前都要寫下一封信,回來后再把信撕掉。棗宜會戰前夕,他留下了兩封信,一封信致將士們,另一封信致其副將,句句肺腑,字字千鈞,舍己為國,感天動地,卻未能給家裡留下隻言片語。

棗宜會戰中,張自忠將軍身負七處重傷,壯烈殉國。一百多名將士拼死搶回張將軍的遺骸,連夜運往重慶。當靈柩經過宜昌時,全市下半旗,民眾前往吊祭者超過10萬人。靈柩運抵重慶,國民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

1940年8月15日,延安各界一千余人隆重舉行張自忠將軍追悼大會。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分別題寫了“盡忠報國”“取義成仁”“為國捐軀”的挽詞。朱德、彭德懷聯名題詞:一戰捷臨沂,再戰捷隨棗,偉哉將軍,精神不死。

【1940年5月1日,張自忠親筆昭告各將領、各部隊】

致戰友:

看最近之情況,敵人或要再來碰一下釘子,隻要敵來犯,兄即到河東與弟等共同去犧牲。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隻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的國家及我五千年歷史之民族,決不致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不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願與諸弟共勉之。

維綱、月軒、綸山、常德、振三、子烈、

純德、銘秦、德順、德俊、迪吉、紫封、

九思、作禎、亮敏、斡三、芳蘭、之喆、

文海、春芳諸弟。

小兄 張自忠手啟

五、一

【1940年5月6日,張自忠致第33集團軍副總司令馮治安的親筆信】

仰之我弟如晤:

因為戰區全面戰事之關系,及本身之責任,均須過河與敵一拼,現已決定於今晚往襄河東岸進發。到河東后,如能與38D、179D(38師和179師)取得聯絡,即率諸兩部與馬師不顧一切向北進之敵死拼。設若與179D、38D取不上聯絡,即帶馬之三個團,奔著我們最終之目標往北邁進。無論作好作壞,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請我弟負責。由現在起,以后或暫別,或永離,不得而知,專此布達。

小兄 張自忠手啟

五、六於快活鋪

上一頁下一頁
(責編:常雪梅、謝磊)
相關專題
· 專題資料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